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文夫专利>正文

蚕茧(或蚕丝)血污、黄斑去除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2003 阅读:6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蚕茧(或蚕丝)的血污、黄斑去除方法,血污或黄斑蚕茧或蚕丝在合适的条件下,经浸水、水解、水洗等工序,在保证蚕丝强度、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彻底去除污染物,使之能缫出正品丝,使产值提高3~6倍。从浸水液和水解液中,还可回收十余种氨基酸。且方法简单,适于丝厂,蚕茧收购部门或丝绸公司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将血污或黄斑的等外蚕茧(或蚕丝)去除污染物变成正品蚕茧(或蚕丝)的方法。蚕茧在生产、储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将少部份蚕蛹压坏,蛹的体液渗出在蚕茧上,形成血污。蚕吐丝前最后的排泄物也有可能掉在它下面先(或正在)做茧的蚕茧上,形成黄斑,这些污染物将茧中的丝与丝之间相互粘结,使之不能用于缫丝,只能生产价值低得多的长吐和滞头。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在保证蚕丝的强度,性能不受任何影响的前提下,用温和的办法,将茧上的污物,彻底除掉,使其能缫出与普通蚕茧一样的正品(好)丝。为了实现去除污物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第一步,将血茧和黄斑茧进行分选。第二步,浸水,将血污黄蚕茧(或丝)在下列溶液中浸泡10~40h,该溶液内含2~10%的中性盐,0~0.1%的CHCl3和0.01~0.29%的18>HLB>13的表面活性剂,其中,中性盐包括NaCl,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稀酯、烷酚基聚氧乙烯醚,脂肪醇硫酸纳或其他13>HLB<16的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三步捞出蚕茧(或蚕丝)水洗一至二次。第四步酶水解,将经水洗的茧(或丝)在温度为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蚕茧(或蚕丝)血污黄斑去除法,其特征是:将血污黄斑蚕茧(或蚕丝)依次经浸水、第一次水洗,酶水解,酸水解第二次水洗等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夫
申请(专利权)人:孙文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