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涛专利>正文

市政用公共人行桥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05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市政用公共人行桥楼梯,包括连接人行桥与地面之间的楼梯本体,所述楼梯本体包括倾斜设置的、隔开的两支撑基础架,两支撑基础架之间连接有梯板及支撑板;还包括与所述支撑基础架平行设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梯板之间通过两侧的连杆相连,所述梯板的外端与下层支撑板的顶端通过铰轴铰接,梯板的内端与上层支撑板的下端之间保留有间隙;所述调节杆的端部安装有可驱动调节杆沿着倾斜方向上下调节位置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梯板为可变角度结构,清洗时调节成倾斜状态,方便冲洗,避免水珠残留;角度调节结构和冲洗结构相结合,结构巧妙、新颖、使用操作简单;采用特定隐藏式警示提醒结构,无人人工临时设置,简化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市政用公共人行桥楼梯
本技术涉及市政公共设施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人行桥楼梯。
技术介绍
目前,横跨在道路上的人行桥两侧的楼梯,梯板呈固定水平状态,定期清洗时,梯板上往往残留有水,经人踩过后,鞋底泥土与水混合后留下脚印,导致清洗后楼梯保持干净的时间短,残留水还容易打滑,存在安全风险;现有楼梯清洗时,需要两侧放置阻挡人行通过的标识,依靠人工手持喷洗头对梯板冲洗,冲洗效率低,耗费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固定式人行桥楼梯存在的上述问题,申请人进行研究及改进,提供一种市政用公共人行桥楼梯,采用可变角度的梯板结构和自动冲洗方式,提高清洗效率和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市政用公共人行桥楼梯,包括连接人行桥与地面之间的楼梯本体,所述楼梯本体包括倾斜设置的、隔开的两支撑基础架,两支撑基础架之间连接有梯板及支撑板;还包括与所述支撑基础架平行设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梯板之间通过两侧的连杆相连,所述梯板的外端与下层支撑板的顶端通过铰轴铰接,梯板的内端与上层支撑板的下端之间保留有间隙;所述调节杆的端部安装有可驱动调节杆沿着倾斜方向上下调节位置的驱动组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杆的上下两端与铰接座转动连接,铰接座固定于支撑基础架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端与调节杆下端活动相连的调节套,所述调节套的另一端螺旋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端部连接调节把手。所述铰轴为空心轴,铰轴的两端通过导水管与通水管连接,所述通水管连接水泵;所述铰轴的侧壁具有喷水孔;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具有安装所述铰轴的空腔,支撑板的侧面具有过水孔。所述空腔的底部具有倾斜向下的导流斜板。所述支撑基础架的底端具有水平台阶,所述水平台阶上安装有警示条弹出装置。所述水平台阶上具有安装槽,所述警示条弹出装置包括通过转轴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的警示条,警示条的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水平台阶之间连接有拉簧,另一端与水平台阶之间通过安全锁相连,所述安全锁的锁芯具有限位锁轴,所述警示条的端部具有与所述限位锁轴配合的限位槽。所述警示条与水平台阶之间还安装有安全弹簧,所述安全弹簧与拉簧位于所述转轴的两侧。所述警示条上具有发光条和/或声音播报器,所述发光条和所述声音播报器的电源来源与安装于所述支撑基础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中,梯板为可变角度结构,清洗时调节成倾斜状态,方便冲洗,避免水珠残留,便于尘土冲洗,提高冲洗效果;角度调节结构和冲洗结构相结合,结构巧妙、新颖、使用操作简单;采用特定隐藏式警示提醒结构,无人人工临时设置,简化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于人行桥两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清洗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的铰轴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水平台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支撑基础架;10、导水管;11、通水管;12、水平台阶;121、安装槽;13、转轴;14、警示条;141、限位槽;15、拉簧;16、安全锁;161、限位锁轴;17、安全弹簧;2、梯板;3、支撑板;31、空腔;32、过水孔;33、导流斜板;4、调节杆;5、连杆;6、铰轴;61、喷水孔;7、间隙;8、驱动组件;81、调节套;82、螺杆;83、调节把手;9、铰接座;100、人行桥;200、地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市政用公共人行桥楼梯,包括连接人行桥100与地面200之间的楼梯本体,楼梯本体包括倾斜设置的、隔开的两支撑基础架1,两支撑基础架1之间连接有梯板2及支撑板3,支撑基础架1的上端与人行桥100的端部焊接或螺钉固连,下端固定在地面200上;本技术的人行桥楼梯还包括与支撑基础架1平行设置的调节杆4,调节杆4与梯板2之间通过两侧的连杆5相连,梯板2的外端与下层支撑板3的顶端通过铰轴6铰接,梯板2的内端与上层支撑板3的下端之间保留有间隙7;调节杆4的端部安装有可驱动调节杆4沿着倾斜方向上下调节位置的驱动组件8。