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红霞专利>正文

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1869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构成:肾藤:50g、桑寄生:30g、地瓜藤:40g、泡参:40g、疙瘩:30、居山:30g、黄芪:40g、党参:40g。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治疗胃下垂、抽筋、肾痛、关节痛、尾锥痛。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extensive curative effec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extensive curative effect,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kidney rattan: 50g, parasitic fungus: 30g, Radix Galba: 40g, soaking ginseng: 40g, pimple: 30, 30g, Astragalus: 40g, Codonopsis: 40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 widely used Chinese medicine is that it can treat gastric ptosis, cramps, kidney pain, arthralgia and tail p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胃下垂、抽筋、肾痛、关节痛、尾锥痛的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
技术介绍
目前,胃下垂、抽筋、肾痛、关节痛、尾锥痛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然而,对于上述胃下垂、抽筋、肾痛、关节痛、尾锥痛的药物,都很难有对症的药物,西医只能治标,但不能治本,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治疗胃下垂、抽筋、肾痛、关节痛、尾锥痛的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胃下垂、抽筋、肾痛、关节痛、尾锥痛的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构成:双肾藤:50g、桑寄生:30g、地瓜藤:40g、泡参:40g、蛇疙瘩:30、山药:30g、黄芪:40g、党参:40g。具体实施方式双肾藤:别名:马蹄、羊蹄藤、羊蹄甲、猪腰藤、马鞍藤、鹰爪风、缺月藤、燕尾藤、夜关门。功效分类:收涩药;性味归经:苦,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涩,无毒。”入肾、大肠二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用于防治痢疾,睾丸肿痛,阴囊湿疹。《四川中药志》治膀胱疝气,睾丸肿痛,肾囊风痒。《中华本草》主治咳嗽咯血,吐血,便血,遗尿,尿频,白带,子宫脱垂,痢疾,痹痛,疝气,睾丸肿痛,湿疹,疮疖肿痛。《中国本草彩色图鉴》根、幼枝用于氙气,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吐血,咳血,大肠出血,遗精,睾丸肿痛,肾囊风痒。根皮用于腰痛劳损。全株用于消肿利水,止呕吐,亦防急性细菌性痢疾。用法用量:①《全国中草药汇编》1~2两(30-60克)。②《中华本草》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可用至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在本专利技术中起温肾壮阳的作用。桑寄生:祛风湿药别名:桑上寄生、寄生草、寄生树、冰粉树;药用部位:带叶茎枝,药材性状:本品茎枝呈圆柱形,长3~4cm,直径0.2~lcm;表面红褐色或灰褐色,具细纵纹,并有多数细小凸起的棕色皮孔,嫩枝有的可见棕褐色茸毛;质坚硬,断面不整齐,皮部红棕色,木部色较浅。叶多卷曲,具短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长3~8cm,宽2~5cm;表面黄褐色,幼叶被细茸毛,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革质。无臭,味涩。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性味归经:平;苦、甘;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浸酒或捣汁饮。在本专利技术中起补肾的作用。地瓜藤:清热利湿,清肺止咳,祛风除湿,利尿消肿,活血调经,健胃消食。治风热咳嗽,痢疾,水肿,黄疸,风湿疼痛,痔疮出血,经闭,带下,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在本专利技术中起治疗胃下垂的作用。泡参:又名:南沙参,白沙参,苦心,识美,虎须,白参,志取,文虎,文希,羊婆奶,沙参,铃儿参,桔参,山沙参,沙獭子;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祛痰止咳。治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喉痛。①《本经》: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②《别录》:疗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补中。③《药性论》:能去皮肌浮风,疝气下坠,治常欲眠,养肝气,宣五脏风气。④《日华子本草》:补虚,止惊烦,益心肺,并(治)一切恶疮疥癣及身痒,排脓消肿毒。⑤《纲目》:清肺火,治久咳肺瘘。⑥《玉楸药解》:清肺气,生肾水,涤心胸烦热,凉头目郁蒸,治瘰疬斑疹,鼻疮喉痹,疡疮热痛,胸膈燥渴,溲便红涩,膀胱癃闭。⑦《饮片新参》:清肺养阴,治虚劳咳呛痰血。⑧《中国药植图鉴》:降低血压。用法用量:内服:熬汤,9~15g;或入丸、散。在本专利技术中起提气的作用。蛇疙瘩:别名:红姜、野黄姜、岩陀、毛头寒、半边伞、紫姜、大红袍、岩七、红升麻(云南)。性味归经:苦、微甘、涩,平。功能主治:消炎止痢,调经止痛,止血。用于肠炎,菌痢,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疼痛,骨折,跌打瘀血肿痛。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研末,每服1钱,酒吞服。在本专利技术中起开食道的作用。山药:即薯蓣,别名怀山药、淮山药、土薯、山薯、山芋、玉延。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可以吃。单子叶植物,10属650种,广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有薯蓣属Dioscorea1属,约80种。原产山西平遥、介休,现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的江西各省区。在本专利技术中起健脾的作用。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等的根。蒙古黄芪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沟旁或疏林下,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新疆、本期等地,在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有栽培;膜荚黄芪生于向阳山坡或灌边缘,或见于河边沙质地。播种后1至7年采收,气温高、土质较差的地区生长1至2年即可采收。于9至11月或春季冬芽萌动前采挖,深刨以防折断根,切下芦头,抖净泥土,晒至半干,堆积1至2日再晒,直至晒干为止,剪去侧根及须根,扎成小捆。内蒙古黄芪根呈圆柱形,上粗下细,少有分枝,长20至60厘米,直径1至3厘米。表面淡黄棕色,有明显的皱纹及横切长皮孔。质硬而韧,断面纤维状,略带粉性。气特异,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2.膜荚黄芪根与蒙古黄芪的根相似。以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绵、断面色黄白、粉性足、味甜者为佳。在本专利技术中起补中气的作用。党参: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4变种。中药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根。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在本专利技术中起气血双补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人现年70岁,体重165斤,脱肛、脚肚痛,以上痛症都有,30多年都吃此药,别人10人以上也用过,都有疗效。本专利技术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治疗胃下垂、抽筋、肾痛、关节痛、尾锥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构成:双肾藤:50g、桑寄生:30g、地瓜藤:40g、泡参:40g、蛇疙瘩:30、山药:30g、黄芪:40g、党参:40g。虽然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构成:肾藤:50g、桑寄生:30 g、地瓜藤:40g、泡参:40 g、蛇疙瘩:30、居山:30 g、黄芪:40 g、党参:40 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构成:肾藤:50g、桑寄生:30g、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吴红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