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贤松专利>正文

剥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1488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将棉壳与棉花彻底分离的剥棉机。它包括电动机、机架,该机架上部设有料斗,机架侧面设有抛料口,所述机架内还设有棉壳分离器、抛花轮;其中棉壳分离器的进料口接于料斗,而其出料口与一棉壳过道的入口相连接,该棉壳过道的出口则位于抛花叶轮一侧并与抛料口相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工作稳定性好,分离彻底,使用简便,不容易出故障等特点,其棉壳分离器与抛花轮共同作用,可将各种棉桃(包括未完全成熟或水份含量不一的棉桃)中的籽棉彻底分离出来。并且分离后的籽棉不会被打散,基本保持原状。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部件较少,并省去了复杂的棉壳分离传动机构,因而特别适合普通棉农使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棉花加工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将棉壳与棉花彻底分 离的剥棉机。 背荣技术传统的剥棉手段一直是采用手工方式。手工剥棉通过双手将籽棉从棉桃 中剥离下来,虽然棉花剥的较为干净,但效率极低。为此,人们设计了许多剥棉机械,来提高剥棉效率。如申请号为200420041594. 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 一种棉壳分离机,它由棉壳分离传动机构、二次净棉机构及纯籽棉送出机构 组成;其分离速度具称是人工剥棉速度的百倍,排壳除杂效率达98%以上。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机器对花、壳的分离一般都不很彻底;尤其是"择 桃",对于未完全成熟或水份含量不一的棉桃不能进行有效的分离。另一方面, 很多现已公开的剥棉机械,其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一般棉农买不起,也用 不好,最终影响其在棉花加工中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剥棉机,以解决现有技术棉壳分离设备对棉 桃分离不彻底、不干净,工作不稳定、复杂、易出故障等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电动机、 机架,该机架上部设有料斗,机架侧面设有抛料口,所述机架内还设有棉壳 分离器、抛花轮;其中棉壳分离器的进料口接于料斗,而其出料口与一棉壳 过道的入口相连接,该棉壳过道的出口则位于抛花叶轮一侧并与抛料口相对。作为优选,所述棉壳分离器由圆筒形固滚和套设在圆筒形固滚内的剥花 叶轮构成,其固滚的内壁上还轴向固设有若干个长条形剥齿。作为优选,所述抛花轮由转轴和以轴对称方式设置在该转轴上的若干个 抛花叶板构成,所述抛花叶板的表面均匀地排列有风孔。作为优选,所述棉壳过道包括压縮板、导板,所述压縮板的一端与出料口下沿相接,而另一端则折转至抛花叶轮的顶部;所述导板的一端与出料口 上沿相接,该导板的另一端折转并延伸至抛花叶轮的側部。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侧面还设有排屑口。作为优选,所述排屑口相对的导板上设有栅栏。作为优选,所述导板由上、下导板构成,所述上导板一端与出料口上沿 相接,另一端与排屑口的上沿相接;所述下导板一端与排屑口的下沿相接, 另一端则延伸至抛花叶轮的侧部。作为优选,所述排屑口上设有栅栏。因此,本技术具有工作稳定性好,分离彻底,使用简便,不容易出 故障等特点,其棉壳分离器与抛花轮共同作用,可将各种棉桃(包括未完全成熟或水份含量不一的棉桃)中的籽棉彻底分离出来。并且分离后的籽棉不 会被打散,基本保持原状。另外,由于本技术采用的部件较少,并省去 了复杂的棉壳分离传动机构,因而特别适合普通棉农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 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透视图3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方式的工作状态示意图4是本技术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由机架1、料 斗4、棉壳分离器3、棉壳过道9、抛花轮7、电动机12等构成。其中,机架 1的顶部设有料斗4,在机架1的一側面上设有抛料口 2,而机架1的另一側 面设有一排屑口 11。在机架l内,至上而下的设有棉壳分离器3、抛花轮7。棉壳分离器3主 要由圆筒形固滚3a和剥花叶轮3c构成。其中剥花叶轮3c由转轴和以轴对 称方式焊接在转轴上的六片剥叶构成,上述剥花叶轮3c可套设在固滚3a内 旋转。