一种组合式节能型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672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节能型换热器,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换热主腔体内靠左1/8处设置有竖向分割板,竖向分割板把换热主腔体内部分隔成左腔体和右腔体,左腔体内设置有横隔板A,横隔板A把左腔体分割成上冷水缓冲腔和下冷水缓冲腔,上冷水缓冲腔和下冷水缓冲腔上分别设置有冷水进口和冷水出口,右腔体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三组U型换热管,三组U型换热管从内到外依次设置内部U型换热管、中部U型换热管和外部U型换热管,三组U型换热管的两直边腔上分别与上冷水缓冲腔和下冷水缓冲腔连通,右腔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热交换效果好,保温效果明显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节能型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凝器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组合式节能型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heat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但是,现有换热器大多结构简单,冷凝效果差,且冷凝器保温效果差,容易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影响换热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换热器大多结构简单,冷凝效果差,且冷凝器保温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节能型换热器。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节能型换热器,包括换热主腔体,所述的换热主腔体内靠左1/8处设置有竖向分割板,竖向分割板把换热主腔体内部分隔成左腔体和右腔体,左腔体内设置有横隔板A,横隔板A把左腔体分割成上冷水缓冲腔和下冷水缓冲腔,上冷水缓冲腔和下冷水缓冲腔上分别设置有冷水进口和冷水出口,右腔体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三组U型换热管,三组U型换热管从内到外依次设置内部U型换热管、中部U型换热管和外部U型换热管,三组U型换热管的两直边腔上分别与上冷水缓冲腔和下冷水缓冲腔连通,右腔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进一步地,U型腔包括内部U型换热管、中部U型换热管和外部U型换热管均包括上直边腔和下直边腔,和连接上直边腔和下直边腔弧形腔。进一步地,所述的右腔体内顶部设置有多块相互平行的竖直挡板A,右腔体内底部设置有多块相互平行的竖直挡板B,竖直挡板A和竖直挡板B等间距交错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的换热主腔体为双层保温换热主腔体,双层保温换热主腔体构成保温真空腔,保温真空腔内填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交错重叠的若干层铝箔层和若干玻璃纤维层,相邻的两侧铝箔层波接触。进一步地,铝箔层的厚度为0.12~0.26mm,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0.06~0.13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右腔体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三组U型换热管,三组U型换热管从内到外依次设置内部U型换热管、中部U型换热管和外部U型换热管,三组U型换热管的两直边腔上分别与上冷水缓冲腔和下冷水缓冲腔连通,三组U型换热管的设置增加了换热管道和冷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热交换效率。2、所述保温层包括交错重叠的若干层铝箔层和若干玻璃纤维层,相邻的两侧铝箔层波接触,这种结构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保温效果,防止了U型腔与外界空前发生热传递,损失热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节能型换热器,包括换热主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主腔体1内靠左1/8处设置有竖向分割板6,竖向分割板6把换热主腔体1内部分隔成左腔体1-1和右腔体1-2,左腔体1-1内设置有横隔板A1-1.2,横隔板A1-1.2把左腔体分割成上冷水缓冲腔1-1.1和下冷水缓冲腔1-1.3,上冷水缓冲腔1-1.1和下冷水缓冲腔1-1.3上分别设置有冷水进口7和冷水出口8,右腔体1-2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三组U型换热管,三组U型换热管从内到外依次设置内部U型换热管2、中部U型换热管3和外部U型换热管4,三组U型换热管的两直边腔上分别与上冷水缓冲腔1-1.1和下冷水缓冲腔1-1.3连通,右腔体1-2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热水进口9和热水出口5。U型腔包括内部U型换热管2、中部U型换热管3和外部U型换热管4均包括上直边腔和下直边腔,和连接上直边腔和下直边腔弧形腔。本实施例中,右腔体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三组U型换热管,三组U型换热管从内到外依次设置内部U型换热管、中部U型换热管和外部U型换热管,三组U型换热管的两直边腔上分别与上冷水缓冲腔和下冷水缓冲腔连通,三组U型换热管的设置增加了换热管道和冷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热交换效率。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所述的右腔体1-2内顶部设置有多块相互平行的竖直挡板A10,右腔体1-2内底部设置有多块相互平行的竖直挡板B11,竖直挡板A10和竖直挡板B11等间距交错布置。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所述的换热主腔体1为双层保温换热主腔体,双层保温换热主腔体构成保温真空腔,保温真空腔内填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交错重叠的若干层铝箔层和若干玻璃纤维层,相邻的两侧铝箔层波接触,铝箔层的厚度为0.12~0.26mm,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0.06~0.13mm。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组合式节能型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节能型换热器,包括换热主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主腔体(1)内靠左1/8处设置有竖向分割板(6),竖向分割板(6)把换热主腔体(1)内部分隔成左腔体(1‑1)和右腔体(1‑2),左腔体(1‑1)内设置有横隔板A(1‑1.2),横隔板A(1‑1.2)把左腔体分割成上冷水缓冲腔(1‑1.1)和下冷水缓冲腔(1‑1.3),上冷水缓冲腔(1‑1.1)和下冷水缓冲腔(1‑1.3)上分别设置有冷水进口(7)和冷水出口(8),右腔体(1‑2)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三组U型换热管,三组U型换热管从内到外依次设置内部U型换热管(2)、中部U型换热管(3)和外部U型换热管(4),三组U型换热管的两直边腔上分别与上冷水缓冲腔(1‑1.1)和下冷水缓冲腔(1‑1.3)连通,右腔体(1‑2)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热水进口(9)和热水出口(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节能型换热器,包括换热主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主腔体(1)内靠左1/8处设置有竖向分割板(6),竖向分割板(6)把换热主腔体(1)内部分隔成左腔体(1-1)和右腔体(1-2),左腔体(1-1)内设置有横隔板A(1-1.2),横隔板A(1-1.2)把左腔体分割成上冷水缓冲腔(1-1.1)和下冷水缓冲腔(1-1.3),上冷水缓冲腔(1-1.1)和下冷水缓冲腔(1-1.3)上分别设置有冷水进口(7)和冷水出口(8),右腔体(1-2)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三组U型换热管,三组U型换热管从内到外依次设置内部U型换热管(2)、中部U型换热管(3)和外部U型换热管(4),三组U型换热管的两直边腔上分别与上冷水缓冲腔(1-1.1)和下冷水缓冲腔(1-1.3)连通,右腔体(1-2)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热水进口(9)和热水出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节能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伯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龙威电气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