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的新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339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箱的新型结构,包括配电箱壳体、配电箱门、灯管、接近开关、感应片、温湿度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加热除湿器、排风机、智能开关、电量传感器、显示面板,在配电箱壳体的两个侧板内侧覆盖有多个电极板,多个电极板均是与智能开关相连接;在配电箱壳体的底部内侧设有设备托板,设备托板的底部设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与配电箱壳体为一体式结构,设备托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立柱上;配电箱壳体的底部通过弹性块与内置有减震弹簧的减震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防止粉尘落入配电箱壳体内部的电子元件表面,可以吸收震动,以避免配电箱壳体内部电子设备的损坏的配电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箱的新型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箱,尤其是一种配电箱的新型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箱的使用较多,配电箱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箱内部分布有多个元器件,用于控制电流的输出。现有的配电箱在长时间使用以后,配电箱内部的电子元件表面覆盖有一层较厚的灰尘,影响电子元件的灵敏度,使用性能降低。另外,由于现有的配电箱不具备减震结构,因此,当配电箱发生较大的震动时,导致配电箱的内部电子设备松动甚至是损毁,影响着配电箱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粉尘落入配电箱壳体内部的电子元件表面,可以吸收震动,以避免配电箱壳体内部电子设备的损坏的配电箱的新型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箱的新型结构,包括配电箱壳体(1)、配电箱门(2)、灯管(3)、接近开关、感应片、温湿度控制器(6)、温湿度传感器(7)、加热除湿器(8)、排风机(9)、智能开关(10)、电量传感器(11)、显示面板(12),在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两个侧板内侧覆盖有多个电极板(4),多个所述电极板(4)均是与智能开关(10)相连接;在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底部内侧设有设备托板(13),所述设备托板(13)的底部设有支撑立柱(14),所述支撑立柱(14)与所述配电箱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设备托板(13)通过螺钉(15)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柱(14)上;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底部通过弹性块(16)与内置有减震弹簧(18)的减震装置(17)相连接;在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侧壁面上设有所述散热孔板(5),所述散热孔板(5)与所述排风机(9)的出风端相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电极板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细小粉尘,防止粉尘落入配电箱壳体内部的电子元件表面;通过弹性块与减震装置连接,在发生剧烈的震动时,弹性块和减震弹簧会发生形变吸收震动传递给配电箱壳体的能量,大大的减少了配电箱壳体所接受到的能量,避免了配电箱壳体内部电子设备的损坏导致的不能正常工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配电箱壳体;2-配电箱门;3-灯管;4-电极板;5-散热孔板;6-温湿度控制器;7-温湿度传感器;8-加热除湿器;9-排风机;10-智能开关;11-电量传感器;12-显示面板;13-设备托板;14-支撑立柱;15-螺钉;16-弹性块;17-减震装置;18-减震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配电箱壳体1,配电箱壳体1上设有配电箱门2,配电箱门2与配电箱壳体1铰接,配电箱壳体1内设有灯管3、控制灯管3开关的接近开关,接近开关用于控制灯管3的开关,配电箱门2上设有与接近开关相适应的感应片,感应片用于为接近开关提供感应信号,打开配电箱门2时,感应片与接近开关之间的距离变大,当感应片移动到接近开关的检测范围之外时,接近开关通过内部电路自动开启点亮灯管3,照亮配电箱内部的各个角落,能够使用户清晰明了的看清楚配电箱内的所有部分,能够便于配电箱的维修、检修、维护工作;关闭配电箱门2时,感应片靠近接近开关,接近开关检测到感应片后,自动关闭输出,关闭灯管3,能够达到节能、延长灯管3使用寿命的作用,能够为配电箱的维护提供照明,降低能耗,能够适用于各种光线较暗的环境,能够便于配电箱内元器件的维护。为了延长配电箱的使用寿命,配电箱壳体1内设有温湿度控制器6,温湿度控制器6上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7,配电箱壳体1内设有加热除湿器8,配电箱壳体1上镶嵌有排风机9,排风机9、加热除湿器8均与温湿度控制器6信号连接,温湿度传感器7用于检测配电箱内部的温湿度,并将检测信号传递到温湿度控制器6,温湿度控制器6根据温湿度传感器7的检测结果控制排风机9、加热除湿器8的启动,当配电箱内的湿度大于温湿度控制器6的设定值时,自动开启加热除湿器8,降低配电箱内的湿度,当配电箱内的温度高于温湿度控制器6的设定值时,自动开启排风机9,降低配电箱内的温度,使配电箱工作在可靠的温湿度范围内,保证配电箱的稳定可靠运行,能够对配电箱内的温湿度自动控制,能够适用于各种空气潮湿的环境,能够保证配电箱内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能够延长配电箱的使用寿命。为了便于用户随时了解配电箱的运行状态,配电箱壳体1内设有智能开关10,智能开关10上连接有电量传感器11,配电箱门2上设有显示面板12,显示面板12、温湿度控制器6均与智能开关10信号连接,电量传感器11用于检测配电箱的工作电流、工作电压等参数,同时能够采集温湿度控制器6的温湿度值,并通过显示面板12显示,能够便于用户随时了解配电箱的运行状态。在配电箱壳体1的侧壁面上设有散热孔板5,散热孔板5与排风机9的出风端相对应。其中,在散热孔板5的外侧表面还覆盖有防尘网。在配电箱壳体1的两个侧板内侧覆盖有多个电极板4,多个电极板4均是与智能开关10相连接。电极板4通过静电作用吸附空气中的细小粉尘,防止粉尘落入配电箱壳体1内部的电子元件表面。在配电箱壳体1的底部内侧设有设备托板13,设备托板13的底部设有支撑立柱14,支撑立柱14与配电箱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设备托板13通过螺钉15固定在支撑立柱14上。配电箱壳体1的底部通过弹性块16与内置有减震弹簧18的减震装置17相连接。由于配电箱壳体1通过弹性块16与减震装置17连接,在发生剧烈的震动时,弹性块16和减震弹簧18会发生形变吸收震动传递给配电箱壳体1的能量,大大的减少了配电箱壳体1所接受到的能量,避免了配电箱壳体1内部电子设备的损坏导致的不能正常工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配电箱的新型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箱的新型结构,包括配电箱壳体(1)、配电箱门(2)、灯管(3)、接近开关、感应片、温湿度控制器(6)、温湿度传感器(7)、加热除湿器(8)、排风机(9)、智能开关(10)、电量传感器(11)、显示面板(1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两个侧板内侧覆盖有多个电极板(4),多个所述电极板(4)均是与智能开关(10)相连接;在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底部内侧设有设备托板(13),所述设备托板(13)的底部设有支撑立柱(14),所述支撑立柱(14)与所述配电箱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设备托板(13)通过螺钉(15)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柱(14)上;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底部通过弹性块(16)与内置有减震弹簧(18)的减震装置(17)相连接;在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侧壁面上设有散热孔板(5),所述散热孔板(5)与所述排风机(9)的出风端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的新型结构,包括配电箱壳体(1)、配电箱门(2)、灯管(3)、接近开关、感应片、温湿度控制器(6)、温湿度传感器(7)、加热除湿器(8)、排风机(9)、智能开关(10)、电量传感器(11)、显示面板(1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两个侧板内侧覆盖有多个电极板(4),多个所述电极板(4)均是与智能开关(10)相连接;在所述配电箱壳体(1)的底部内侧设有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鹏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南开关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