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蚕茧(或蚕丝)的血污、黄斑去除方法,血污或黄斑蚕茧或蚕丝在合适的条件下,经浸水、水解、水洗等工序,在保证蚕丝强度、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彻底去除污染物,使之能缫出正品丝,使产值提高3~6倍。从浸水液和水解液中,还可回收十余种氨基酸。且方法简单,适于丝厂,蚕茧收购部门或丝绸公司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将血污或黄斑的等外蚕茧(或蚕丝)去除污染物变成正品蚕茧(或蚕丝)的方法。蚕茧在生产、储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将少部份蚕蛹压坏,蛹的体液渗出在蚕茧上,形成血污。蚕吐丝前最后的排泄物也有可能掉在它下面先(或正在)做茧的蚕茧上,形成黄斑,这些污染物将茧中的丝与丝之间相互粘结,使之不能用于缫丝,只能生产价值低得多的长吐和滞头。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在保证蚕丝的强度,性能不受任何影响的前提下,用温和的办法,将茧上的污物,彻底除掉,使其能缫出与普通蚕茧一样的正品(好)丝。为了实现去除污物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第一步,将血茧和黄斑茧进行分选。第二步,浸水,将血污黄蚕茧(或丝)在下列溶液中浸泡10~40h,该溶液内含2~10%的中性盐,0~0.1%的CHCl3和0.01~0.29%的18>HLB>13的表面活性剂,其中,中性盐包括NaCl,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稀酯、烷酚基聚氧乙烯醚,脂肪醇硫酸纳或其他13>HLB<16的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三步捞出蚕茧(或蚕丝)水洗一至二次。第四步酶水解,将经水洗的茧(或丝)在温度为30~50℃,浓度为10~120单位/ml的蛋白酶、10~60g/l的中性盐和0.01~0.3%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水解2~50h。第五步,将经酶水解过的蚕茧(或蚕丝)在含酸量为0~15ml/l的水溶液中,水解2~48小时,酸的种类可以是CnH2n+1COOH(n为0、1、2)、羟基乙酸、CHmCl3-mCOOH(m为0、1、2、3)硫酸、盐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第六步水洗至PH6~7。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第一步分选血茧和黄斑茧,以便分别处理。第二步配制成下列浓度的水溶液2~10%的NaCl、0~3%的CHCl3,0.5%的壬酚基聚氧乙烯酯,将血污蚕茧在该溶液中浸泡10~30h。第三步用清水冲洗1~2次,第四步再将这批蚕茧放入温度度30~40℃含20~30g/l的NaCl和10~115单位/ml的蛋白酶水溶液中浸泡8~18h。第五步在搅伴下,按每升水溶液加入H2SO4,5~10ml,水解6~40h,第六步,捞出蚕茧水洗至PH6~7.0,即可按常规缫丝。实施例2,第一步,分选血茧和黄斑茧,以便分别处理。第二步配制下列浓度的水溶液3~5%的Na2SO4、0.07%的CHCl3、0.10%的酯肪醇硫酸钠,搅匀,将黄茧子在里面浸泡15~20h,第三步捞出水洗一至二次。第四步配制下列水溶液,10~112单位/ml蛋白酶,30g/l的Na2SO4,调温至34~36℃,将经上述处理的黄茧在该溶液里浸泡5~10h。第五步向该溶液里加入羟基乙酸7ml/l搅匀,10~18h后,捞出蚕茧第六步,水洗至PH6.5~7,这时茧子的黄斑已除,可照常规缫丝。实施例3,将有黄色的蚕丝放入3~5%的NaCl和0.1%的平平加的水溶液内浸泡6~40h取出,水洗1~2次,再将它放入5~9万单位/l蛋白酶和3~5%的Na2SO4溶液中于35~40℃恒温40h,取出出洗1~2次,即为正品丝。浸水液和水解液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如ASP、Asn、Cyz、Glu、Gly、His、Leu、Lys、Ser、Tnr、Tyr、Val……可用调PI或离子交换柱亦或盐析法加以回收和提纯。权利要求1.一种蚕茧(或蚕丝)血污黄斑去除法,其特征是将血污黄斑蚕茧(或蚕丝)依次经浸水、第一次水洗,酶水解,酸水解,第二次水洗等工序。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水液,其特征为该液中含2~10%的中性盐、0~0.1%的CHCl3和18>HLB>13,用量为0.01~0.2%的任何种类表面活性剂,其中,中性盐包括NaCl,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3.按权利要求1所述第一次水洗要求为洗掉浸水液。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水解,其特征在于每升水溶液内含蛋白酶1~12万单位,中性盐1~60g,并在30~50℃恒温浸泡2~48h。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水解,其特征在于每升水溶液含酸0~15ml,酸的种类可以是CnH2n+1COOH(n为0、1、2),羟基乙酸,CHmCl3-mCOOH(m为0、1、2、3)硫酸、盐酸……中的一种或多种,酸水解时间为2~48h。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二次水洗,其特征是用水洗至PH6~7。7.浸水液和水解液中的氨基酸,可用调PI法,离子交换法或盐析法加以回收和提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蚕茧(或蚕丝)的血污、黄斑去除方法,血污或黄斑蚕茧或蚕丝在合适的条件下,经浸水、水解、水洗等工序,在保证蚕丝强度、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彻底去除污染物,使之能缫出正品丝,使产值提高3~6倍。从浸水液和水解液中,还可回收十余种氨基酸。且方法简单,适于丝厂,蚕茧收购部门或丝绸公司推广应用。文档编号D01B7/00GK1065691SQ9110717公开日1992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孙文夫 申请人:孙文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蚕茧(或蚕丝)血污黄斑去除法,其特征是:将血污黄斑蚕茧(或蚕丝)依次经浸水、第一次水洗,酶水解,酸水解第二次水洗等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夫,
申请(专利权)人:孙文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