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616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6:48
电热炉,由敞开式面板、壳体、电加热部件、伸出面板的测温元件、控制器、显示器、储能隔热件、风扇、锅具支架、底板构成,放置锅具部位是平面的或凹形的多孔非金属陶瓷板或金属板,是敞开式结构;在放置锅具的火力中心部位有孔,孔中装有伸出面板与锅具底部直接接触的测温元件(4);电加热部件采用采用碳纤维管、卤素管或在合金电热丝外有保护电热丝的非金属玻璃管,通电工作时电加热部件,背向锅底一面所产生的热量由隔热件(8)或吸热板(7)吸收,并逐步升高温度与电加热部件面向锅具一面所产生的热量,同时通过敞开的孔自动或强制对锅底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热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和商用电加热炉具,也称储能电子炉,或称壳电炉、壳电灶。
技术介绍
现有炉具,主要有燃气炉、电磁炉、光波炉、电陶炉,下面列表指出现有炉具的缺陷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以上几类炉具的缺陷,发展一种电热炉或称储能电子炉或称光电炉、光电灶;是电加热部件工作时产生红外线和热及高温热气同时对锅具加热;其炉具面板敞开,面板和内部的隔热板具有储能功能,长时间有余热,同时将电加热部件背向锅具一面所产生的热量,自动或强制向上形成流动的高温热气来加热食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措施是电热炉由敞开式面板1、壳体2、电加热部件3、伸出面板的测温元件4、控制器5、显示器6、吸热板7、储能隔热板8、风扇9、锅具支架10、底板11构成。所述敞开式面板1,是放置锅具部位,为平面的或凹形的多孔金属板或多孔非金属板或网板,该板具有储能作用;在放置锅具的火力中心部位的面板上有孔,孔中装有伸出面板与锅具底部直接接触的测温元件4,同时在面板1与储能隔热板8之间还可设置有测温元件4,以测量内部温度;面板1是敞开式,热气流可以自动或用风扇强制向上流通;电加热部件3采用1根或多根抽真空的碳纤维管或卤素管,或采用合金电热丝,在合金电热丝外有保护电热丝的非金属玻璃管,并防止合金发热丝外露,非金属管弯曲成圆形或非圆形;用多根电热丝时,构成内环和外环火力或不同层面的火力。另一种结构是放置锅具部位的面板,采用平面的或凹形的微晶玻璃板,其上开有多个孔是敞开式结构,在孔的下部设有水槽,溢水时,通过水槽流至下部排出;或在面板与电热元件之间设置倾斜的,能确保热空气向上流通,又防止溢水的鱼鳞板或多层板;在放置锅具的火力中心部位的面板上有孔,孔中装有伸出面板与锅具底部直接接触的测温元件(4);电加热部件(3)采用碳纤维管或卤素管或裸体合金电热丝外有非金属管;在电加热部件3的下部有储能隔热板8,通电工作时电加热部件,背向锅底一面所产生的热量由储能隔热板吸收,并逐步升高温度与电加热部件面向锅具一面所产生的热量,同时通过敞开的孔自动或强制对锅底加热。商用电热炉,放置锅具部位的面板,是凹形的多孔金属板或多孔陶瓷板或网板,在面板与电热元件之间设置倾斜的,能确保热空气向上流通,又防止溢水的鱼鳞板或多层板,是敞开式结构;电加热部件3采用1根或多根合金电热丝,在合金电热丝外有保护电热丝的非金属玻璃管,非金属玻璃管弯曲成圆形或非圆形,或电加热部件采用抽真空的碳纤维管或卤素管;在电加热部件3的下部有储能隔热板8,电加热部件安装在非金属件上。在电加热部件3的下部有吸热板7和储能隔热板8构成储能反射器,储能隔热板8采用非金属有孔材料制作,电加热部件通过支架12安装其上,该件具有储能和反射热量的功能,通电工作时电加热部件,背向锅底一面所产生的热量由其吸收,并逐步升高温度与电加热部件面向锅具所产生的热量,同时通过敞开的孔,自动或强制对锅底加热;当超过限定温度时,测温元件4通过控制器5使电加热部件3降低负荷或断续工作,由面板和下部储能反射器提供热量,通过敞开式面板的孔对锅具加热。现有炉具中,安装了风扇9,其目的是降低控制器和封闭壳体内的温度,本专利申请是将此部分高温热气强制吹向锅底对锅底加热。