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2827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包括输墨装置、供水装置和连接装置。输墨装置包括供墨部、着墨部及匀墨部;供墨部包括设在印版滚筒的左上方的墨斗、墨斗辊和传墨辊;着墨部包括第一至第三着墨辊;匀墨部包括第一至第五匀墨辊和第一至第三串墨辊;供水装置包括设在印版滚筒的左下方的水斗、水斗辊、计量辊、串水辊和着水辊;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至第三连接辊;第一连接辊接触在串水辊的左上部并安装在第一离合机构上;第二连接辊接触在第一着墨辊的左部并以能与第一着墨辊调节压力的方式固定安装;第三连接辊接触在第一串墨辊的左下部并安装在第二离合机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能更好的实现印刷墨量和墨色的均匀性。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inking system for commercial rotary offset pr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ayout structure of a inking system of a commercial rotary offset press, which comprises an inking device, a water supply device and a connecting device. The ink conveying device includes the ink supply, ink and ink parts; the ink supply section includes the top left ink, the ink roll, and the ink transfer roller,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plate roller; the ink section includes the first to third ink rolls; the inking part includes the first to the fifth ink rolls and the first to third series of the ink rolls; the water supply is included in the lower left of the plate roller. A bucket, a bucket roll, a metering roll, a water roller, and a water roller; the connecting device includes the first to third connecting rollers; the first connecting roll contacts the left upper left of the water series roller and is installed on the first clutch mechanism; the second connection roll contacts the left of the first ink roll and is fixed to the first ink roller to adjust the pressure. Three the connecting roller contacts the lower left part of the first series of ink rollers and is mounted on the second clutch mechanism. The arrangement of the ink path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can achieve better printing ink content and uniformity of ink col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
技术介绍
胶印机的输墨装置是把墨斗中存储的油墨依照墨斗辊→传墨辊→匀墨辊→串墨辊→着墨辊的顺序将油墨转移到上述辊列内,将油墨均匀、适量地供给卷绕在印版滚筒外周面的印版上,由印刷部对纸施加印刷。墨路系统是胶印机的重要部分,其结构和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油墨的转移和传递,也是决定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恰当地设计供墨路径,同时还要做好水路设计,以获得更好的印刷效果。现有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大多采用单墨路传墨方式以及水墨分离的方式(见图1),单墨路传墨方式的传墨路径主要是将墨斗10中的油墨从墨斗辊11通过单一的传墨路径依次经传墨辊12、第一匀墨辊21、第二匀墨辊22、第一串墨辊31、下匀墨辊22’直接传给第一着墨辊41;第一着墨辊41上的油墨大部分传递给印版滚筒20,之后第一着墨辊41再将一小部分油墨继续依次传递给第二串墨辊32、第三匀墨辊至第五匀墨辊23~25、第三串墨辊=33、第二着墨辊42和第三着墨辊43,第二着墨辊42和第三着墨辊43可实现对印版滚筒20补充极少量的油墨和匀墨。水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包括输墨装置和供水装置,所述输墨装置包括供墨部、着墨部及匀墨部,所述供水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左下方的水斗及位于水斗上部的水斗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墨路系统还包括连接装置;所述供墨部包括设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左上方的盛有油墨的墨斗、位于墨斗右部的墨斗辊和接触在墨斗辊的右下部的传墨辊;所述着墨部包括自左至右地接触在印版滚筒的上部的第一着墨辊至第三着墨辊;所述匀墨部包括第一匀墨辊至第五匀墨辊和第一串墨辊至第三串墨辊;所述第一匀墨辊接触在所述传墨辊的左下部;所述第一串墨辊接触在第一匀墨辊的下部;所述第二匀墨辊接触在第一串墨辊的右上部;所述第二串墨辊分别接触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包括输墨装置和供水装置,所述输墨装置包括供墨部、着墨部及匀墨部,所述供水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左下方的水斗及位于水斗上部的水斗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墨路系统还包括连接装置;所述供墨部包括设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左上方的盛有油墨的墨斗、位于墨斗右部的墨斗辊和接触在墨斗辊的右下部的传墨辊;所述着墨部包括自左至右地接触在印版滚筒的上部的第一着墨辊至第三着墨辊;所述匀墨部包括第一匀墨辊至第五匀墨辊和第一串墨辊至第三串墨辊;所述第一匀墨辊接触在所述传墨辊的左下部;所述第一串墨辊接触在第一匀墨辊的下部;所述第二匀墨辊接触在第一串墨辊的右上部;所述第二串墨辊分别接触在第二匀墨辊的右下部和第一着墨辊的右上部;所述第三匀墨辊接触在第二串墨辊的右上部;所述第四匀墨辊分别接触在第三匀墨辊的右上部和第五匀墨辊的左上部,第三串墨辊分别接触在第五匀墨辊的下部、第二着墨辊的右部和第三着墨辊的左上部;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含有计量辊、串水辊和着水辊的水路辊列;其中,所述计量辊接触在水斗辊的上部;所述串水辊接触在计量辊的右部;所述着水辊分别接触在串水辊的右下部和印版滚筒的左下部;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辊至第三连接辊;所述第一连接辊接触在所述串水辊的左上部;所述第二连接辊接触在所述第一着墨辊的左部并以能与所述第一着墨辊调节压力的方式固定安装在胶印机的墙板上;所述第三连接辊接触在所述第一串墨辊的左下部;所述第一连接辊和第三连接辊一一对应地安装在第一离合机构和第二离合机构上,以实现与第二连接辊的离合;当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分离,第三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分离状态时,实现水墨分离模式,此时第一连接辊位于水路辊列中;当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分离,第三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合压状态时,实现水墨分离模式,第一串墨辊、第二匀墨辊、第二串墨辊、第一着墨辊、第二连接辊、第三连接辊之间构成“O”形环形墨路排列,此时第一连接辊位于水路辊列中;当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合压,第三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分离状态时,实现水墨连接模式;当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合压,第三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处于合压状态时,实现水墨共上模式,所述着水辊为水墨共上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墨辊安装在间歇传墨机构上,以实现与墨斗辊和第一匀墨辊之间间歇地接触传墨;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代伦万云飞彭勇
申请(专利权)人: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