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黏液体3D打印的数控供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237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黏液体3D打印的数控供料系统,包括:储料罐I、储料罐II,所述储料罐I下侧设有高黏液体供料泵I、储料罐II下侧设有高黏液体供料泵II,所述高黏液体供料泵I下端通过混料管I连接于混合料筒、高黏液体供料泵II下端通过混料管II连接于混合料筒,所述高黏液体供料泵I、高黏液体供料泵II连接于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两种高黏液体材料打印前的精确配比问题并全程自动化进行控制;系统的实现了打印材料的计量传送、配料控制、配方管理;使用高黏度转子泵为供料提供动力,控制供料速度;根据不同的材料自动调整泵体内齿轮间隙,使供料更平稳,振动小,噪音低。

A numerical control feeding system for 3D printing of high viscosity liqui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umerical control feeding system for high viscosity liquid 3D printing, including a storage tank I and a storage tank II. The lower side of the storag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high viscous liquid feed pump I and a high viscous liquid feed pump II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storage tank II,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high viscous liquid feed pump is connected to a mixture tube and a high viscosity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I. The lower end of the liquid feed pump II is connected to the mixing cylinder through the mixing pipe II, and the high viscosity liquid feed pump I and the high viscosity liquid feed pump II are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solved the accurate matching problem of two kinds of high viscosity liquid materials before printing and automatic control. The system realizes the metering transmission, proportioning control and formula manage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s, and uses a high viscosity rotor pump to provide power to feed feed, control feed speed, and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pump bod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aterials. The clearance of the inner gear makes the feeding more stable, the vibration is small and the noise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高黏液体3D打印的数控供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3D打印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黏液体3D打印的数控供料系统。
技术介绍
3D打印技术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并在20世纪80年代得以发展和推广。3D打印是科技融合体模型中最新的高“维度”的体现之一,19世纪末,美国研究出了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术,随后产生了打印技术的3D打印核心制造思想。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3D打印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3D打印技术已经初步形成了成功的商用模式。如在消费电子业、航空业和汽车制造业等领域,3D打印技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率生产小批量的定制部件,完成复杂而精细的造型。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3D打印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多所高校开展了3D打印技术的自主研发,目前,国产3D打印机在打印精度、打印速度、打印尺寸和软件支持等方面和欧美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服务领域,东部发达城市已普遍有企业应用3D打印设备开展了商业化的快速成型服务,其服务范围涉及到模具制作、样品制作、辅助设计、文物复原等多个领域。传统制造技术是“减材制造技术”,3D打印则是“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的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具有加工成本低、生产周期短、节省材料等明显优势,从航空、动力装备到医疗、体育、影视等诸多领域,均可大显身手。有专家认为,3D打印作为一项颠覆性的制造技术,谁能够最大程度地研发、应用,就意味着掌握了制造业乃至工业发展的主动权。由于3D打印工艺发展还不完善,特别是对快速成型软件技术的研究还不成熟,目前快速成型零件的精度及表面质量大多不能满足工程直接使用,不能作为功能性部件,只能做原型使用。