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楞纸堆垛装置用码放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318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瓦楞纸堆垛装置用码放框,涉及瓦楞纸生产设备领域,所述码放框为顶面设有开口和侧面设有开口的矩形框,顶面的开口和侧面的开口连通,所述码放框包括左挡板、右挡板、后挡板和底挡板,所述左挡板、右挡板与底挡板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瓦楞纸码放框只能适用于一种尺寸的瓦楞纸,无法调节大小,不方便推广,如果瓦楞纸远小于码放框,瓦楞纸在码放框中容易发生错乱,导致底部的瓦楞纸容易产生压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瓦楞纸堆垛装置用码放框
本专利技术涉及瓦楞纸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瓦楞纸堆垛装置用码放框。
技术介绍
瓦楞纸板印刷机是纸箱包装行业一种必备的用于瓦楞纸板印刷的机械设备,瓦楞纸板在印刷、开槽、模切过程中的输送精度和稳定性对于印成品的质量至关重要。现有的瓦楞纸板生产线一般包括原纸架、涂胶机、双面机、纵切压痕机、横切机、点数机,堆码机等设备。当瓦楞纸板从点数机的出纸口进入后续的堆码时,大多数厂家中,现有的瓦楞纸板印刷机的输送带末端无任何装置,瓦楞纸板经送纸机构送至末端后,随意散落在末端,还要经过工人们分拣并码放在叉车垫板上,工作量大,工作效率极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些厂家在瓦楞纸板印刷机输送带末端设有堆垛装置,码放框属于堆垛装置的核心部分,印刷机的输送带末端输送的瓦楞纸最终对方在码放框中,但是,目前的码放框只能适用于一种尺寸的瓦楞纸,无法调节大小,不方便推广,如果瓦楞纸远小于码放框,瓦楞纸在码放框中容易发生错乱,导致底部的瓦楞纸容易产生压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瓦楞纸码放框只能适用于一种尺寸的瓦楞纸,无法调节大小,不方便推广,如果瓦楞纸远小于码放框,瓦楞纸在码放框中容易发生错乱,导致底部的瓦楞纸容易产生压痕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瓦楞纸堆垛装置用码放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瓦楞纸堆垛装置用码放框,所述码放框为顶面设有开口和侧面设有开口的矩形框,顶面的开口和侧面的开口连通,所述码放框包括左挡板、右挡板、后挡板和底挡板,所述左挡板、右挡板与底挡板之间均滑动式连接。具体地,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均为L型,左挡板和右挡板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底挡板中设有水平方向的通槽,左挡板的底边和右挡板的底边均位于通槽中且能够在通槽中滑动。进一步地,所述通槽包括大通槽和位于大通槽两端的小通槽,大通槽和小通槽相互连通,大通槽的两端和小通槽连接处形成台阶;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的底边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台阶配合的挡块。进一步地,所述底挡板上设有与所述大通槽连通的通孔。具体地,所述后挡板与左挡板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内设有转动滚筒,所述转动转筒包括转轴和套设在转轴外的筒体,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于所述左挡板和所述右挡板连接,且能够在所述左挡板和所述右挡板内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内部设有通槽一,包括大通槽一和位于大通槽一两端的小通槽一,大通槽一和小通槽一相互连通,大通槽一的两端和小通槽一连接处形成台阶一;所述转轴分成左右两部分,转轴位于通槽一的端面设有与所述台阶一配合的挡块一。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上设有与所述大通槽一连通的通孔一。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瓦楞纸码放框只能适用于一种尺寸的瓦楞纸,无法调节大小,不方便推广,如果瓦楞纸远小于码放框,瓦楞纸在码放框中容易发生错乱,导致底部的瓦楞纸容易产生压痕的问题。(2)通孔起到了排气的作用,使得通槽内外气压相同,方便左挡板和右挡板的滑动。(3)瓦楞纸在进去码放框的时候,转动滚筒起到缓冲和输送的作用,避免在瓦楞纸板进入码放框时,由于其惯性过大,导致瓦楞纸的边缘容易被码放框内部损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左挡板,2-右挡板,3-后挡板,4-底挡板,5-大通槽,6-小通槽,7-台阶,8-通孔,9-挡块,10-筒体,11-转轴,12-大通槽一,13-小通槽一,14-台阶一,15-通孔一,16-挡块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解决现有的瓦楞纸码放框只能适用于一种尺寸的瓦楞纸,无法调节大小,不方便推广,如果瓦楞纸远小于码放框,瓦楞纸在码放框中容易发生错乱,导致底部的瓦楞纸容易产生压痕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有一种瓦楞纸堆垛装置用码放框,所述码放框为顶面设有开口和侧面设有开口的矩形框,顶面的开口和侧面的开口连通,所述码放框包括左挡板1、右挡板2、后挡板3和底挡板4,所述左挡板1、右挡板2与底挡板4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所述左挡板1和右挡板2均为L型,左挡板1和右挡板2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底挡板4中设有水平方向的通槽,左挡板1的底边和右挡板2的底边均位于通槽中且能够在通槽中滑动。