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176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釜本体,所述釜本体内设置有能够均匀放料的布料装置,所述布料装置包括布料管,所述布料管顶部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布料管朝向釜本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布料孔,多个所述布料孔均匀分布在布料管上,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将布料装置稳固在釜本体内的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靠近釜本体的顶部设置了布料装置,通过布料装置,使物料能够更加均匀的添加到反应过程中,从而使反应更充分,成品质量更高,生产效率更高效。

A reaction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ction kettle, including an autoclave body,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cloth device that can be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the body. The cloth device includes a cloth tube, and the top of the cloth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feeding tube. The cloth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loth holes on one side of the bottom of the body of the kettle, and a plurality of materials, Kong Jun, are provided. The reacting kettle is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cloth tube, and the reaction kettle also includes a fixed component that holds the cloth device firmly in the autoclave. By setting a cloth device near the top of the autoclav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enables the material to be more evenly added to the reaction process by the cloth device, so that the reaction is more fully and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more quality. High productivity is more effic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的
,具体的说,是指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化工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目前,传统使用的化工反应釜,尤其是在中和反应过程中,反应往往不能完全反应,造成成品率下降,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应釜,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在中和反应过程中,反应往往不能完全反应,造成成品率下降,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釜本体,所述釜本体内设置有能够均匀加料的布料装置,所述布料装置包括布料管,所述布料管顶部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布料管朝向釜本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布料孔,多个所述布料孔均匀分布在布料管上,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将布料装置稳固在釜本体内的固定组件。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一端与釜本体内壁连接,固定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卡箍带,所述卡箍带的末端设置有紧固件。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还包括釜盖,所述釜盖上还设有能够收纳布料管的卡具,所述卡具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与釜盖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夹体a和夹体b,所述夹体a和夹体b延竖直方向对称安装,所述夹体a和夹体b相对面均设置为曲面,所述曲面上还设有安装齿,所述布料管外表面上还设有与安装齿匹配的安装槽。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布料管上还设有支环,所述釜盖上还设有吊环和收纳盘,所述支环、吊环和收纳盘之间通过链轮连接,所述反应釜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收纳盘连接。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布料管为一圆管,所述布料管与反应釜内壁之间的间距为20cm。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布料管为螺旋式上升的圆管,所述布料管与釜盖之间的间距为50cm。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釜盖的顶部还设置拉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靠近釜本体的顶部设置了布料装置,通过布料装置,使物料能够更加均匀的添加到反应过程中,从而使反应更充分,成品质量更高,生产效率更高效;(2)本技术通过长期的试验得到,当布料管与反应釜内壁之间的间距为20cm,各个布料孔之间的间距为5cm,且布料管与釜盖之间的间距为50cm时,反应更充分,布料管的稳定性更好,成品率最高;(3)本技术通过设置卡具,该卡具能够更好的收纳布料管,使釜本体清洗更加方便;(4)本技术通过在布料管上设置支环,以及在釜盖上设置吊环和收纳盘,通过链轮连接,并且收纳盘还连接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的带动,从而使布料管能够更加快速、高效的收纳至卡具内。