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直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086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直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上桩体和下桩体均由多个大直径桩体和小直径桩体交错连接而成,大直径桩体和小直径桩体的连接处设有斜面,下桩体钢筋笼靠近上桩体的一端连接有多个钢管和多个预应力钢筋,上桩体钢筋笼靠近下桩体的一端连接有多个非预应力钢筋和多个预应力钢筋,上桩体端板和下桩体端板均挖有两个环形凹槽,两个环形凹槽内分别连接有一个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变直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使得单桩承载力比管桩可提高10%~30%,材料单价比管桩每米节省10%,同时增强了桩体表面与地基土之间的摩擦力,还有效的避免了端板铁件外露及孔内外污水对铁件产生的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直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
本技术属于管桩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直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
技术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施工快速便捷,效益良好,适用地区范围广等优点,自六十年代末期开始应用以来,发展迅速,目前桩基工程中占有比例已经达到70%以上。由于生产、运输和施工等原因,预制混凝土管桩的桩长有一定的限制,一般不宜超过15m,因而难以一次满足建筑物承载力所需要设计桩长,需要在打桩时现场接桩。预制混凝土管桩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法兰连接或机械快速连接等三类方法。传统焊接接桩法是在法兰坡口沿周边上对称点焊,待上下桩节固定后再由两位焊工对称满焊,每个接头焊接和自然冷却大约需要50分钟左右,才能满足下一步沉桩施工的要求。这种焊接接桩方法,焊接质量不稳定,耗费工时也多,桩机利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变直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以利于提高桩身承载力,保证施工质量,具有可靠的保障性,节能环保。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直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包括:桩体和端板。所述桩体包括上桩体和下桩体,上桩体和下桩体均由多个大直径桩体和小直径桩体交错连接而成,大直径桩体和小直径桩体的连接处设有斜面,下桩体的内部连接有下桩体钢筋笼,下桩体钢筋笼的两端连接有螺旋筋,下桩体钢筋笼靠近上桩体的一端连接有多个钢管和多个预应力钢筋,多个钢管和多个预应力钢筋均以下桩体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钢管和预应力钢筋交错分布,上桩体的内部连接有上桩体钢筋笼,上桩体钢筋笼靠近下桩体的一端连接有多个非预应力钢筋和多个预应力钢筋,多个预应力钢筋和多个非预应力钢筋均以下桩体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交错分布。所述端板包括上桩体端板和下桩体端板,上桩体端板连接于上桩体靠近下桩体的一端,下桩体端板连接于下桩体靠近上桩体的一端,上桩体端板和下桩体端板均挖有两个环形凹槽,两个环形凹槽内分别连接有一个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钢管设有六个,所述非预应力钢筋设有六个。进一步的,所述桩体的外壁挖有多个平行于桩体轴线的灌浆槽,多个灌浆槽以桩体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非预应力钢筋均通过绑丝连接于螺旋筋。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钢管均锚固于螺旋筋。进一步的,所述斜面与桩体轴线的夹角为30°~60°。进一步的,所述上桩体和下桩体的连接处涂有改性环氧树脂。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直径大于多个预应力钢筋围成的圆的直径,第二密封圈的直径小于多个预应力钢筋围成的圆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桩体的外壁涂有抗裂砂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变直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变直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使得单桩承载力比管桩可提高10%~30%,材料单价比管桩每米节省10%,同时增强了桩体表面与地基土之间的摩擦力,还有效的避免了端板铁件外露及孔内外污水对铁件产生的腐蚀。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下桩体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上桩体的仰视图;图4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大直径桩体;2-小直径桩体;3-灌浆槽;4-第一密封圈;5-预应力钢筋;6-下桩体端板;7-钢管;8-第二密封圈;9-非预应力钢筋;10-下桩体钢筋笼;11-绑丝;12-螺旋筋;13-斜面;14-下桩体;15-上桩体;16-上桩体端板;17-上桩体钢筋笼。