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向管铣端面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212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导向管铣端面夹具,包括底板、立板、定位组件、气缸以及用于驱动定位组件移动的拉杆组件;所述立板和气缸均设置于底板上,立板垂直于底板设置,气缸的活塞杆垂直于立板设置且指向远离与立板一侧,定位组件设置于立板和气缸之间,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Ⅰ、定位块Ⅱ、聚氨酯挡块和垫块,所述定位块Ⅰ和定位块Ⅱ相对设置,定位块Ⅰ固定连接立板,定位块Ⅱ固定连接拉杆组件,本装置具有夹紧方便,装卸工件方便,且一次可装夹若干工件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向管铣端面夹具
本技术属于夹具
,具体涉及一种导向管铣端面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大量数控化加工设备应用和专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进行,使得现有的工装夹具不断创新与改进,摒弃以往的高耗能、高耗材、高劳动强度和低效率的工装夹具,积极的寻找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方式,节约人力物力的新工装夹具。我公司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与生产实际结合,加速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率化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导向管铣端面夹具,本装置具有夹紧方便,装卸工件方便,且一次可装夹若干工件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向管铣端面夹具,包括底板、立板、定位组件、气缸以及用于驱动定位组件移动的拉杆组件;所述立板和气缸均设置于底板上,立板垂直于底板设置,气缸的活塞杆垂直于立板设置且指向远离与立板一侧,定位组件设置于立板和气缸之间,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Ⅰ、定位块Ⅱ、聚氨酯挡块和垫块,所述定位块Ⅰ和定位块Ⅱ相对设置,定位块Ⅰ固定连接立板,定位块Ⅱ固定连接拉杆组件,拉杆组件包括两根拉杆、拉板和直线轴承,两根拉杆对称设置在气缸两侧,两根拉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拉板,另一端均连接定位块Ⅱ,拉杆的杆体滑动设置在直线轴承内,所述拉板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杆端,在定位块Ⅰ和定位块Ⅱ的相对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竖直设置的弧形凹槽,垫块设置在定位块Ⅰ和定位块Ⅱ下方的底板上端,聚氨酯挡块设置于定位块Ⅰ和定位块Ⅱ之间并垂直于垫块上端面。作为本技术导向管铣端面夹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板与定位块Ⅰ之间通过定位销Ⅱ定位,并通过螺钉Ⅱ连接。作为本技术导向管铣端面夹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板和气缸活塞杆通过双头螺柱和螺母Ⅰ连接在一起。作为本技术导向管铣端面夹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有益效果本技术根据设备及零件的实际工序情况,设计专用气动夹具,在具体设计中,应用人性化、模块化设计思路,充分考虑夹具的通用性、互换性和舒适性,仅需更换定位块就能加工多个品种。本技术导向管铣端面液压夹具克服了原有夹具的弊端,在保证零件精度的前提下,结构简单,夹紧方便,省时省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夹具夹紧方便,装卸工件方便,且一次可装夹若干工件。气动夹紧,不需频繁手动拧紧。通过气缸活塞杆夹紧、松开零件,省时省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传统加工方法每次加工1件,每件用时1min。新的工装夹具使用后每次装夹38件,共用时5min,生产效率提高7.6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导向管铣端面夹具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导向管铣端面夹具的俯视图;图中标记:1、底板,2、定位销Ⅰ,3、立板,4、定位块Ⅰ,5、垫块,6、聚氨酯挡块,7、定位块Ⅱ,8、直线轴承,9、螺钉Ⅰ,10、气缸,11、拉板,12、螺母Ⅰ,13、双头螺柱,14、定位销Ⅱ,15、螺钉Ⅱ,16、拉杆,17、螺母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向管铣端面夹具,包括底板1、立板3、定位组件、气缸10以及用于驱动定位组件移动的拉杆组件;所述立板3和气缸10均设置于底板1上,立板3垂直于底板1设置,气缸10的活塞杆垂直于立板3设置且指向远离与立板3一侧,定位组件设置于立板3和气缸10之间,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Ⅰ4、定位块Ⅱ7、聚氨酯挡块6和垫块5,所述定位块Ⅰ4和定位块Ⅱ7相对设置,定位块Ⅰ4固定连接立板3,定位块Ⅱ7固定连接拉杆组件,拉杆组件包括两根拉杆16、拉板11和直线轴承8,两根拉杆16对称设置在气缸10两侧,两根拉杆1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拉板11,另一端均连接定位块Ⅱ7,拉杆16的杆体滑动设置在直线轴承8内,所述拉板11固定连接气缸10的活塞杆端,在定位块Ⅰ4和定位块Ⅱ7的相对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竖直设置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垫块5设置在定位块Ⅰ4和定位块Ⅱ7下方的底板1上端,聚氨酯挡块6设置于定位块Ⅰ4和定位块Ⅱ7之间并垂直于垫块5上端面。