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图1为本技术反应釜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圆形布料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螺旋式上升圆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螺旋式上升圆管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釜盖和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釜盖、布料管和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卡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釜本体,12—釜盖,120—卡具,121—安装座,122—夹体a,123—夹体b,124—曲面,125—安装齿,126—拉环,20—布料装置,21—布料管,22—布料孔,30—固定组件,31—固定支架,32—卡箍带,33—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反应釜,如图1~8所示,包括釜本体11,所述釜本体11内设置有能够均匀加料的布料装置20,所述布料装置20包括布料管21,所述布料管21顶部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布料管21朝向釜本体1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布料孔22,多个所述布料孔22均匀分布在布料管21上,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将布料装置20稳固在釜本体11内的固定组件30。工作原理:在化工反应过程中,往往需要向反应釜内添加物料,进而使物料参与化学反应,尤其是中和反应的过程中,通常是需要在反应的过程中滴加酸或者是碱,但是目前的反应釜,通常加酸或者是加碱都是通过一个进料管直接通入反应釜内部,但是这样会使得反应不均匀,从而使得反应不完全,最后严重影响成品质量,以生产磷酸二氢钾为例,在加酸过程中,如果只是用一个进料管将酸通入反应釜内,在中和反应后,得到的成品往往粒度差(20-60目)W/%≤45%,颗粒细,收率低,严重无法满足市场客户需求。本装置主要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通过在反应釜内设置均匀加料的布料装置20,其中布料装置20设置在靠近釜本体11顶部,并且布料装置20上连接有进料管,其中布料装置20主要包括布料管21,并在布料管21上设置多个布料孔22,通过布料孔22将物料均匀的加料在釜本体11内,并且布料孔22是均匀分布在布料管21上,此时优选布料管21与釜本体11之间的间距为20cm,各个布料孔22之间的间距为5cm,布料孔22的孔径为6mm的圆形小孔,并且布料管21与釜盖12之间的间距优选为50cm,这些参数是通过操作人员长期实验的得出,通过均匀布置的布料孔22从而使中和反应更加充分,从而能够得到的产品粒度更均匀,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本装置对布料管21的形状做了更多的限定,优选为一根圆管,通常一根圆管上的布料孔22基本能够满足中和反应的需求;但是如果反应过程中需要的加料的量较大,因此优选为螺旋式上升的圆管,这样可以增多布料孔22,同时使物料更加均匀的滴加到釜本体11内部,参与中和反应。布料装置20通过固定组件30稳固在釜本体11上方。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尤其适用于中和反应,能够均匀加酸或者加碱,均匀加酸或加碱从而提高产品的收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以生产磷酸二氢钾为例,将氢氧化钾通过进料管通入至釜本体11内部,通过进料管将磷酸通过布料管21内,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布酸孔向釜本体11内不断的加酸,从而使釜本体11内的中和反应不断,该加酸方式均匀,能够有效的提高中和反应的效率,从而提高成品质量,通过长期是实验得出,当各个布料孔22之间的间距为5cm,且布料孔22的孔径为6mm的圆形小孔,对生产的磷酸二氢钾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8所示,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固定支架31,所述固定支架31一端与釜本体11内壁连接,固定支架31的另一端设有卡箍带32,所述卡箍带32的末端设置有紧固件33。增加上述技术特征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固定组件30包括固定支架31,通过将固定支架31安装在釜本体11内壁上,并在固定支架31的一端设置了卡箍带32,并将布料管21稳固固定在卡箍带32内,优选固定组件30由4个,分别位于四个方向,固定的效果更好,卡箍好后,再通过紧固件33将卡箍带32进行卡紧,从而使本装置的结构性更完整。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在赘述。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本体(11),所述釜本体(11)内设置有能够均匀加料的布料装置(20),所述布料装置(20)包括布料管(21),所述布料管(21)顶部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布料管(21)朝向釜本体(1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布料孔(22),多个所述布料孔(22)均匀分布在布料管(21)上,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将布料装置(20)稳固在釜本体(11)内的固定组件(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本体(11),所述釜本体(11)内设置有能够均匀加料的布料装置(20),所述布料装置(20)包括布料管(21),所述布料管(21)顶部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布料管(21)朝向釜本体(1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布料孔(22),多个所述布料孔(22)均匀分布在布料管(21)上,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将布料装置(20)稳固在釜本体(11)内的固定组件(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固定支架(31),所述固定支架(31)一端与釜本体(11)内壁连接,固定支架(31)的另一端设有卡箍带(32),所述卡箍带(32)的末端设置有紧固件(3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还包括釜盖(12),所述釜盖(12)上还设有能够收纳布料管(21)的卡具(120),所述卡具(120)包括安装座(121),所述安装座(121)的一端与釜盖(12)连接,所述安装座(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达州瓮福蓝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