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元件以及过滤器元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202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元件整体的小型化及降低制造成本而不会损害外观品质和过滤性能的过滤器元件及该过滤器元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过滤器元件(50)可拆卸地安装在过滤器外壳(10)内的元件收纳空间(11)内,将元件收纳空间(11)分成与流入路(22)相连通的流入空间(11A)和与流出路(23)相连通的流出空间(11B)两部分,进行流体的过滤;所述过滤器元件(50)具备被弯折成波纹状且整体为近似圆筒形的过滤介质(70)、设置在过滤介质(70)的圆筒轴向各端部的上下端板(90)、(95)、以及缠绕在过滤介质(70)外周的无纺布(80);无纺布(80)热熔接于过滤介质(70)外周侧的山折部(71),以维持山折部(71)之间的间隔。

Filter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ilter ele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ilter element and a method of making the filter element and the filter element that can realize the miniaturization of the component as a whole and reduce the manufacturing cost without damaging the appearance quality and filtering performance. The filter element (50)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etachably installed in the element receiving space (11) within the filter case (10), dividing the element receiving space (11) into an inflow space (11A) connected to an inflow path (22) and an outflow space (11B) two that is connected to the outflow (23), and filtering the fluid; the filter element (50) is provided with the filter element (50). A wavy and approximately cylindrical filter medium (70), an upper and lower end plate (90), (95), and a non-woven fabric (80) wrapped around the filter medium (70) at each end of the cylinder axial end of the filter medium (70); the nonwoven fabric (80) is hot-melt in the mountain fold part (71) on the peripheral side of the filter medium (70) to maintain the mountain break (71). The inter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器元件以及过滤器元件的制造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05月16日、申请号为201310181193.0、专利技术名称为“过滤器元件以及过滤器元件的制造方法”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过滤器外壳中、对流体进行过滤的过滤器元件、以及该过滤器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过滤水、燃料、油、空气等流体的过滤装置已被公众所知,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产业领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过滤装置一般在形成有元件收纳空间的过滤器外壳内安装有可拆卸的过滤器元件。例如,如图11所示,这种过滤器元件550A具备:将片状的滤纸以一定幅度进行压褶成形为波纹状而成的圆筒状过滤介质570、维持过滤介质570的内周侧的内筒560、以及安装在过滤介质570的上下各端部的端板590、595,流体从过滤介质570的外侧流向内侧,进行流体的过滤。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4-13620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近年来,如图12所示,为保持过滤介质570的褶间距(有效过滤面积),提出了通过在过滤介质570的外周涂覆热熔胶带H而构成的过滤器元件550B。此外,如图13所示,提出了在过滤介质570的外周涂覆热熔胶带H的基础上,通过在过滤介质570的外周缠绕由纸或聚酯等形成的片状覆盖物(也被称为“保护装置”)580而构成的过滤器元件550C。在此类过滤器元件550B、550C中,通过利用热熔胶带H将过滤介质570外周侧的弯折部(山折部)之间维持在一定宽度,防止弯折部之间的密接,确保过滤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利用覆盖物580来保护该元件的最外周,能够防止过滤介质570受损,同时在覆盖物580的表面印刷包括文字、标识等一定信息,提升元件的商品价值。但是,在上述结构的过滤器元件中,存在以下问题:涂覆在过滤介质570上的热熔胶带H的厚度使元件外径增大,从而导致元件整体大型化,并且制造成本也随之增加。此外,由于必须要形成用于使待过滤的流体流通的贯通孔581,所以印刷于覆盖物580表面的文字等会缺失,损害元件的外观品质。鉴于此类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元件整体的小型化及降低制造成本而不会损害外观品质和过滤性能的过滤器元件、和该过滤器元件的制造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器元件可拆卸地安装于过滤器外壳内部的元件收纳空间内,该过滤器外壳形成有连通元件收纳空间与外部的流入路及流出路,过滤器元件将元件收纳空间分为与流入路连通的流入空间和与流出路连通的流出空间两部分,使流体从流入空间流向流出空间,进行流体的过滤;所述过滤器元件还具备被弯折成波纹状、整体形成为近似圆筒形的过滤介质、设置于过滤介质的圆筒轴向的各端部的端板、以及缠绕在过滤介质的外周的无纺布;无纺布被热熔接于过滤介质的外周侧的弯折部,以维持弯折部之间的间隔。在上述的专利技术中,优选在无纺布表面印刷有包括文字、记号及图形中的至少一种的信息。