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全螺栓纵横装配式模块建筑边部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181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螺栓纵横装配式模块建筑边部连接节点,包括中间连接插件,中间连接插件设有四个外伸连梁板、两个上插柱段和两个下插柱段,两个上插柱段分别吻合地插装在两个左右并列的上模块的柱底内部,两个下插柱段分别吻合地插装在两个左右并列的下模块的柱顶内部;四个外伸连梁板夹在相对的上模块地板梁和下模块天花板梁之间;中间连接插件与设有L形盖板和垫板的两个上模块和两个下模块采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共同作用,连接节点可以达到抗拉、抗剪以及抗弯的力学性能要求,并且节点的构造合理,全螺栓连接,现场无焊接,安装及拆卸方便,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上下模块的现场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螺栓纵横装配式模块建筑边部连接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建筑的节点,特别是一种全螺栓纵横装配式模块建筑边部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钢结构模块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形式,是由一系列三维建筑空间的模块单元构成的,将大部分工作均放在工厂完成,现场只需装配,预制率极高,属于装配式建筑的高端产品,是新一种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建筑形式。模块建筑与传统的建筑建造方式不同,最大的特点就是模块单元工厂预制,现场进行三维完备的模块单元的组装。模块建筑能否顺利建成,连接节点是关键所在。目前国内对模块建筑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模块连接节点形式相对较少,严重制约着模块建筑的发展。提出新型的连接节点,既能达到现场安装快速方便、实现现场无焊接,又能达到结构安全、可靠的受力性能要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全螺栓纵横装配式模块建筑边部连接节点,该节点可达到施工速度快、现场无焊接、安装及拆卸方便的要求。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螺栓纵横装配式模块建筑边部连接节点,包括中间连接插件,所述中间连接插件设有并列固接在一起的两个柱体,在两个所述柱体的中部设有四个与其垂直的外伸连梁板,在四个所述外伸连梁板中有一个沿左向延伸,一个沿右向延伸,两个沿前向延伸,两个所述柱体被四个所述外伸连梁板分为两个上插柱段和两个下插柱段,两个所述上插柱段分别吻合地插装在两个左右并列的上模块的柱底内部,两个所述下插柱段分别吻合地插装在两个左右并列的下模块的柱顶内部,四个所述外伸连梁板一一对应地夹在上模块的地板梁和下模块的天花板梁之间;在上模块的地板梁与上模块的柱形成的角部固接有L形上盖板,在上模块的柱的暴露外侧面上固接有一上垫板,所述上垫板与相对的L形上盖板的立边相对;在下模块的天花板梁与下模块的柱形成的角部固接有L形下盖板,在下模块的柱的暴露外侧面上固接有一下垫板,所述下垫板与相对的L形下盖板的立边相对;左右相邻的两个上模块的柱以及插装在它们内部的上插柱段和固定在它们两侧的两个相对的L形上盖板的立边采用上部水平螺栓连接;左右相邻的两个下模块的柱以及插装在它们内部的下插柱段和固定在它们两侧的两个相对的L形下盖板的立边采用下部水平螺栓连接;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L形上盖板的水平边、上模块的地板梁、外伸连梁板、下模块的天花板梁和L形下盖板的水平边采用竖向螺栓连接。所述上模块和所述下模块均是采用方管状构件制成的。所述上模块和所述下模块均为钢制构件。上下相对的L形上盖板和L形下盖板结构上下对称。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节点将上下模块连接为可靠整体,共同作用,连接节点可以达到抗拉、抗剪以及抗弯的力学性能要求。并且节点的构造合理,全螺栓连接,现场无焊接,安装及拆卸方便,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上下模块的现场组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连接插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建筑示意图。