所述煮饭功能是在显示器6中,设置有煮饭按钮,按下功能按钮后,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自动完成煮饭的全过程,同时还可实现其他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和对于产品的改进所提的新技术方案,具有节能,提高功能和替代电磁炉的可能,与现有炉具相比较,下列核心内容不同:1.放置锅具的面板有孔是敞开式结构;2.测温元件伸出面板直接与锅具底部接触;3.电加热部件采用抽真空的碳纤维管或卤素管或合金电热丝外圈有保护电热丝的非金属玻璃管。4.电加热部件面向锅具一面所产生的热量和背向锅具一面所产生的热量,全部通过敞开式面板的孔,自动或强制流向锅底加热,并能储存热量,其热效率高于现有任何炉具;5.显示器面板上有煮饭按钮,可实现智能煮良。附图说明图1至图6是敞开式面板电热炉;图7、图8是炉芯做成独立部件与壳体组合结构图;图9是凹形电热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至图6是敞开式面板电热炉或称光电灶、储能电子炉,电加热部件3通电工作后,所产生的热量分为两部分:面向锅具底部的热量直接对底部加热,背向锅具底部的热量形成高温热气,自动或强制向上,对锅具加热。所述敞开式面板1由多孔非金属陶瓷或金属材料制作或用网板,在放置锅具的火力中心部位有孔,其中装有伸出面板与锅具底部直接接触的测温元件4;在敞开式面板1的下部装有电加热部件3,其上半部发出的热量透过面板直接加热锅底;下半部产生的热量由吸热板7和储能隔热板8吸收,吸热板有孔使温度较低的流气,通过吸热板的通孔和电加热部件3后,温度会提高30%以上,并穿过面板1的孔,流向锅具底部加热食物;所述吸热板7和储能隔热板8,二者功能相同,有时可合为一体,有时可分为二件。图中,面板采用非金属陶瓷多孔板时,锅具通过锅具支架10,将锅具和食物的重量传递到其他部件上。所述电加热部件采用碳纤维管或卤素管或在合金电热丝外圈有非金属管,并弯曲成圆形或非圆形,任何接触点都在非金属构件上,通电工作时,其安全性与明火燃气炉相同,不怕溢水,即使直接对电热管浇水也不破不裂,也不会漏电;若采用裸电热丝,按图3图6结构,面板采用微晶玻璃板或非金属陶瓷板或金属多孔板或网板,其上有若干孔,在孔的下部设有水槽14,万一有水溢出时,可通过水槽流至下部排出;图6用倾斜的,能确保热空气向上流通又防止溢水的鱼鳞板14-2;图5面板采用网板,下部有分层有孔的多层板14-1,有储能作用,但不阻止热气向上;图7、图8电热部件为叠层安装,火力集中;图4至图8电加热部件可制成独立部件,成为炉芯或称炉头再与壳体组合安装。测温元件4可安装1个以上,除直接对锅具测温外,还可对内部测温;有些测温元件不超出面板采用间接测温,也在本专利申请保护之内。图9是凹形电热炉,其中敞开式面板由有孔的金属板或网板或非金属微晶玻璃板制作,电加热元件有多种选择所产生的热量,无论是面向锅具和背向锅具所产生的热量都能平顺的加热锅具,热效率最高。附图中不同结构可以任意搭配组合。所述智能煮饭,历经几十年目前无论燃气炉、电磁炉、光波炉、电陶炉都无法实现此功能,必须由人工守候和操作才行,本专利申请提出了直接探测锅具实时温度的方案,使电热炉除实现煮饭外,还有炒菜、煲粥、煲汤、鱼类、蒸鸡、肉类、蹄筋、豆类、煮奶烧烤,全部一键搞定,无需人员值守,而且实现节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热炉

【技术保护点】
1.电热炉,由敞开式面板、壳体、电加热部件、储能隔热板、风扇构成,其特征在于:放置锅具部位的面板,是平面的或凹形的多孔金属板或多孔陶瓷板或网板,是敞开式结构;在面板与储能隔热板(8)之间装有电加热部件(3),采用1根或多根抽真空的碳纤维管或卤素管,或在合金电热丝外有保护电热丝的非金属玻璃管,风扇将热风往上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热炉,由敞开式面板、壳体、电加热部件、储能隔热板、风扇构成,其特征在于:放置锅具部位的面板,是平面的或凹形的多孔金属板或多孔陶瓷板或网板,是敞开式结构;在面板与储能隔热板(8)之间装有电加热部件(3),采用1根或多根抽真空的碳纤维管或卤素管,或在合金电热丝外有保护电热丝的非金属玻璃管,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八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