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538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6:07
本申请提出一种扬声器。本申请的扬声器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壳体、扬声单元、第二壳体、麦克风、处理单元以及缓冲组件。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容置空间。扬声单元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容置空间。麦克风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处理单元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或第二容置空间,并且电性连接扬声单元与麦克风。缓冲组件结合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并且缓冲组件设置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以隔绝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接触。通过本申请,可以避免麦克风受到壳体振动所产生的噪音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
本申请是关于扬声器的结构,尤其是具有缓冲组件的扬声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普通具有麦克风之喇叭是将麦克风以及扬声单体设置于单一壳体内,且为了增进麦克风之收音效果以及扬声单体之发声效果,通常将麦克风以及扬声单体设置于壳体之表面。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当扬声单体的功率提高或低频声响加强时,容易造成扬声单体的震动,进而连动使壳体产生震动,然而由于麦克风设置于靠近壳体表面的位置,故麦克风往往会受到壳体振动所产生之噪音之影响。因此,在具有麦克风的扬声器的领域,无不尽力设计出能降低麦克风噪音之扬声器结构,以提高收音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扬声器。本申请的扬声器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壳体、扬声单元、第二壳体、麦克风、处理单元以及缓冲组件。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容置空间。扬声单元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容置空间。麦克风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或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并且电性连接所述扬声单元与所述麦克风。缓冲组件结合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隔绝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接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是一片状结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具有至少一穿孔,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穿孔与所述扬声单元或所述麦克风电性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扬声器还包括多条电线,所述处理单元透过所述多条电线电性连接于所述扬声单元与所述麦克风,并且所述多条电线中有部分穿过所述穿孔。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是一环状结构,用以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边缘之间。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开口,所述缓冲组件具有一第一结合面以及一第二结合面,所述第一壳体以所述第一开口结合于所述第一结合面,并且所述第二壳体以所述第二开口结合于所述第二结合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的材质是硅胶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Ethylene-vinylacetate)。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以黏合之方式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结合。综上所述,根据本申请的扬声器,可降低麦克风所收到之壳体振动所产生之噪音。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的组件示意图。附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外观立体示意图。附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剖面示意图。附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扬声器的组件示意图。附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1扬声器2第一壳体21第一容置空间22第一开口23发声孔3扬声单元4第二壳体41第二容置空间42第二开口43收音孔5麦克风6缓冲组件61第一结合面62第二结合面63穿孔65中空处7处理单元8电线具体实施方式本文为了方便阅读,因此根据图式指出“上”、“下”、“左”、“右”,其目的是指出各组件之间的参考相对位置,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请同时参照附图1、附图2与附图3。附图1显示的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1的组件示意图,附图2显示的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1的外观立体示意图,附图3显示的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1的剖面示意图。如附图1、附图2与附图3所示,扬声器1包含第一壳体2、一或多个扬声单元3、第二壳体4、一或多个麦克风5、缓冲组件6、处理单元7以及多条电线8。如附图1与附图3所示,第一壳体2具有第一容置空间21、第一开口22与一或多个发声孔23。第一开口22与发声孔23都连通第一容置空间21。第二壳体4具有第二容置空间41、第二开口42与一或多个收音孔43,第二开口42、第二容置空间41、以及收音孔43彼此连通。第一开口22与第二开口42面对面的相对应,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4可结合为一体之相对应壳体,其形状可为但不限于矩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多边形,然于本案实施例中以矩形做为示范例。如附图1、附图2与附图3所示,扬声单元3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21,并且扬声单元3发声的位置对应于发声孔23,使扬声单元3可顺利通过发声孔23发声。扬声单元3与发声孔23的数量一致,并且是各为至少一个,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各两个作为示范例。如附图1、附图2与附图3所示,麦克风5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41,并且麦克风5收音的位置对应于收音孔43,使麦克风5可顺利通过收音孔43收音。麦克风5与收音孔43的数量一致,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各两个作为示范例。处理单元7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21或第二容置空间41,并且通过电线8电性连接并驱动扬声单元3以及麦克风5,以驱动扬声单元3发声,并接收麦克风5的收音。附图中的处理单元7虽然是在第一容置空间21,但是也可以改变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41。如附图1、附图2与附图3所示,缓冲组件6设置于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4之间,用以结合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4,以隔绝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4直接接触。缓冲组件6具有一第一结合面61以及一第二结合面62,第一壳体2的第一开口22结合于第一结合面61,并且第二壳体4的第二开口42结合于所述第二结合面62,从而使得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4可以结合成一个箱体。缓冲组件6为可压缩的材质,以达到缓冲避震效果。缓冲组件6的材质可以是但不限于硅胶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Ethylene-vinylacetate)。为了达到更好的缓冲避震效果,本案的缓冲组件6可以黏合的方式与第一壳体2以及第二壳体4相结合,以避免震动力透过刚性组件由第一壳体2传递至第二壳体4,例如螺丝,其中黏合的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黏胶、双面胶布或其他相似性质的非刚性黏合物质,而本案实施例中是以双面胶布进行示意。于第一实施例中,缓冲组件6为一片状结构,被夹设于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4之间,并区隔第一容置空间21与第二容置空间41。处理单元7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21,然由于第一容置空间21与第二容置空间41是由缓冲组件6所区隔,故缓冲组件6具有至少一穿孔63,以供多条电线8中的部分穿过,以使与处理单元7电性连接的电线8通过穿孔63而与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41的麦克风5电性连接。若处理单元7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41,则与处理单元7电性连接的电线8通过穿孔63与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21的扬声单元3电性连接。其中穿孔63之形态、数量与大小皆可由实施者自行设计变化,本案不于此进行限定,而本实施例仅以一圆形穿孔示意。请参照附图4与附图5。附图4显示的是本申请的扬声器1的第二实施例的组件示意图。附图5显示的是本申请的扬声器1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穿孔被尽可能地加大,使得缓冲组件6成为一环状结构,对应组合于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41之边缘处,也就是紧贴著第一开口22与第二开口42的边缘,而与处理单元7电性连接的电线8便可经由缓冲组件6之中空处65与麦克风5电性连接。综上所述,根据本申请的扬声器可避免麦克风受到因扬声器所引起之壳体振动所产生之噪音,进而提升整体装置收音质量。虽然本申请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案,任何本领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扬声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至少一扬声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一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至少一麦克风,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一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或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并且电性连接所述扬声单元与所述麦克风;以及一缓冲组件,结合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隔绝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至少一扬声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一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至少一麦克风,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一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或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并且电性连接所述扬声单元与所述麦克风;以及一缓冲组件,结合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隔绝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是一片状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具有至少一穿孔,所述处理单元透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立张钧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迪芬尼电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