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器元件的制造方法为:上述过滤器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在使阻燃性片材位于加热无纺布的加热单元与该无纺布的外周面之间的状态下,通过加热单元来加热无纺布,使其热熔接于过滤介质的弯折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器元件,由于使无纺布熔接在过滤介质的外周侧的弯折部而保持弯折部之间一定的间隔,因此,即使在使用中被供给的流体的压力作用于过滤介质,过滤介质的弯折部也不会发生部分密接等而变形,能够长期确保正常的过滤作用,并且由于不需要热熔胶等用于防止密接的带状物,因此能够实现元件整体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另外,由于采用无纺布作为保护过滤介质的覆盖物,能够确保过滤介质对流体的透气性及透液性,而不用形成透气或透液的贯通孔,因此即使在无纺布的表面印刷文字或标识等信息,也不会使该文字等出现缺失而损及外观,能够进一步提高过滤器元件的商品价值。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器元件的制造方法,由于在加热单元与无纺布之间加有阻燃性片材,可防止加热单元直接与无纺布接触,因此不会产生通过加热单元熔融的无纺布粘贴于加热单元表面、在无纺布上产生孔洞等的不良情况,能够制造高品质的过滤器元件。附图说明图1为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元件的燃料过滤器的侧视图(部分剖面图);图2为上述燃料过滤器的侧面剖视图;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元件,图3中的(a)为侧视图,图3中的(b)为俯视剖视图;图4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元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元件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加热装置的立体图;图6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元件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加热装置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7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元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8为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元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9为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元件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加热装置的立体图;图10为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元件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加热装置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1表示现有技术的过滤器元件的标准品,图11中的(a)为侧视图,图11中的(b)为俯视剖视图;图12表示现有技术的过滤器元件的防密接品,图12中的(a)为侧视图,图12中的(b)为俯视剖视图;图13表示现有技术的过滤器元件的防密接、覆盖物缠绕品,图13中的(a)为侧视图,图13中的(b)为俯视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燃料过滤器10过滤器外壳11元件收纳空间11A流入空间11B流出空间20外壳上半部22流入路23流出路30外壳下半部50过滤器元件60内筒70过滤介质71山折部(外周侧弯折部)72谷折部73褶部80无纺布覆盖物(无纺布)90上端板95下端板100加热装置112加热部(加热单元)122加热部(加热单元)200加热装置212加热部(加热单元)300加热装置312加热部(加热单元)400加热装置412加热部(加热单元)S阻燃性片材X熔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及图2表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器元件的燃料过滤器,首先,参照这些附图对燃料过滤器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燃料过滤器1的主体由具备元件收纳空间11的过滤器外壳10、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元件收纳空间11内的过滤器元件50构成。过滤器外壳10由下方开口的有底圆筒状的外壳上半部20、以及上方开口的有底圆筒状的外壳下半部30构成。该外壳半部20、30通过使形成于外壳上半部20的侧壁部的内周面的内螺纹21、与形成于外壳下半部30的侧壁部的外周面的外螺纹31螺纹结合而可拆卸地结合。在外壳上半部20与外壳下半部30相结合的部分安装有环状的密封圈35,使得燃料不会从元件收纳空间11漏出至外部。在外壳上半部20形成有连通外部(例如燃料槽)与元件收纳空间11的流入路22、以及连通外部(例如燃料泵)与元件收纳空间11的流出路23。在外壳上半部20的流出路23的周围形成有延伸至元件收纳空间11内的圆筒状的管部24。另外,在外壳上半部20形成有作为用于抽取滞留在元件收纳空间11内的空气的抽气孔的螺孔,在该螺孔内拧入可手动开闭的抽气塞25。外壳下半部30在其底部以上下轴为中心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呈放射状并上下延伸的加强筋32。多个加强筋32各自的上表面呈水平状,在安装于过滤器外壳10时,形成用于承载过滤器元件50的承载部33。外壳下半部30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过滤器元件以及过滤器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器元件,其特征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过滤器外壳内部的元件收纳空间内,所述过滤器外壳形成有连通所述元件收纳空间与外部的流入路及流出路,所述过滤器元件将所述元件收纳空间分为与所述流入路连通的流入空间和与所述流出路连通的流出空间两部分,使流体从所述流入空间流向所述流出空间,进行流体的过滤;所述过滤器元件具备:过滤介质,其被弯折成波纹状,并且整体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端板,其设置于所述过滤介质的圆筒轴向的各端部;以及无纺布,其缠绕在所述过滤介质的外周;所述无纺布被热熔接于所述过滤介质的外周侧的所述弯折部,以维持所述弯折部之间的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5.18 JP 2012-1142531.一种过滤器元件,其特征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过滤器外壳内部的元件收纳空间内,所述过滤器外壳形成有连通所述元件收纳空间与外部的流入路及流出路,所述过滤器元件将所述元件收纳空间分为与所述流入路连通的流入空间和与所述流出路连通的流出空间两部分,使流体从所述流入空间流向所述流出空间,进行流体的过滤;所述过滤器元件具备:过滤介质,其被弯折成波纹状,并且整体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端板,其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山庆二
申请(专利权)人:和兴滤清器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