该夹具由17部分组成,其中底板1与铣床工作台连接。立板3通过螺栓、定位销Ⅰ2与底板1连接。定位销Ⅱ14对定位块Ⅰ4与立板3定位,然后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Ⅱ15将定位块Ⅰ4与立板3螺纹连接在一起,垫块5放置在底板1上,聚氨酯挡块6放置在垫块5上,定位块Ⅱ7与拉杆16螺纹连接,螺母Ⅱ17将拉杆16锁紧在拉板11上。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Ⅰ9把直线轴承8安装在机床上,其中拉杆16与直线轴承8做滑动运动,直线轴承8起导向作用。通过双头螺柱13、螺母Ⅰ12将拉板11与气缸10的活塞杆连接在一起。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垫块5的高度保证被加工工件高度尺寸,且垫块5可在底板1上自由滑动,聚氨酯挡块6在垫块5上自由滑动。2、定位块Ⅰ4和定位块Ⅱ7的弧形凹槽与导向管外径配合。3、因定位块Ⅰ4和定位块Ⅱ7弧形凹槽尺寸与导向管外径均存在误差,通过聚氨酯挡块6保证每个导向管均处于压紧状态,且起到防止加工过程中导向管转动的作用。4、若加工其他规格导向管,只需更换定位块Ⅰ4和定位块Ⅱ7即可。本技术夹具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导向管依次放入定位块Ⅰ4和定位块Ⅱ7的弧形凹槽槽内,启动气动阀,气缸10带动拉板11使拉杆16沿直线轴承8推动定位块Ⅱ7向外运动夹紧导向管,启动数控铣床,开始依次加工各导向管端面。待加工完成后,气缸10松开,带动定位块Ⅱ7向后移动,松开导向管,将导向管另一待加工端面朝上,启动气动阀,夹紧导向管,启动数控铣床,依次加工各导向管端面。加工完成后,气缸10松开,即可取下导向管,然后再装夹下一批导向管。整个工作过程如此循环进行。本技术的夹具克服了原有夹具的弊端,在保证零件精度的前提下,结构简单,夹紧方便,省时省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导向管铣端面夹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向管铣端面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立板(3)、定位组件、气缸(10)以及用于驱动定位组件移动的拉杆组件;所述立板(3)和气缸(10)均设置于底板(1)上,立板(3)垂直于底板(1)设置,气缸(10)的活塞杆垂直于立板(3)设置且指向远离与立板(3)一侧,定位组件设置于立板(3)和气缸(10)之间,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Ⅰ(4)、定位块Ⅱ(7)、聚氨酯挡块(6)和垫块(5),所述定位块Ⅰ(4)和定位块Ⅱ(7)相对设置,定位块Ⅰ(4)固定连接立板(3),定位块Ⅱ(7)固定连接拉杆组件,拉杆组件包括两根拉杆(16)、拉板(11)和直线轴承(8),两根拉杆(16)对称设置在气缸(10)两侧,两根拉杆(1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拉板(11),另一端均连接定位块Ⅱ(7),拉杆(16)的杆体滑动设置在直线轴承(8)内,所述拉板(11)固定连接气缸(10)的活塞杆端,在定位块Ⅰ(4)和定位块Ⅱ(7)的相对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竖直设置的弧形凹槽,垫块(5)设置在定位块Ⅰ(4)和定位块Ⅱ(7)下方的底板(1)上端,聚氨酯挡块(6)设置于定位块Ⅰ(4)和定位块Ⅱ(7)之间并垂直于垫块(5)上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向管铣端面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立板(3)、定位组件、气缸(10)以及用于驱动定位组件移动的拉杆组件;所述立板(3)和气缸(10)均设置于底板(1)上,立板(3)垂直于底板(1)设置,气缸(10)的活塞杆垂直于立板(3)设置且指向远离与立板(3)一侧,定位组件设置于立板(3)和气缸(10)之间,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Ⅰ(4)、定位块Ⅱ(7)、聚氨酯挡块(6)和垫块(5),所述定位块Ⅰ(4)和定位块Ⅱ(7)相对设置,定位块Ⅰ(4)固定连接立板(3),定位块Ⅱ(7)固定连接拉杆组件,拉杆组件包括两根拉杆(16)、拉板(11)和直线轴承(8),两根拉杆(16)对称设置在气缸(10)两侧,两根拉杆(1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拉板(11),另一端均连接定位块Ⅱ(7),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海永张浩李庆玲徐阳阳黄俊龙郑利丹刘沛杨露李品梁东杰张磊左旭龙周建喜潘天林韩利张鹏超张俊华曹善江吴鹏赵世启张永得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