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模组及其防损伤感光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499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其防损伤感光组件,防损伤感光组件包括基板,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感光元件,设于基板的第一表面并与基板电连接,感光元件远离基板一侧的表面为感光面,感光面包括感光区与非感光区;封装体,设于基板,封装体设有容纳腔,感光元件位于容纳腔内;阻隔胶,设于感光元件的非感光区,阻隔胶的厚度不均匀设置。上述防损伤感光组件,由于阻隔胶的厚度不均匀设置,因此在封装胶体形成封装体的过程中,阻隔胶远离基板一侧的端面可作为成型工具的加工基准面而不受感光元件的平行度的影响。设于感光面的非感光区的阻隔胶可在封装胶体通过成型工具形成封装体的过程中,防止封装胶体流入感光元件的感光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模组及其防损伤感光组件
本技术涉及摄像模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其防损伤感光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集成有摄像模组的智能设备在提高成像质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像轻薄化方向发展。而提高成像质量意味着电子元器件的规格不断增大、数量不断增多,极大程度上影响成像质量的感光元件的面积的也不断增大,因此造成摄像模组的组装难度不断增大,其整体尺寸也不断增大,因此摄像模组的轻薄化受到了极大限制,进而限制了设有该摄像模组的智能设备的体积。现在普遍采用的摄像模组封装工艺是COB(ChipOnBoard)封装工艺,即,摄像模组的线路板、感光元件、支架等分别被制成,然后依次将被动电子元器件、感光元件和支架封装在线路板上。然而这种封装方式形成的摄像模组尺寸较大,无法满足尺寸日益减小的趋势。因此为了解决轻薄化的问题,行业内开始采用通过模塑成型形成的封装结构收容感光元件并固定其它元器件。具体地,在将感光元件和其它元器件连接于线路板后,通过成型工具在线路板上注塑形成封装结构以收容感光元件并安装光学镜头等其它元器件。采用上述方法,可使感光元件、线路板、各种电子元器件等结构一体结合,从而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摄像模组及其防损伤感光组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损伤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感光元件,设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所述感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为感光面,所述感光面包括感光区与非感光区;封装体,设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封装体设有容纳腔,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及阻隔胶,设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所述感光面的所述非感光区,所述阻隔胶的厚度不均匀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损伤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感光元件,设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所述感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为感光面,所述感光面包括感光区与非感光区;封装体,设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封装体设有容纳腔,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及阻隔胶,设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所述感光面的所述非感光区,所述阻隔胶的厚度不均匀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损伤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胶的厚度跟随所述感光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增大而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损伤感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胶呈连续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士良冯军张升云黄春友唐东帅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欧菲影像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