正常使用时,梯板2为水平状态,支撑板3为竖直状态;当需要清洗时,通过驱动组件8调节调节杆4的位置,使得调节杆4倾斜向上移动,通过连杆5带动梯板2绕着铰轴6转动,梯板2呈倾斜状态,再利用喷水管冲洗即可,水流顺着斜面下滑,不会残留。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调节杆4的上下两端与铰接座9转动连接,铰接座9固定于支撑基础架1上;驱动组件8包括一端与调节杆4下端活动相连的调节套81,调节套81的另一端螺旋安装有螺杆82,螺杆82的端部连接调节把手83。调节把手83呈圆盘状,转动时,轻松带动螺杆82转动,螺杆82推动调节套81移动,从而推动调节杆4倾斜移动。为防止非专业人士操作,调节把手83还可以增加自锁结构,使用时需要钥匙打开才能操作。为进一步方便清洗,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铰轴6为空心轴,铰轴6的两端通过导水管10与通水管11连接,通水管11连接水泵;铰轴6的侧壁具有喷水孔61;支撑板3的上端具有安装铰轴6的空腔31,支撑板3的侧面具有过水孔32。水泵将下水道的水泵送至通水管11中,通过导水管10从空心铰轴6的喷水孔61喷出,经过过水孔32后喷洒在梯板2表面。当梯板2处于水平状态时,铰轴6的喷水孔61与过水孔32错开设置,即不露出,当梯板2摆动后,铰轴6转动一定角度,喷水孔61与过水孔32对中,从而将水喷出。铰轴6与导水管10连通,喷水孔61改变喷射角度的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如图4所示,为避免空腔31中残留水,空腔31的底部具有倾斜向下的导流斜板33。如图3、图5、图6所示,支撑基础架1的底端具有水平台阶12,水平台阶12上安装有警示条弹出装置。水平台阶12上具有安装槽121,警示条弹出装置包括通过转轴13安装于安装槽121中的警示条14,警示条14的靠近转轴13的一端与水平台阶12之间连接有拉簧15,另一端与水平台阶12之间通过安全锁16相连,安全锁16的锁芯具有限位锁轴161,警示条14的端部具有与限位锁轴161配合的限位槽141。警示条14与水平台阶12之间还安装有安全弹簧17,安全弹簧为压簧,安全弹簧17与拉簧15位于转轴13的两侧。本技术采用警示条弹出装置的这种结构,使用操作方便,结构新颖;使用时,只需要钥匙打开安全锁16,利用拉簧15将警示条14弹起,阻挡行人上楼梯;设置安全弹簧17,一是保证警示条14具有充足的弹力弹出,又当警示条14弹出到极限位置时保证转轴13两侧平衡,延长使用寿命。作为优选,警示条14上具有发光条和/或声音播报器,发光条和声音播报器的电源来源与安装于支撑基础架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图中未画出)。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市政用公共人行桥楼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用公共人行桥楼梯,包括连接人行桥与地面之间的楼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本体包括倾斜设置的、隔开的两支撑基础架(1),两支撑基础架(1)之间连接有梯板(2)及支撑板(3);还包括与所述支撑基础架(1)平行设置的调节杆(4),所述调节杆(4)与梯板(2)之间通过两侧的连杆(5)相连,所述梯板(2)的外端与下层支撑板(3)的顶端通过铰轴(6)铰接,梯板(2)的内端与上层支撑板(3)的下端之间保留有间隙(7);所述调节杆(4)的端部安装有可驱动调节杆(4)沿着倾斜方向上下调节位置的驱动组件(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用公共人行桥楼梯,包括连接人行桥与地面之间的楼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本体包括倾斜设置的、隔开的两支撑基础架(1),两支撑基础架(1)之间连接有梯板(2)及支撑板(3);还包括与所述支撑基础架(1)平行设置的调节杆(4),所述调节杆(4)与梯板(2)之间通过两侧的连杆(5)相连,所述梯板(2)的外端与下层支撑板(3)的顶端通过铰轴(6)铰接,梯板(2)的内端与上层支撑板(3)的下端之间保留有间隙(7);所述调节杆(4)的端部安装有可驱动调节杆(4)沿着倾斜方向上下调节位置的驱动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用公共人行桥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4)的上下两端与铰接座(9)转动连接,铰接座(9)固定于支撑基础架(1)上;所述驱动组件(8)包括一端与调节杆(4)下端活动相连的调节套(81),所述调节套(81)的另一端螺旋安装有螺杆(82),所述螺杆(82)的端部连接调节把手(8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用公共人行桥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铰轴(6)为空心轴,铰轴(6)的两端通过导水管(10)与通水管(11)连接,所述通水管(11)连接水泵;所述铰轴(6)的侧壁具有喷水孔(61);所述支撑板(3)的上端具有安装所述铰轴(6)的空腔(31),支撑板(3)的侧面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涛
申请(专利权)人:董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