所述通槽包括大通槽5和位于大通槽5两端的小通槽6,大通槽5和小通槽6相互连通,大通槽5的两端和小通槽6连接处形成台阶7;所述左挡板1和右挡板2的底边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台阶7配合的挡块9。所述底挡板4上设有与所述大通槽5连通的通孔8。所述后挡板3与左挡板1一体成型。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当需要调整码放框的以适应不同大小的瓦楞纸时,将左挡板1和右挡板2分别向两边滑动,以扩大码放框的容纳量。通槽包括大通槽5和位于大通槽5两端的小通槽6,大通槽5和小通槽6相互连通,大通槽5的两端和小通槽6连接处形成台阶7,台阶7与挡块9配合作用,起到了对左挡板1和右挡板2限位的作用。通孔8起到了排气的作用,使得通槽内外气压相同,方便左挡板1和右挡板2的滑动。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情况是容纳量最小的情况。进一步而言,所述开口内设有转动滚筒,所述转动转筒包括转轴11和套设在转轴11外的筒体10,所述转轴11的两端分别于所述左挡板1和所述右挡板2连接,且能够在所述左挡板1和所述右挡板2内转动。瓦楞纸在进去码放框的时候,转动滚筒起到缓冲和输送的作用,避免在瓦楞纸板进入码放框时,由于其惯性过大,导致瓦楞纸的边缘容易被码放框内部损伤。将转动滚筒设置为磨砂滚筒以及其他具有一定摩擦因数的滚筒,其缓冲效果更佳。在码放框尺寸调节的时候,转动滚筒的转轴11也需要调节长短,因此,转动滚筒采用的调节原理和左挡板1和右挡板2调节的原理相同,具体地,所述筒体10内部设有通槽一,包括大通槽一12和位于大通槽一12两端的小通槽一13,大通槽一12和小通槽一13相互连通,大通槽一12的两端和小通槽一13连接处形成台阶一14;所述转轴11分成左右两部分,转轴11位于通槽一的端面设有与所述台阶一14配合的挡块一16。所述筒体10上设有与所述大通槽一12连通的通孔一15。为了方便调节,通槽与通槽一的长度相同,大通槽5与大通槽一12的长度相同,小通槽6与小通槽一13的长度相同。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瓦楞纸堆垛装置用码放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瓦楞纸堆垛装置用码放框,所述码放框为顶面设有开口和侧面设有开口的矩形框,顶面的开口和侧面的开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放框包括左挡板(1)、右挡板(2)、后挡板(3)和底挡板(4),所述左挡板(1)、右挡板(2)与底挡板(4)之间均滑动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楞纸堆垛装置用码放框,所述码放框为顶面设有开口和侧面设有开口的矩形框,顶面的开口和侧面的开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放框包括左挡板(1)、右挡板(2)、后挡板(3)和底挡板(4),所述左挡板(1)、右挡板(2)与底挡板(4)之间均滑动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楞纸堆垛装置用码放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板(1)和右挡板(2)均为L型,左挡板(1)和右挡板(2)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底挡板(4)中设有水平方向的通槽,左挡板(1)的底边和右挡板(2)的底边均位于通槽中且能够在通槽中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瓦楞纸堆垛装置用码放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包括大通槽(5)和位于大通槽(5)两端的小通槽(6),大通槽(5)和小通槽(6)相互连通,大通槽(5)的两端和小通槽(6)连接处形成台阶(7);所述左挡板(1)和右挡板(2)的底边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台阶(7)配合的挡块(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瓦楞纸堆垛装置用码放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挡板(4)上设有与所述大通槽(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渠正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西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