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解剖型人工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1747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解剖型人工骨,所述的解剖型人工骨包括下部固定体和上部固定体;所述的下部固定体的一端连接在上部固定体上;所述的下部固定体为圆柱形,且下部固定体在使用状态下,下部固定体的轴线与人体肱骨干的轴线相重合;所述的上部固定体上设有肱骨头平面和对应结节间沟的圆柱状凹陷部;所述的对应结节间沟的圆柱状凹陷部设置于上部固定体的侧面;所述的肱骨头平面设有中心定位体。其优点表现在:能够为肱骨近端骨折复位提供参照标志、以量化的角度、高度辅助快速解剖复位、同时填充骨损失、为骨折块提供支撑平台、简化手术过程,能够成为一种新型的医疗器械,在临床推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An anatomical artificial bone for the reduction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natomical artificial bone that assists the reduction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 The anatomical artificial bone includes the lower fixed body and the upper fixed body; one end of the lower fixed body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fixed body; the lower fixed body is cylindrical, and the lower fixed body is fixed under the use state and the lower part is fixed in the lower part. The axis of the body coincides with the axis of the humeral shaft of the human body; the upper fixe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umeral head plane and a cylindrical sag corresponding to the tuberous trench; the cylindrical sag corresponding to the tuberous trench is set on the side of the upper fixed body, and the humeral head is set with a central positioning body. Its advantages are as follows: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marks for the reduction of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 quantitative angle, high speed anatomic reduction, bone loss, support platform for fracture block, simplified operation process, and can be a new kind of medical equipment, which has extensive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promotion of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解剖型人工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解剖型人工骨。
技术介绍
肱骨近端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病例的4-5%,其中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大,超过71%的肱骨近端骨折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趋势将逐渐递增。针对移位明显的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常因复位效果欠佳,导致肩关节功能受限,因此,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包括闭合或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或髓内钉固定、人工肩关节置换等。为保留原始肩关节结构及形态,切开复位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仍是首选的手术方案。但是,在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中,尤其是外翻型骨折,近端松质骨因压缩而易出现骨缺损,肱骨头缺乏足够支撑而塌陷,易造成再次外翻畸形,从而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增高。而锁定钢板联合植骨已被证实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目前临床中使用的植入骨种类较多,各具利弊,尚无统一定论。此外,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本身仍面临一些难点。例如,术中骨折块的复位及解剖角度的恢复多依靠C臂机辅助,但由于医生技术、经验差异,会造成复位效果差异较大;术中依靠克氏针临时固定,有时无法获得有效的固定效果且阻挡钢板放置。再者,现有技术中关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植入骨没有量化的角度,导致复位效果欠佳,内固定效果不确切。中国专利文献CN201420834162.0,申请日20141225,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锁定钢板,公开了一种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锁定钢板,包括头部和本体,所述锁定钢板应用于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所述头部具备三个螺孔,分别第一螺孔、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位于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的中间,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的圆心在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三螺孔的圆心与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的圆心不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本体具备两个螺孔,所述锁定钢板外表面的粗糙度Ra=0.6μm。上述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锁定钢板,为了解决现有锁定钢板螺孔过多的情况,从而降低病人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对锁定钢板螺孔的数目进行优化,同时,调整螺孔的位置,从而使在螺孔减少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较好的固定效果。但是,关于一种为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复位提供参照标志,有助于恢复肱骨头颈干角、后倾角,提高复位的精确性,快速解剖复位,同时填充骨损失,支撑骨折块的技术方案则无相应的公开。