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水电大坝的过鱼装置
本技术涉及过鱼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大坝的过鱼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的水利史源远流长,古代的“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至今。然而,水库防洪、河道治理,通航航道清淤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都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平衡造成的影响仍未停止,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甚至有可能造成河道物种的灭绝,尤其是在水头差很小,且流向不定河流中洄游的鱼类;河道的生态系统失衡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在流向不定的河流中建立起原始的生态系统平衡应该引起重视。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河道过鱼设施迫在眉睫。目前,集鱼系统主要形式为集鱼船,集鱼船有以下不足之处,如:水利水电工程大坝一般情况下仅下泄生态流量,下游流量较小,水浅,河面窄,河床多以乱石为主,集运鱼船往往不能安全运行;尾水下游主流一定范围内是鱼群最容易聚集的地方,且越靠近发电厂房尾水出口集鱼效果越明显,但由于厂房发电流量不稳定,考虑到安全问题,集鱼船不能靠近大坝发电厂房尾水出口进行集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利水电大坝的过鱼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水电大坝的过鱼装置,包括坝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6)内等距分布有多个过鱼通道(5),所述过鱼通道(5)为阶梯状,所述过鱼通道(5)包括第一流水通道和第二流水通道,所述第一流水通道的内顶部和第二流水通道的内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流水通道的内底部低于第二流水通道的内底部,所述过鱼通道(5)内设有第一闸门(1)、第二闸门(2)和第三闸门(3),所述第一闸门(1)位于第一流水通道内,所述第二闸门(2)位于第一流水通道和第二流水通道的连接处,所述第三闸门(3)位于第二流水通道内,所述过鱼通道(5)的内底部设有三个卡槽,所述第一闸门(1)、第二闸门(2)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水电大坝的过鱼装置,包括坝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6)内等距分布有多个过鱼通道(5),所述过鱼通道(5)为阶梯状,所述过鱼通道(5)包括第一流水通道和第二流水通道,所述第一流水通道的内顶部和第二流水通道的内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流水通道的内底部低于第二流水通道的内底部,所述过鱼通道(5)内设有第一闸门(1)、第二闸门(2)和第三闸门(3),所述第一闸门(1)位于第一流水通道内,所述第二闸门(2)位于第一流水通道和第二流水通道的连接处,所述第三闸门(3)位于第二流水通道内,所述过鱼通道(5)的内底部设有三个卡槽,所述第一闸门(1)、第二闸门(2)和第三闸门(3)的下端分别位于三个卡槽内,所述第一闸门(1)、第二闸门(2)和第三闸门(3)远离卡槽的一端均贯穿过鱼通道(5)并延伸至坝体(6)外,所述第一闸门(1)、第二闸门(2)和第三闸门(3)均与坝体(6)滑动连接,所述坝体(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分别与第一闸门(1)、第二闸门(2)和第三闸门(3)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框体(10)、第二框体(11)和第三框体(12),所述第一框体(10)、第二框体(11)和第三框体(12)均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柱(7),两个所述支柱(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梁(8),两个所述支柱(7)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T形滑槽(18),所述第一闸门(1)、第二闸门(2)和第三闸门(3)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与T形滑槽(18)位置相对应的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滑动连接在T形滑槽(18)内,三个所述横梁(8)的下端侧壁上均设有安装槽,三个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放置槽,三个所述放置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素策,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长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叶素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