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177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外壳,包括壳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上方设有两个“M”型散热件,所述每个“M”型散热件包括第一倒“V”型板和第二倒“V”型板,所述第一倒“V”型板的右端与第二倒“V”型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倒“V”型板的本体以及第二倒“V”型板的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通孔,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上设置“M”型散热件,而且在“M”型散热件上设置通孔,以及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可以很好的进行散热,增加了接触面积,而且由于所述第一倒“V”型板的左端伸入壳体本体内,所述第二倒“V”型板的右端伸入壳体本体内,可以快速将热量导到“M”型散热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外壳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变压器外壳。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变压器长时间使用,内部会聚集大量的热量,导致内部的线路容易老化,引发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压器外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外壳,包括壳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上方设有两个“M”型散热件,所述每个“M”型散热件包括第一倒“V”型板和第二倒“V”型板,所述第一倒“V”型板的右端与第二倒“V”型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倒“V”型板的本体以及第二倒“V”型板的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通孔,所述壳体本体与第一倒“V”型板之间形成一个第一散热槽,所述壳体本体与第二倒“V”型板之间形成一个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一倒“V”型板的左端伸入壳体本体内,所述第二倒“V”型板的右端伸入壳体本体内。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技术通过在壳体上设置“M”型散热件,而且在“M”型散热件上设置通孔,以及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可以很好的进行散热,增加了接触面积,而且由于所述第一倒“V”型板的左端伸入壳体本体内,所述第二倒“V”型板的右端伸入壳体本体内,可以快速将热量导到“M”型散热件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变压器外壳,包括壳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1上方设有两个“M”型散热件,所述每个“M”型散热件2包括第一倒“V”型板3和第二倒“V”型板4,所述第一倒“V”型板3的右端与第二倒“V”型板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倒“V”型板3的本体以及第二倒“V”型板4的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通孔5,所述壳体本体1与第一倒“V”型板3之间形成一个第一散热槽6,所述壳体本体1与第二倒“V”型板4之间形成一个第二散热槽7。所述第一倒“V”型板3的左端伸入壳体本体1内,所述第二倒“V”型板4的右端伸入壳体本体1内。所述第一倒“V”型板3和第二倒“V”型板4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壳体本体1与每个“M”型散热件2一体成型设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技术通过在壳体上设置“M”型散热件,而且在“M”型散热件上设置通孔,以及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可以很好的进行散热,增加了接触面积,而且由于所述第一倒“V”型板的左端伸入壳体本体内,所述第二倒“V”型板的右端伸入壳体本体内,可以快速将热量导到“M”型散热件上。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任何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新型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变压器外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外壳,包括壳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上方设有两个“M”型散热件,所述每个“M”型散热件包括第一倒“V”型板和第二倒“V”型板,所述第一倒“V”型板的右端与第二倒“V”型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倒“V”型板的本体以及第二倒“V”型板的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通孔,所述壳体本体与第一倒“V”型板之间形成一个第一散热槽,所述壳体本体与第二倒“V”型板之间形成一个第二散热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外壳,包括壳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上方设有两个“M”型散热件,所述每个“M”型散热件包括第一倒“V”型板和第二倒“V”型板,所述第一倒“V”型板的右端与第二倒“V”型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倒“V”型板的本体以及第二倒“V”型板的本体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李小松王超群项秉福夏晓斌牟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