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瑜专利>正文

热气流蚕茧干燥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116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气流蚕茧干燥柜,其特征在于柜体壁由板材与隔热材料组成,柜体的烘干室由数层相互隔断的烘区构成,每个烘区顶部为矩形送风箱,其下平面设有热风喷孔,烘区底部为上平面设有排气孔的排气箱,排气箱与排气主管相连,排气主管侧面设有抽风管与送风机引风道相通。(*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从固体材料中消除液体的干燥设备,特别是一种热气流蚕茧干燥柜。目前的热风干燥蚕茧设备结构是砖混结构的长方形或方形中空干燥室,室内两侧壁装有热风管网,热气流从管道上开设的风孔平行喷出,烘干室顶部有不同数量的排气孔道。待干燥的鲜蚕茧载车送入烘干室,热风通过茧车两侧的管道喷孔平行吹向茧体,杀死蚕蛹,烘除自由水分,并由顶部的孔道排出干燥室,完成干燥作业。这种烘干设备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是平行送风的方式使茧粒之间感受的风量、风速、温度均匀度低,蚕茧间干燥均匀度和干燥质量差异大。第二是一部份热气流未经充分利用即排出干燥室,导致干燥设备热效率低,能耗大。第三目前的热气流蚕茧干燥设备必须与烘房同时修建或烘房基本峻工后才能修建,建造周期长,也不利于工厂化生产,设备的规格、性能很难一致,同时这种设备不易搬动迁移,机动性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茧粒间干燥质量均匀一致,热效率高,能耗低,便于工厂化生产,机动性好的热气流蚕茧干燥柜。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设计一方形或长方形干燥柜体,柜体壁由板材制成的内壁、外壁及其间充填的隔热材料层组成,柜体上设有柜门,柜体内设有数个平行排列的烘干室,烘干室设计为数层相互隔断的烘区,每个烘区的上顶部设一矩形送风箱,送风箱下平面设有热风喷孔,烘区的底部为一矩形排气箱,排气箱上平面设有排气孔,烘区的中部空间设有载物架。送风箱通过与送风管相连而与主送风管相通,主送风管与热风炉相连,排气箱与排气主管相通,排气主管一侧设有抽气管与送风机引风道相通。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柜体的内外壁所使用的板材是合金薄板或薄钢板或镀锌板或纤维板任何一种,抽、送风管道及风箱最好使用镀锌薄板制成为矩形体。柜体内外壁间使用的隔热材料为玻纤棉或泡沫石棉板。每个烘区的上层载物架上设有辅助送风管。排气箱上平面近排气主管端的排气孔孔径和密度小于远排气管端的孔径和密度,最好是呈梯度增加。附图及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烘干室的送风管网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送风管网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排气管网俯视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设计一方形或矩形烘柜体1,柜体的外壁与内壁用合金薄板、薄钢板、镀锌板、纤维板中的一种或两种板材制成,内、外壁间充填一层玻纤棉或泡沫石棉板,柜体上设有方便装卸茧料的柜门2,干燥柜体1内设有1-4个平行排列的烘干室,根据需要烘干室可增加。如图2所示,烘干室为数层(最好不超过8层)用隔板17相互隔断的烘区10结构,每个烘区10的顶部为一矩形送风箱12,如图3所示,送风箱12下平面上设有向下开口的热风喷孔18,烘区底部为一矩形排气箱15,如图4所示,排孔气箱上平面设有排气孔19,近主排气管的抽气孔孔径和密度小于远排气端的孔径和密度,最好是呈梯度增大。烘区的中部空间设有载物架13,载物架为二层时,上层载物架下设有辅助送风管14,其下平面设有向下开口的热风喷孔,送风箱一端与送风支管16相连接,送风支管与立管11相连接,立管与送风分管6相连接,送风分管与送风主管5相连接,送风主管5与热风炉8的炉腔相连接,使炉腔热气流通过各种送风管到达送风箱。辅助送风管14一端与支风管16相连接。排气箱一端与排气主管3相连接,排气主管3的高度以不低于3米为好,排气主管3一侧设有支抽风管4,支抽风管与主抽风管7相连接,主抽风管与送风机9的引风道连接,送风管道和抽风管道以矩形为最佳,以便于安装连接。