3D打印技术是指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叠加,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三维实体的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性应用技术,3D打印综合了数字建模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化学等诸多方面的前沿技术知识,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3D打印机是3D打印的核心装备。它是集机械、控制及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的复杂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高精度机械系统、数控系统、喷射系统和成型环境等子系统组成。此外,新型打印材料、打印工艺、设计与控制软件等也是3D打印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D打印技术要进一步扩展其产业应用空间,目前仍面临着多方面的瓶颈和挑战:一是成本方面,现有3D打印机造价仍普遍较为昂贵,给其进一步普及应用带来了困难。二是打印材料方面,目前3D打印的成型材料多采用化学聚合物,选择的局限性较大,成型品的物理特性较差,而且安全方面也存在一定隐患。三是精度、速度和效率方面,目前3D打印成品的精度还不尽人意,打印效率还远不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求,而且受打印机工作原理的限制,打印精度与速度之间存在严重冲突。四是产业环境方面,3D打印技术的普及将使产品更容易被复制和扩散,制造业面对的盗版风险大增,现有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难以适应产业未来发展的需求。总之,从中长期看来3D打印产业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2015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出台为我国发展智能制造掀开了新篇章。同年8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专题讲座中再次强调“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与3D打印”,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国家非常关注3D打印产业的发展。3D打印作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当中的重点布局内容,为加速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业强国的梦想必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目前现有高黏液体3D打印供料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两种材料的混合配比不能精确自动控制,需提前按配比算好比重分别装入两个储料罐中,由卸料阀手动给料,这种方式影响配比精度和打印效率,高黏液体流向下一道混合工序的动力只是依靠流体自身重力,如果液体黏稠度较高,压力会明显不足,最终会影响打印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黏液体3D打印的数控供料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适用于高黏液体3D打印的数控供料系统,包括:储料罐I、储料罐II,所述储料罐I下侧设有高黏液体供料泵I、储料罐II下侧设有高黏液体供料泵II,所述高黏液体供料泵I下端通过混料管I连接于混合料筒、高黏液体供料泵II下端通过混料管II连接于混合料筒,所述高黏液体供料泵I、高黏液体供料泵II连接于控制器。所述储料罐I下侧设有卸料阀I、储料罐II下侧设有卸料阀II。所述卸料阀I下侧设有计量装置I、卸料阀II下侧设有计量装置II。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解决了两种高黏液体材料打印前的精确配比问题并全程自动化进行控制;系统的实现了打印材料的计量传送、配料控制、配方管理;使用高黏度转子泵为供料提供动力,控制供料速度;根据不同的材料自动调整泵体内齿轮间隙,使供料更平稳,振动小,噪音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高黏液体3D打印的数控供料系统,包括:储料罐I1、储料罐II2,所述储料罐I1下侧设有高黏液体供料泵I7、储料罐II2下侧设有高黏液体供料泵II8,所述高黏液体供料泵I7下端通过混料管I9连接于混合料筒、高黏液体供料泵II8下端通过混料管II10连接于混合料筒,所述高黏液体供料泵I7、高黏液体供料泵II8连接于控制器11。所述储料罐I1下侧设有卸料阀I8、储料罐II2下侧设有卸料阀II7。所述卸料阀I8下侧设有计量装置I10、卸料阀II7下侧设有计量装置II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控制系统可以预设高黏液体材料类型、混合配比值,供料泵供料速度等参数,参数设置好后开启打印,信号传递给卸料阀中的传感器中,储料罐1和储料罐2对应的卸料阀1和卸料阀2开关自动打开,高黏液体材料流入计量装置,计量装置根据预设的配比值自动调节阀门大小,并对两种高黏液体进行精确计量称重。计量称重结束后,材料在自身重力和供料泵的吸附力下流向供料泵。由于高黏液体流动阻力大,供料泵需要具有较大的自吸力,供料泵可以根据材料不同的黏度自动调整电机转速,以提供合适的自吸力。使供料能平稳均匀。材料在供料泵的推动下具有了一定的压力,经由出料口方向流向下一道工序进行混合。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适用于高黏液体3D打印的数控供料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黏液体3D打印的数控供料系统,包括:储料罐I、储料罐II,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I下侧设有高黏液体供料泵I、储料罐II下侧设有高黏液体供料泵II,所述高黏液体供料泵I下端通过混料管I连接于混合料筒、高黏液体供料泵II下端通过混料管II连接于混合料筒,所述高黏液体供料泵I、高黏液体供料泵II连接于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黏液体3D打印的数控供料系统,包括:储料罐I、储料罐II,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I下侧设有高黏液体供料泵I、储料罐II下侧设有高黏液体供料泵II,所述高黏液体供料泵I下端通过混料管I连接于混合料筒、高黏液体供料泵II下端通过混料管II连接于混合料筒,所述高黏液体供料泵I、高黏液体供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