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小祥专利>正文

一种桩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0610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帽,其特征是:包括帽本体、设置在帽本体外侧壁上用于供卷绳安装的提吊,所述提吊包括设置在帽本体外侧壁的第一块、设置在第一板远离帽本体的端部上的第二块,所述第二块竖直向下延伸。需要将桩帽运送管桩顶面时,先将第一块穿过卷绳,使得卷绳套接在第二块的外侧壁上;然后驱动卷扬机收卷,卷绳带动桩帽运动至管桩的顶面。因此,运输桩帽过程中,卷绳始终与提吊相连,使得桩帽不易从卷绳上掉落。

A pile ca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le cap, which includes a cap body and a lifting hoist install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cap body, which includes second blocks set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cap, which are set on the end of the first plate far away from the cap body, and the second blocks extend vertically downward. When the pile cap is needed to carry the top surface of the pipe pile, the first piece is first passed through the coiling rope so that the rope sleeve is connected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second block, and then the coiling machine is driven to drive the cap to move to the top of the pipe pile. Therefore,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ing the pile cap, the coil rope is always connected with lifting hoisting so that the pile cap is not easy to fall from the coil r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帽
本技术涉及地基打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桩帽。
技术介绍
桩帽,固定在管桩的顶部,用于减少管桩的顶部的损伤;打桩施工时,桩锤打击在桩帽上,桩帽带管桩进入土层。目前,公告号为CN2014597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气的桩帽,它包括上裙板、中板和下裙板。打桩前,工人需要将桩帽安装到管桩的顶部,此时,管桩未被打入地里,管桩的顶部离地较高,因此,工人需要通过卷扬机将桩帽运送至管桩的顶部。但是卷扬机的卷绳只能套在桩帽的外侧壁,以运送桩帽;运送过程中,若桩帽与卷绳的摩擦力不够大,桩帽可能从卷绳上掉落,导致桩帽碰撞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帽,其具有方便卷绳安装,桩帽不易从卷绳掉落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桩帽,其特征是:包括帽本体、设置在帽本体外侧壁上用于供卷绳安装的提吊,所述提吊包括设置在帽本体外侧壁的第一块、设置在第一板远离帽本体的端部上的第二块,所述第二块竖直向下延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桩帽运送管桩顶面时,先将第一块穿过卷绳,使得卷绳套接在第二块的外侧壁上;然后驱动卷扬机收卷,卷绳带动桩帽运动至管桩的顶面。因此,运输桩帽过程中,卷绳始终与提吊相连,使得桩帽不易从卷绳上掉落。优选的,所述提吊数目为两个,对称分布在帽本体两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运输桩帽时,两根卷绳分别套接在提吊上,使得桩帽在运送过程中保持水平,不易发生倾倒,进而减少卷绳从提吊滑出的可能。优选的,所述帽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一块插入的第一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吊和帽本体可拆卸连接,当提吊损坏时,用户可以驱动第一块从第一槽离开,进而实现提吊与帽本体分离。优选的,所述第二块远离第一块的端面铰接有抵接杆,抵接杆用于与卷绳抵触以限制卷绳从提吊离开;所述帽本体的外侧壁上竖直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槽底活动连接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用于与抵接杆抵触,以限制抵接杆转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限制卷绳从提吊上滑落,具体过程如下:先将抵接杆穿过卷绳,使得卷绳套接在提吊上;然后驱动抵接杆朝向帽本体转动,使得抵接杆与安装槽的内槽壁抵接;楔形块与抵接杆的端面抵触,以限制抵接杆背离帽本体转动,进一步减少卷绳从提吊滑出的可能。优选的,所述安装槽槽底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槽底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背离限位槽槽底的端部与楔形块的端面相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限制抵接杆背离帽本体转动时,第一弹簧驱动楔形块从限位槽内弹出;楔形块与抵接杆的侧壁抵触以限制抵接杆转动。用户可以施力于楔形块,将楔形块压入限位槽内,以解除楔形块对抵接杆的限制。优选的,所述第一块的外侧壁上贯穿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安装槽靠近第一块的槽壁上贯穿设置有与第一槽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滑移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用于插入定位孔内,以限制第一块离开第一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限制提吊与帽本体分离,具体过程如下:先驱动第一块插入第一槽内,使得定位孔的孔口正对通孔的孔口;驱动抵接杆朝向帽本体转动;抵接杆与定位杆的端部抵触,并带动定位杆插入定位孔,进而限制第一块离开第一槽。