使用时,送风机将所产生的高压气流送入热风炉加热成高压热气流,再通过送风管网的送风主管,送风分管,送风立管将热气流输入烘干室的支风管,再进入送风箱,热气流通过送风箱和辅助风管下平面热风喷孔吹向搁置在载物架上的干燥物料,被干燥的物料经过加热后其所含的水分汽化蒸发成湿热气流,该气流经排气箱上平面的排气孔进入排气主管,进入排气主管的气流一部分排入大气中,一部分由送风机抽引使其通过支抽风管和主抽风管,送风机的引风道而进入热风炉再次加热利用。如此循环不断,直至完成干燥作业。由于本技术改变了目前广泛使用的平行气流干燥为垂直气流(下降气流)干燥;换气方式由现行的集中换气为分烘区换气,废气流程由上升改为下降,这就有效地保证了全部热气流按规定的流程,穿过茧体,汽化、蒸发水分,再按规定的流程吸入抽气管排出干燥室外。从而防止了使用平行气流时一部分热风介质未经吸湿或未充分吸湿就排出烘干室外以及被干燥物料不能均匀接触干热介质,造成热能损失,影响干燥均匀和干燥效益。由于本技术下降气流比较缓和,防止了使用平行气流或上升气流时,被干燥物面向气流的一面和背向气流的一面干燥速率差异过大,干燥斑严重,同时面向气流一面的茧层容易失水过干而背向气流一面的茧层长期处在湿热环境中,使茧层丝胶热变性过度,降低解舒的弊端。本技术便于工厂化生产,既可保证规格,质量和性能统一,又便于折卸安装,安装时间比现有装置少一个月以上。本技术经实际使用检测,每吨鲜茧的耗标煤量由现行设备的0.3吨,降低为0.18吨,节煤40%,本技术每平方米日烘茧量比现行设备高出1.1倍,每立方米日烘茧量高出2倍,干茧均匀率提高3个百分点,干茧解舒率也提高3个百分点。本技术除用于蚕茧干燥外,也可用于其他需干燥的物料干燥,效果也很好。权利要求1.一种热气流蚕茧干燥柜,由柜体、送气管网、排气管网、柜门及载物架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柜体壁由板材制成内壁、外壁及其间充填有隔热材料层的三层结构体,柜体壁(1)上设有柜门(2),柜体内设有1-4个平行排列的烘干室,烘干室为数层用隔离板(11)相互隔的烘区构成,每个烘区上顶部设一矩形送风箱(12),送风箱下平面设有热风喷孔,烘区的底部为一矩形排气箱(15),排气箱上平面设有排气孔(19),送风箱与送风管相连,送风管与热风炉(8)相连,排气箱与排气主管(3)相连,排气主管一侧设有抽气管与送风机(9)的引风道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热气流蚕茧干燥柜,其特征在于板材为合金薄板或薄钢板或镀锌板或纤维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热气流蚕茧干燥柜,其特征在于上层载物架上设有下平面带热风口喷孔的辅助送风管(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热气流蚕茧干燥柜,其特征在于排气箱上平面近排气主管端的排气孔孔径和分布密度小于远排气管端的孔径和密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气流蚕茧干燥柜,其特征在于柜体壁由板材与隔热材料组成,柜体的烘干室由数层相互隔断的烘区构成,每个烘区顶部为矩形送风箱,其下平面设有热风喷孔,烘区底部为上平面设有排气孔的排气箱,排气箱与排气主管相连,排气主管侧面设有抽风管与送风机引风道相通。文档编号D01B7/00GK2170311SQ93239220公开日1994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1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1日专利技术者蔡瑜, 王思其, 赵才勇, 覃国治, 王玲玉 申请人:蔡瑜, 王思其, 王玲玉, 赵才勇, 覃国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气流蚕茧干燥柜,由柜体、送气管网、排气管网、柜门及载物架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柜体壁由板材制成内壁、外壁及其间充填有隔热材料层的三层结构体,柜体壁(1)上设有柜门(2),柜体内设有1-4个平行排列的烘干室,烘干室为数层用隔离板(11)相互隔的烘区构成,每个烘区上顶部设一矩形送风箱(12),送风箱下平面设有热风喷孔,烘区的底部为一矩形排气箱(15),排气箱上平面设有排气孔(19),送风箱与送风管相连,送风管与热风炉(8)相连,排气箱与排气主管(3)相连,排气主管一侧设有抽气管与送风机(9)的引风道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瑜王思其赵才勇覃国治王玲玉
申请(专利权)人:蔡瑜王思其王玲玉赵才勇覃国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