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板及液晶面板包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103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板,包括板本体、设于板本体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限位结构和设于板本体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固定平面型液晶面板,第二限位结构用于固定曲面型液晶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液晶面板包装结构,包括侧缓冲板和两个缓冲板,两个缓冲板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一限位结构或者两个第二限位结构相向,侧缓冲板设于两个缓冲板之间,且侧缓冲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平面型液晶面板或曲面型液晶面板的第三限位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缓冲板和液晶面板包装结构可实现对不同类型的液晶面板的固定,提高了缓冲板的利用率,同时通过缓冲板和侧缓冲板的配合,实现对不同类型的液晶面板的包装,缓解仓储压力,降低包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冲板及液晶面板包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面板包装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缓冲板及液晶面板包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曲面液晶电视是在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很多厂家都同时出货平面和曲面液晶模组。液晶模组包装内部缓冲装置的常采用的材质为可发性聚乙烯(ExpandablePolyethylene,简称EPE),其材料价格较高,且回收利用次数比较少。平面和曲面模组的出货包装都是不共用的,尤其是当液晶模组的尺寸趋势越来越大,不同种类的缓冲材库存占用空间大,大大增加仓储和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包装平面型液晶面板又能包装曲面型液晶面板的缓冲板及液晶面板包装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缓冲板,包括板本体、设于所述板本体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限位结构和设于所述板本体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固定平面型液晶面板,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于固定曲面型液晶面板。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多个第一限位单元,每个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槽,所述多个第一限位槽分别用于固定平面型液晶面板。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多个第二限位单元,每个所述第二限位单元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槽,所述多个第二限位槽分别用于固定曲面型液晶面板。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或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板本体一体成型。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液晶面板包装结构,包括侧缓冲板和两个任一种上述的缓冲板,两个所述缓冲板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或者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相向,所述侧缓冲板设于两个所述缓冲板之间,且所述侧缓冲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平面型液晶面板或曲面型液晶面板的第三限位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三限位结构为间隔设置于所述侧缓冲板表面上的多个第三限位槽。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三限位槽的相对的两个内壁均设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用于弹性接触所述固定平面型液晶面板或曲面型液晶面板。优选地,所述弹性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包。优选地,所述弹性结构呈锯齿状。优选地,所述侧缓冲板为两个,两个所述侧缓冲板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三限位结构相向。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缓冲板及液晶面板包装结构,通过在缓冲板的两个表面上设置两个不同类型的限位结构,可实现对不同类型的液晶面板的固定,提高了缓冲板的利用率,同时通过缓冲板和侧缓冲板的配合,实现对不同类型的液晶面板的包装,缓解仓储压力,降低包装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缓冲板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缓冲板另一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液晶面板包装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侧缓冲板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侧缓冲板的另一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缓冲板包括板本体10、设于板本体10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限位结构20和设于板本体10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限位结构30,其中,第一限位结构20用于固定平面型液晶面板,第二限位结构30用于固定曲面型液晶面板,这样可实现同一块缓冲板固定不同类型的液晶面板,提高了缓冲板的利用率。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限位结构20包括设置于第一表面上的多个第一限位单元21,多个第一限位单元21等间距设置,每个第一限位单元21上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槽21a,多个第一限位槽21a等间距设置,第一限位槽21a的相对两内壁之间的距离与平面型液晶面板的厚度适应,平面型液晶面板的一端插设于第一限位槽21a内,实现对平面型液晶面板的限位。为了防止平面型液晶面板从位于板本体10两侧的第一限位槽21a的滑落,对外侧的两个第一限位单元21的第一限位槽21a设置第一阻挡部22,第一阻挡部22连接于第一限位槽21a的远离板本体10的一端。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二限位结构30包括设置于第二表面上的多个第二限位单元31,多个第二限位单元31等间距设置,每个第二限位单元31上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槽31a,多个第二限位槽31a等间距设置,且第二限位槽31a的形状和厚度与曲面型液晶面板匹配。曲面型液晶面板的一端插设于第二限位槽31a内,实现对曲面型液晶面板的限位。为了防止曲面型液晶面板从位于板本体10两侧的第二限位槽31a的滑落,对外侧的两个第二限位单元31的第二限位槽31a设置第二阻挡部32,第二阻挡部32连接于第二限位槽31a的远离板本体10的一端。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结构20和第二限位结构30均与板本体10一体成型。可以提供厚度较厚的板本体10,分别在板本体1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进行切割,以形成如图1所示的第一限位结构20和如图2所示的第二限位结构30。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面板包装结构包括侧缓冲板40和两个实施例一中的缓冲板,两个缓冲板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一限位结构20或者两个第二限位结构30相向,侧缓冲板40设于两个缓冲板之间,且侧缓冲板40上设有用于固定平面型液晶面板或曲面型液晶面板的第三限位结构41。具体使用时,其中一个缓冲板用作底板,先将液晶面板的一端插入底板上的对应限位结构内,接着将侧缓冲板40从侧面置入,使得第三限位结构41固定液晶面板,最后将另一个缓冲板对应的限位结构套设于液晶面板的另一端,即可实现对液晶面板的包装。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三限位结构41为设置于侧缓冲板40表面上的多个第三限位槽41a,多个第三限位槽41a等间距设置,第三限位槽41a的数量与第一限位槽21a和第二限位槽31a数量相同,且第三限位槽41a形状和尺寸与液晶面板的形状和尺寸匹配。侧缓冲板40一方面能防止液晶面板之间发生碰撞,实现缓冲功能,另一方面可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到液晶面板的间隙内。进一步地,第三限位槽41a的相对两个内壁上均设有弹性结构41b,弹性结构41弹性抵接于液晶面板,实现对液晶面板的限位和缓冲。同时弹性结构41b具有较强的形变能力,这样可以适用于固定平面型液晶面板和曲面型液晶面板,提高了侧缓冲板40的利用率。作为优选实施例,弹性结构41b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包,凸包的形状为半球体形,凸包可在各个方向发生形变,从而适应于不同类型的液晶面板。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弹性结构41b还可呈锯齿状,此种形状的弹性结构41b与液晶面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更大,从而实现更稳定的限位。进一步地,侧缓冲板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缓冲板40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三限位结构41相向,可进一步增强包装结构的缓冲能力。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缓冲板及液晶面板包装结构,通过在缓冲板的两个表面上设置两个不同类型的限位结构,可实现对不同类型的液晶面板的固定,提高了缓冲板的利用率,同时通过缓冲板和侧缓冲板的配合,实现对不同类型的液晶面板的包装,缓解仓储压力,降低包装成本。上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虽然已表示和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缓冲板及液晶面板包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本体(10)、设于所述板本体(10)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限位结构(20)和设于所述板本体(10)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限位结构(30),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0)用于固定平面型液晶面板,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0)用于固定曲面型液晶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本体(10)、设于所述板本体(10)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限位结构(20)和设于所述板本体(10)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限位结构(30),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0)用于固定平面型液晶面板,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0)用于固定曲面型液晶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0)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多个第一限位单元(21),每个所述第一限位单元(2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槽(21a),所述多个第一限位槽(21a)分别用于固定平面型液晶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0)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多个第二限位单元(31),每个所述第二限位单元(3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槽(31a),所述多个第二限位槽(31a)分别用于固定曲面型液晶面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0)和/或第二限位结构(30)与所述板本体(10)一体成型。5.一种液晶面板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缓冲板(40)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城龄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