图中:1、上模块的柱;2、下模块的柱;3、上模块的地板梁;4、下模块的天花板梁;5、L形上盖板;6、L形下盖板;7、上垫板;8、下垫板;9、上部水平螺栓;10、下部水平螺栓;11、竖向螺栓;12-1、柱体;12-2、外伸连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3,一种全螺栓纵横装配式模块建筑边部连接节点,包括中间连接插件,所述中间连接插件设有并列固接在一起的两个柱体12-1,在两个所述柱体12-1的中部设有四个与其垂直的外伸连梁板12-2,在四个所述外伸连梁板12-2中有一个沿左向延伸,一个沿右向延伸,两个沿前向延伸,两个所述柱体12-1被四个所述外伸连梁板12-2分为两个上插柱段和两个下插柱段,两个所述上插柱段分别吻合地插装在两个左右并列的上模块的柱底内部,两个所述下插柱段分别吻合地插装在两个左右并列的下模块的柱顶内部,四个所述外伸连梁板12-2一一对应地夹在上模块的地板梁3和下模块的天花板梁4之间。在上模块的地板梁3与上模块的柱1形成的角部固接有L形上盖板5,在上模块的柱1的暴露外侧面上固接有一上垫板7,所述上垫板7与相对的L形上盖板5的立边相对;在下模块的天花板梁4与下模块的柱2形成的角部固接有L形下盖板6,在下模块的柱2的暴露外侧面上固接有一下垫板8,所述下垫板8与相对的L形下盖板6的立边相对。左右相邻的两个上模块的柱1以及插装在它们内部的上插柱段和固定在它们两侧的两个相对的L形上盖板5的立边采用上部水平螺栓9连接,左右相邻的两个下模块的柱2以及插装在它们内部的下插柱段和固定在它们两侧的两个相对的L形下盖板6的立边采用下部水平螺栓10连接,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L形上盖板5的水平边、上模块的地板梁3、外伸连梁板12-2、下模块的天花板梁4和L形下盖板6的水平边采用竖向螺栓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块和所述下模块均是采用方管状构件制成的。所述上模块和所述下模块均为钢制构件。上下相对的L形上盖板5和L形下盖板6结构上下对称。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全螺栓纵横装配式模块建筑边部连接节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螺栓纵横装配式模块建筑边部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连接插件,所述中间连接插件设有并列固接在一起的两个柱体,在两个所述柱体的中部设有四个与其垂直的外伸连梁板,在四个所述外伸连梁板中有一个沿左向延伸,一个沿右向延伸,两个沿前向延伸,两个所述柱体被四个所述外伸连梁板分为两个上插柱段和两个下插柱段,两个所述上插柱段分别吻合地插装在两个左右并列的上模块的柱底内部,两个所述下插柱段分别吻合地插装在两个左右并列的下模块的柱顶内部,四个所述外伸连梁板一一对应地夹在上模块的地板梁和下模块的天花板梁之间;在上模块的地板梁与上模块的柱形成的角部固接有L形上盖板,在上模块的柱的暴露外侧面上固接有一上垫板,所述上垫板与相对的L形上盖板的立边相对;在下模块的天花板梁与下模块的柱形成的角部固接有L形下盖板,在下模块的柱的暴露外侧面上固接有一下垫板,所述下垫板与相对的L形下盖板的立边相对;左右相邻的两个上模块的柱以及插装在它们内部的上插柱段和固定在它们两侧的两个相对的L形上盖板的立边采用上部水平螺栓连接;左右相邻的两个下模块的柱以及插装在它们内部的下插柱段和固定在它们两侧的两个相对的L形下盖板的立边采用下部水平螺栓连接;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L形上盖板的水平边、上模块的地板梁、外伸连梁板、下模块的天花板梁和L形下盖板的水平边采用竖向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螺栓纵横装配式模块建筑边部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连接插件,所述中间连接插件设有并列固接在一起的两个柱体,在两个所述柱体的中部设有四个与其垂直的外伸连梁板,在四个所述外伸连梁板中有一个沿左向延伸,一个沿右向延伸,两个沿前向延伸,两个所述柱体被四个所述外伸连梁板分为两个上插柱段和两个下插柱段,两个所述上插柱段分别吻合地插装在两个左右并列的上模块的柱底内部,两个所述下插柱段分别吻合地插装在两个左右并列的下模块的柱顶内部,四个所述外伸连梁板一一对应地夹在上模块的地板梁和下模块的天花板梁之间;在上模块的地板梁与上模块的柱形成的角部固接有L形上盖板,在上模块的柱的暴露外侧面上固接有一上垫板,所述上垫板与相对的L形上盖板的立边相对;在下模块的天花板梁与下模块的柱形成的角部固接有L形下盖板,在下模块的柱的暴露外侧面上固接有一下垫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华刘洋王小盾余玉洁钟旭刘佳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