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土聚物保温建筑材料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39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保温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土聚物保温建筑材料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原材料制备、原材料混合和制模。该工艺制备的秸秆聚合物,保温性好,强度高,固化快的优点,易于推广运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土壤聚合物充分利用了秸秆资源,变废为宝,避免了资源浪费的同时,保护了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土聚物保温建筑材料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秸秆土聚物保温建筑材料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但农作物收获后为保证土地的再次耕种,大量秸秆会被焚烧,不仅造成资源在浪费,而且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目前国内的秸秆资源化方式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利用、直接还田、饲料化利用和作为化工原料,秸秆的工业资源化途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性好、强度高的秸秆土聚物保温建筑材料制备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秸秆土聚物保温建筑材料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原材料制备,将高岭土置于锅炉中800℃煅烧2h成偏高岭土;氢氧化钠和水玻璃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制得碱激活剂;干燥水稻秸秆经破碎后置于干燥环境下备用;(2)原材料混合,将制备的偏高岭土和破碎的秸秆放入搅拌器中搅拌5min,然后缓慢加入碱激活剂和蒸馏水,搅拌均匀,制成浆状物;(3)制模,将制成的浆状物注入模具中捣实成型,室温中静置24h后拆模制的成品。如上所述的一种秸秆土聚物保温建筑材料制备工艺,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原材料混合步骤中秸秆破碎后的长度为1~2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工艺制备的秸秆聚合物,保温性好,强度高,固化快的优点,易于推广运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同时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土壤聚合物充分利用了秸秆资源,变废为宝,避免了资源浪费的同时,保护了环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秸秆土聚物保温建筑材料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原材料制备,将高岭土置于锅炉中800℃煅烧2h成偏高岭土;氢氧化钠和水玻璃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制得碱激活剂;干燥水稻秸秆经破碎后置于干燥环境下备用,可以将湿润的水稻秸秆经晾晒,烘干后制的干燥的水稻秸秆,破碎后秸秆的长度应该适当,作为优选,所述秸秆破碎后的长度为1~2mm。(2)原材料混合,将制备的偏高岭土和破碎的秸秆放入搅拌器中搅拌5min,然后缓慢加入碱激活剂和蒸馏水,搅拌均匀,制成浆状物,形成的浆状物兼具黏性和良好胡流动性。(3)制模,将制成的浆状物注入模具中捣实成型,室温中静置24h后拆模制的成品,所述模具根据使用情况自行决定,这里不做限定。该工艺制备的秸秆聚合物,保温性好,强度高,固化快的优点,易于推广运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同时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土壤聚合物充分利用了秸秆资源,变废为宝,避免了资源浪费的同时,保护了环境。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受本专利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土聚物保温建筑材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材料制备,将高岭土置于锅炉中800℃煅烧2h成偏高岭土;氢氧化钠和水玻璃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制得碱激活剂;干燥水稻秸秆经破碎后置于干燥环境下备用;(2)原材料混合,将制备的偏高岭土和破碎的秸秆放入搅拌器中搅拌5min,然后缓慢加入碱激活剂和蒸馏水,搅拌均匀,制成浆状物;(3)制模,将制成的浆状物注入模具中捣实成型,室温中静置24h后拆模制的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土聚物保温建筑材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材料制备,将高岭土置于锅炉中800℃煅烧2h成偏高岭土;氢氧化钠和水玻璃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制得碱激活剂;干燥水稻秸秆经破碎后置于干燥环境下备用;(2)原材料混合,将制备的偏高岭土和破碎的秸秆放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市翠屏区伍益砖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