综上所述,需要一种为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复位提供参照标志,有助于恢复肱骨头颈干角、后倾角,提高复位的精确性,快速解剖复位,同时填充骨损失,支撑骨折块的肱骨近端解剖型人工骨,而关于这种人工骨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为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复位提供参照标志,有助于恢复肱骨头颈干角、后倾角,提高复位的精确性,快速解剖复位,同时填充骨损失,支撑骨折块的肱骨近端解剖型人工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解剖型人工骨,所述的解剖型人工骨包括下部固定体和上部固定体;所述的下部固定体的一端连接在上部固定体上;所述的下部固定体为圆柱形,且下部固定体在使用状态下,下部固定体的轴线与人体肱骨干的轴线相重合;所述的上部固定体上设有肱骨头平面和圆柱凹陷部;所述的圆柱凹陷部设置上部固定体的侧面;所述圆柱凹陷部为向内凹陷的结构形式,所述的肱骨头平面设有中心定位体。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部固定体的外侧缘高度为34mm或者31mm两种规格。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肱骨头平面为倾斜面,且下部固定体的轴线顺时针旋转至肱骨头平面的夹角为45度。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体外侧缘最高点距下部固定体的轴线的距离为10m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肱骨头平面呈圆形,且肱骨头平面直径为41mm或者38mm两种规格。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圆柱凹陷部的内侧对应于大结节嵴内侧缘,以大结节嵴内侧缘为参照形成辅助复位后倾角,该角度为27度。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辅助复位后倾角的定义标记如下:在俯视方向上,以下部固定体的圆心为原点,通过原点建立横向标记线和纵向标记线,并通过原点向圆柱凹陷部的外侧边缘作连线,该连线顺时针旋转至横向标记线而形成的夹角即为辅助复位后倾角的角度。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中心定位体的形状为半球形。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下部固定体1的直径为15mm。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解剖型人工骨,能够为肱骨近端骨折复位提供参照标志、以量化的角度、高度辅助快速解剖复位、同时填充骨损失、为骨折块提供支撑平台、简化手术过程,能够成为一种新型的医疗器械,在临床推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下部固定体为圆柱形,主要用于将人工骨固定于肱骨干髓腔内,下部固定体的轴线与肱骨干轴线重合,确保人工骨符合解剖位;3、上部固定体的侧面为弧形面,在使用状态下,能够实现将患者的大结节骨折块、小结节骨折块附于该人工骨的侧面进行复位及固定,上部固定体上设有肱骨头平面,肱骨头平面用于患者肱骨头骨折块的复位及固定。这样设计就针对性地实现了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以及肱骨干之间的复位关系,并提供支撑平台,维持复位的稳定性。4、肱骨头平面上设有中心定位体,其作用是对肱骨头的中心定位。5、上部固定体上设有圆柱凹陷部,圆柱凹陷部的功能是:使用状态下,对应人体的结节间沟,符合人体生理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解剖型人工骨在从量化的角度进行复位内固定,充分考虑了男女不同的肱骨生理结构,针对性强;其次,下部固定体的轴线顺时针旋转至肱骨头平面的夹角为45度,辅助复位后倾角6的角度为27°,以上角度均符合肱骨解剖学特征,有助于解剖复位。6、下部固定体1的直径为15mm,该规格适用于大部分患者,可以最大限度填充肱骨干髓腔,使下部固定体中线基本与肱骨干12重合。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解剖型人工骨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解剖型人工骨的主视方向示意图。附图3是图2在B-B方向的示意图。附图4为图2在俯视方向的示意图。附图5为肱骨近端骨折典型“四部分骨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肱骨近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下部固定体2.上部固定体21.圆柱凹陷部22.肱骨头平面23.中心定位体3.原点4.横向标记线5.纵向标记线6.辅助复位后倾角7.轴线8.大结节9.结节间沟10.小结节11.肱骨头12.肱骨干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照图5和图6,图5为肱骨近端骨折典型“四部分骨折”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肱骨近端的结构示意图。由图5可知,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中肱骨干12、大结节8、小结节10、肱骨头11的具体位置分布。由图6可知正常解剖位下,大结节8、小结节10、结节间沟以及肱骨头11之间的位置分布。请参照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解剖型人工骨结构示意图。一种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解剖型人工骨;所述的解剖型人工骨包括下部固定体1和上部固定体2;所述的下部固定体1的一端连接在上部固定体2上;所述的下部固定体1为圆柱形,且下部固定体1在使用状态下,下部固定体1的轴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解剖型人工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解剖型人工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剖型人工骨包括下部固定体和上部固定体;所述的下部固定体的一端连接在上部固定体上;所述的下部固定体为圆柱形,且下部固定体在使用状态下,下部固定体的轴线与人体肱骨干的轴线相重合;所述的上部固定体上设有肱骨头平面和圆柱凹陷部;所述的圆柱凹陷部设置上部固定体的侧面;所述圆柱凹陷部为向内凹陷的结构形式,所述的肱骨头平面设有中心定位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解剖型人工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剖型人工骨包括下部固定体和上部固定体;所述的下部固定体的一端连接在上部固定体上;所述的下部固定体为圆柱形,且下部固定体在使用状态下,下部固定体的轴线与人体肱骨干的轴线相重合;所述的上部固定体上设有肱骨头平面和圆柱凹陷部;所述的圆柱凹陷部设置上部固定体的侧面;所述圆柱凹陷部为向内凹陷的结构形式,所述的肱骨头平面设有中心定位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解剖型人工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固定体的外侧缘高度为34mm或者31mm两种规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解剖型人工骨,其特征在于,所述肱骨头平面为倾斜面,且下部固定体的轴线顺时针旋转至肱骨头平面的夹角为45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解剖型人工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外侧缘最高点距下部固定体的轴线的距离为10mm。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骅陈羿丞沈浩倪斌斌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