优选的,所述通孔从下往上依次包括驱动槽、滑移槽,所述定位杆与滑移槽滑移连接,所述定位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驱动槽滑移连接的挡板,所述驱动槽内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与挡板抵触以驱动定位杆从通孔进入安装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较为方便地将提吊从帽本体拆下,具体过程如下:先将楔形块被压入限位槽;然后驱动件施力于挡板,挡板带动定位杆朝向安装槽运动;使得定位杆从定位孔离开,进而使得定位杆对第一块的限位失效;驱动提吊背离帽本体运动,使得两者分离。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驱动槽槽底相连,另一端与挡板的端面相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通过弹性力驱动定位杆运动,无需消耗其他能量,当楔形块被压入限位槽后,第二弹簧与挡板的端面抵触,进而带动定位杆从定位孔内离开。优选的,所述第一槽为方形,所述第一块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一槽相对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块插入第一槽后,第一块与第一槽的内槽壁抵接,以限制第一块在第一槽内转动,进而使得定位孔始终正对通孔的孔口,方便定位杆插入定位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块和第二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纹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路加大提吊表面的粗糙度,减少卷绳沿提吊表面滑动的可能,使得桩帽不易从卷绳上滑落。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运输桩帽过程中,卷绳始终与提吊相连,使得桩帽不易从卷绳上掉落;2、提吊和帽本体可拆卸连接,当提吊损坏时,用户可以对提吊进行更换;3、防滑纹路加大提吊表面的粗糙度,减少卷绳沿提吊表面滑动的可能,使得桩帽不易从卷绳上滑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帽本体;2、第一槽;3、提吊;31、第一块;32、第二块;4、抵接杆;5、安装槽;6、限位件;61、楔形块;62、第一弹簧;7、定位孔;8、通孔;81、驱动槽;82、滑移槽;9、挡板;10、驱动件;101、第二弹簧;11、限位槽;12、防滑纹路;13、定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桩帽包括帽本体1、提吊3。提吊3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提吊3,提吊3用于供卷扬机的卷绳套接;提吊3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纹路12,防滑纹路12加大提吊3表面的粗糙度,减少卷绳沿提吊3表面滑动的可能,使得桩帽不易从卷绳上滑落防滑纹路12。帽本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对称设置有两个方形的第一槽2,提吊3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一块31和第二块32;第一块31用于与第一槽2插接;第二块32设置在第一块31远离帽本体1的端部,并垂直于第一块31。因此,提吊3和帽本体1可拆卸连接,当提吊3损坏时,用户可以驱动第一块31从第一槽2离开,进而实现提吊3与帽本体1分离,然后将新的提吊3装上帽本体1。参见图2,第一块31的外侧壁上贯穿设置有定位孔7;帽本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槽5,安装槽5位于第一槽2的下端,并沿帽本体1的轴向向下延伸。安装槽5靠近第一槽2的内槽壁上贯穿设置有通孔8,通孔8与第一槽2相连通,且通孔8的孔口正对定位孔7的孔口;通孔8内滑移连接有定位杆13,需要限制第一块31离开第一槽2时,可以驱动定位杆13插入定位孔7内。第二块32远离第一块31的端部铰接有抵接杆4,抵接杆4用于限制卷绳从提吊3离开;安装槽5槽底设置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内设置有用于限制抵接杆4转动的限位件6。用户可以限制卷绳从提吊3上滑落,具体过程如下:先将抵接杆4穿过卷绳,使得卷绳套接在提吊3上;然后驱动抵接杆4朝向帽本体1转动,使得抵接杆4与安装槽5的内槽壁抵接;限位件6与抵接杆4的端面抵触,以限制抵接杆4背离帽本体1转动,进一步减少卷绳从提吊3滑出的可能。限位件6包括楔形块61、第一弹簧62,楔形块61与限位槽11滑移连接,楔形块61的楔形面朝向背离第一槽2一侧;第一弹簧62一端与限位槽11的槽底相连,另一端与楔形块61的端面相连。需要限制抵接杆4背离帽本体1转动时,第一弹簧62驱动楔形块61从限位槽11内弹出;楔形块61与抵接杆4的侧壁抵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桩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帽,其特征是:包括帽本体(1)、设置在帽本体(1)外侧壁上用于供卷绳安装的提吊(3),所述提吊(3)包括设置在帽本体(1)外侧壁的第一块(31)、设置在第一板远离帽本体(1)的端部上的第二块(32),所述第二块(32)竖直向下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帽,其特征是:包括帽本体(1)、设置在帽本体(1)外侧壁上用于供卷绳安装的提吊(3),所述提吊(3)包括设置在帽本体(1)外侧壁的第一块(31)、设置在第一板远离帽本体(1)的端部上的第二块(32),所述第二块(32)竖直向下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帽,其特征是:所述提吊(3)数目为两个,对称分布在帽本体(1)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帽,其特征是:所述帽本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一块(31)插入的第一槽(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桩帽,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块(32)远离第一块(31)的端面铰接有抵接杆(4),抵接杆(4)用于与卷绳抵触以限制卷绳从提吊(3)离开;所述帽本体(1)的外侧壁上竖直设置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槽底活动连接有楔形块(61),所述楔形块(61)用于与抵接杆(4)抵触,以限制抵接杆(4)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桩帽,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槽(5)槽底设置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槽底设置有第一弹簧(62),所述第一弹簧(62)背离限位槽(11)槽底的端部与楔形块(61)的端面相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桩帽,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小祥
申请(专利权)人:俞小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