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变直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包括:桩体和端板。所述桩体包括上桩体15和下桩体14,上桩体15和下桩体14均由多个大直径桩体1和小直径桩体2交错连接而成,大直径桩体1和小直径桩体2的连接处设有斜面13,下桩体14的内部连接有下桩体钢筋笼10,下桩体钢筋笼10的两端连接有螺旋筋12,下桩体钢筋笼10靠近上桩体15的一端连接有多个钢管7和多个预应力钢筋5,多个钢管7和多个预应力钢筋5均以下桩体14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钢管7和预应力钢筋5交错分布,上桩体15的内部连接有上桩体钢筋笼17,上桩体钢筋笼17靠近下桩体14的一端连接有多个非预应力钢筋9和多个预应力钢筋5,多个预应力钢筋5和多个非预应力钢筋9均以下桩体14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预应力钢筋5和非预应力钢筋9交错分布。所述端板包括上桩体端板16和下桩体端板6,上桩体端板16连接于上桩体15靠近下桩体14的一端,下桩体端板6连接于下桩体14靠近上桩体15的一端,上桩体端板16和下桩体端板6均挖有两个环形凹槽,两个环形凹槽内分别连接有一个密封圈。所述钢管7设有六个,所述非预应力钢筋9设有六个。所述桩体的外壁挖有多个平行于桩体轴线的灌浆槽3,多个灌浆槽3以桩体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灌浆槽3的边沿起始于大直径桩体1,灌浆槽3的底部设于小直径桩体2,灌浆槽3沿着桩体的轴线分布,并贯穿桩体,保证灌浆槽3的流畅性。多个所述非预应力钢筋9均通过绑丝11连接于螺旋筋12。多个所述钢管7均锚固于螺旋筋12,连接紧固,使用时不会晃动。所述斜面13与桩体轴线的夹角为30°~60°,可以增加桩体的摩擦力,提高强度,同时减少原材料的消耗。所述上桩体15和下桩体14的连接处涂有改性环氧树脂,将上桩体和下桩体链接为一个整体,缩短加工时长,提高工作效率。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圈4和第二密封圈8,第一密封圈4的直径大于多个预应力钢筋5围成的圆的直径,第二密封圈8的直径小于多个预应力钢筋5围成的圆的直径。所述桩体的外壁涂有抗裂砂浆,防止桩体外壁破裂。该装置工作原理,该管桩在安装时,先将下桩体14放入引孔中,将上桩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变直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直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和端板;所述桩体包括上桩体(15)和下桩体(14),上桩体(15)和下桩体(14)均由多个大直径桩体(1)和小直径桩体(2)交错连接而成,大直径桩体(1)和小直径桩体(2)的连接处设有斜面(13),下桩体(14)的内部连接有下桩体钢筋笼(10),下桩体钢筋笼(10)的两端连接有螺旋筋(12),下桩体钢筋笼(10)靠近上桩体(15)的一端连接有多个钢管(7)和多个预应力钢筋(5),多个钢管(7)和多个预应力钢筋(5)均以下桩体(14)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钢管(7)和预应力钢筋(5)交错分布,上桩体(15)的内部连接有上桩体钢筋笼(17),上桩体钢筋笼(17)靠近下桩体(14)的一端连接有多个非预应力钢筋(9)和多个预应力钢筋(5),多个预应力钢筋(5)和多个非预应力钢筋(9)均以下桩体(14)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预应力钢筋(5)和非预应力钢筋(9)交错分布;所述端板包括上桩体端板(16)和下桩体端板(6),上桩体端板(16)连接于上桩体(15)靠近下桩体(14)的一端,下桩体端板(6)连接于下桩体(14)靠近上桩体(15)的一端,上桩体端板(16)和下桩体端板(6)均挖有两个环形凹槽,两个环形凹槽内分别连接有一个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直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和端板;所述桩体包括上桩体(15)和下桩体(14),上桩体(15)和下桩体(14)均由多个大直径桩体(1)和小直径桩体(2)交错连接而成,大直径桩体(1)和小直径桩体(2)的连接处设有斜面(13),下桩体(14)的内部连接有下桩体钢筋笼(10),下桩体钢筋笼(10)的两端连接有螺旋筋(12),下桩体钢筋笼(10)靠近上桩体(15)的一端连接有多个钢管(7)和多个预应力钢筋(5),多个钢管(7)和多个预应力钢筋(5)均以下桩体(14)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钢管(7)和预应力钢筋(5)交错分布,上桩体(15)的内部连接有上桩体钢筋笼(17),上桩体钢筋笼(17)靠近下桩体(14)的一端连接有多个非预应力钢筋(9)和多个预应力钢筋(5),多个预应力钢筋(5)和多个非预应力钢筋(9)均以下桩体(14)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预应力钢筋(5)和非预应力钢筋(9)交错分布;所述端板包括上桩体端板(16)和下桩体端板(6),上桩体端板(16)连接于上桩体(15)靠近下桩体(14)的一端,下桩体端板(6)连接于下桩体(14)靠近上桩体(15)的一端,上桩体端板(16)和下桩体端板(6)均挖有两个环形凹槽,两个环形凹槽内分别连接有一个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凤祥刘洁刘永超苏永刚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建城基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