在固滚3a的内壁上轴向对称的焊接(铆接)有若干个长条形剥齿3b。 该剥齿主要是对棉桃16产生冲击作用,随着剥叶1的旋转以及旋转产生的气 流作用,棉桃16在固滚的内壁上移动时会不断的受到剥齿冲击力和摩擦力的 作用,而最终彻底分离成籽棉15和棉壳14 (其工作状态参见图3)。固滚3a上还设有进料口 5和出料口 6;其中进料口 5接于料斗4,出料口 6则与棉壳过道9的入口相连接,棉壳过道9的出口则位于抛花叶轮7的一側 并与机架1侧面的抛料口 2相对。图2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透视图。结合图2可知,棉壳 过道9主要由压縮板8、导板10组成,压縮板8的一端与棉壳分离器的出料 口 6下沿相接,而另一端则折转近180度后延伸至抛花叶轮7的顶部;导板 10的一端与棉壳分离器的出料口 6上沿相接,其另一端折转并延伸至抛花叶 轮7的侧部靠上位置。在导板10正对排屑口 11的位置上设有一栅栏13,该 栅栏可让小叶屑从此排出。抛花轮7由转轴和以轴对称方式设置在该转轴上的6个抛花叶板7a构成, 其抛花叶板7a的表面均匀地排列有很多风孔7b。由图3进一步可知,当抛花 轮在旋转时,气流从其抛花叶板的风孔流过,就能产生很稳定的气流,使棉 壳和籽棉一起落下棉壳和籽棉较稳定的附在抛花叶板上;当此抛花叶板转至 顶端,受抛花叶板离心力和抛力的作用,同时经压縮板的挤压和变向,棉壳 14和籽棉15就会顺着流道抛出抛料口;其中,重量较轻的棉壳14抛的最远, 而籽棉15因较重而抛的较近,从而达到彻底分离棉壳14和籽棉15的目的。图3是本技术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排屑口上设有栅 栏13,其导板由上、下导板10a、 10b构成,所述上导板10a—端与出料口6 上沿相接,另一端与排屑口的上沿相接;所述下导板10b—端与排屑口 ll的 下沿相接,另一端则延伸至抛花叶轮的側部。其余同于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权利要求1. 一种剥棉机,包括电动机、机架,该机架上部设有料斗,机架侧面设有抛料口,其特征是在所述机架内还设有棉壳分离器、抛花轮;其中棉壳分离器的进料口接于料斗,而其出料口与一棉壳过道的入口相连接,该棉壳过道的出口则位于抛花叶轮一侧并与抛料口相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棉机,其特征是在所述棉壳分离器由圆筒形 固滚和套设在圆筒形固滚内的剥花叶轮构成,其固滚的内壁上还轴向固设有若干个长条形剥齿。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棉机,其特征是在所述抛花轮由转轴和以轴 对称方式设置在该转轴上的若干个抛花叶板构成,所述抛花叶板的表面均匀 地排列有风孔。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棉机,其特征是在所述棉壳过道包括压縮板、 导板,所述压縮板的一端与出料口下沿相接,而另一端则折转至抛花叶轮的 顶部;所述导板的一端与出料口上沿相接,该导板的另一端折转并延伸至抛 花叶轮的侧部。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棉机,其特征是在所述机架侧面还设有排屑□。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剥棉机,其特征是在所述排屑口相对的导板 上设有栅栏。7.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剥棉机,其特征是在所述导板由上、下导 板构成,所述上导板一端与出料口上沿相接,另一端与排屑口的上沿相接; 所述下导板一端与排屑口的下沿相接,另一端则延伸至抛花叶轮的侧部。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剥棉机,其特征是在所述排屑口上设有栅栏。专利摘要一种将棉壳与棉花彻底分离的剥棉机。它包括电动机、机架,该机架上部设有料斗,机架侧面设有抛料口,所述机架内还设有棉壳分离器、抛花轮;其中棉壳分离器的进料口接于料斗,而其出料口与一棉壳过道的入口相连接,该棉壳过道的出口则位于抛花叶轮一侧并与抛料口相对。本技术具有工作稳定性好,分离彻底,使用简便,不容易出故障等特点,其棉壳分离器与抛花轮共同作用,可将各种棉桃(包括未完全成熟或水份含量不一的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剥棉机,包括电动机、机架,该机架上部设有料斗,机架侧面设有抛料口,其特征是在所述机架内还设有棉壳分离器、抛花轮;其中棉壳分离器的进料口接于料斗,而其出料口与一棉壳过道的入口相连接,该棉壳过道的出口则位于抛花叶轮一侧并与抛料口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贤松
申请(专利权)人:刘贤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