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电力配电柜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0393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的电力配电柜设备,包括由多组配电机柜组成的配电壳体以及用以与所述配电机柜配合连接的电力元件安装箱,所述配电壳体底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端面四个顶角处固定安装有橡胶脚垫,所述配电机柜右侧端面内设有用以与所述电力元件安装箱配合连接的容放腔,所述配电机柜左侧端面内设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右侧延展末端与所述容放腔相通设置,所述贯穿槽上下两侧的所述配电机柜内壁体内相称设有推顶构件,所述贯穿槽内设有漏网,所述漏网右侧的所述贯穿槽内设有上下延展设置的撑持杆。

An improved power distribution cabinet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mproved power distribution cabinet equipment, including a distribution housing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distribution cabinets and an electric power element installation box connected to the distribution cabinet. The bottom face of the distribution housing is fixed and installed with a bottom plate. The bottom end of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 and installed with rubber feet at four top angles. The right end face of the distribution cabinet is provided with a capacitive chamber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installation box of the electric power element, and the left end face of the distribution cabinet is provided with a penetrating slot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and the right extension end of the cross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pacitive chamber, and the distribution cabinet is described across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trough. The inner wall body is proportionate to a pushing top member, and a penetrating net is arranged in the penetration groove, and a supporting rod is arranged in the penetration groov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leakage 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的电力配电柜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型的电力配电柜设备。
技术介绍
配电柜对于电力系统尤为重要,所以配电柜的安全是配电设备的重点,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护配电柜内的设备和电路,防止外界的破坏,现有技术中的配电柜大多数为密封式的结构,这导致配电柜在高负荷运行或天气炎热,或周围温度较高时,配电柜散热较差,导致配电柜内的设备和电路发生故障,导致财产损失,现有技术中的配电柜散热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机房内的空调,散热能力较差,特别是单个机房内摆放较多的配电柜时,散热无法满足使用需要,因此,急需一种能实现自动控制散热的电力配电柜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电力配电柜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型的电力配电柜设备,包括由多组配电机柜组成的配电壳体以及用以与所述配电机柜配合连接的电力元件安装箱,所述配电壳体底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端面四个顶角处固定安装有橡胶脚垫,所述配电机柜右侧端面内设有用以与所述电力元件安装箱配合连接的容放腔,所述配电机柜左侧端面内设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右侧延展末端与所述容放腔相通设置,所述贯穿槽上下两侧的所述配电机柜内壁体内相称设有推顶构件,所述贯穿槽内设有漏网,所述漏网右侧的所述贯穿槽内设有上下延展设置的撑持杆,所述推顶构件包括第一滑行腔以及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行腔内的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左侧的所述第一滑行腔内推顶配合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滑行块右侧末端固设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推顶杆,所述推顶杆右侧延展段贯穿所述第一滑行腔右侧的所述配电机柜内壁体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推顶杆右侧延展末端伸进所述容放腔内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容放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推顶板,所述推顶板内部设有与所述贯穿槽相对设置的联槽,上侧的所述第一滑行块底部端面内设有斜形槽,上侧所述第一滑行腔与所述贯穿槽之间的所述配电机柜内壁体内设有驱行腔,所述驱行腔左侧的内壁体内固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右侧端动力连接有伸进所述驱行腔内的第一锥形轮,所述电动机上侧的所述驱行腔左侧内壁内设有向上延展设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顶部延展末端与上侧的所述第一滑行腔相通设置,所述导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导引块,所述导引块底部的所述导向槽内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导引块顶部末端固设有伸进上侧所述第一滑行腔且用以与所述斜形槽推顶滑动配合连接的斜形部,所述第一锥形轮上侧的所述驱行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侧端面与所述导引块右侧底部固定连接的移动滑行块,所述移动滑行块底部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展设置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底部末端固设有第二锥形轮,所述撑持杆内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二锥形轮转动配合连接的驱热构件,所述配电机柜与所述控制柜体之间还设置有装导结构。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上下两侧的所述电力元件安装箱左侧端面上相称固设有凸部,所述电力元件安装箱顶部端面内设有锁腔。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容放腔内顶壁内设有用以与所述锁腔锁固配合连接的电动锁固件。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撑持杆位于所述驱行腔正下方的所述贯穿槽内,所述驱热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撑持杆内的传递腔以及上下延展且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传递腔与所述驱行腔之间的所述配电机柜和所述撑持杆内壁体内的驱行转杆,所述驱行转杆顶部延展末端伸进所述驱行腔内且末端端面内设有花键腔,所述花键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展设置的花键杆,所述花键杆顶部延展末端与所述第二锥形轮底部端固定配合连接,所述传递腔内顶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锥形轮,所述驱行转杆底部延展末端伸进所述传递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锥形轮顶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传递腔右侧内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形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锥形轮,所述第二锥形轮右侧的所述撑持杆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左侧延展末端伸进所述传递腔内且与所述第二锥形轮右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右侧延展末端长出所述撑持杆右侧端面外,长出所述撑持杆右侧端面外的所述第一转杆外表面上周向固设有驱热页。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装导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配电机柜右侧端面内的所述容放腔外周的第一斜形面以及设置在所述电力元件安装箱左侧端面外周的第二斜形面,所述第一斜形面和第二斜形面斜度相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贯穿槽上下两侧的配电机柜内壁体内相称设推顶构件,贯穿槽内设漏网,漏网右侧的贯穿槽内设上下延展设置的撑持杆,推顶构件包括第一滑行腔以及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第一滑行腔内的第一滑行块,第一滑行块左侧的第一滑行腔内推顶配合连接第一弹性件,第一滑行块右侧末端固设向右侧延展设置的推顶杆,推顶杆右侧延展段贯穿第一滑行腔右侧的配电机柜内壁体且滑动配合连接,推顶杆右侧延展末端伸进容放腔内且末端固设与容放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推顶板,推顶板内部设与贯穿槽相对设置的联槽,上侧的第一滑行块底部端面内设斜形槽,上侧第一滑行腔与贯穿槽之间的配电机柜内壁体内设驱行腔,驱行腔左侧的内壁体内固设电动机,电动机右侧端动力连接伸进驱行腔内的第一锥形轮,电动机上侧的驱行腔左侧内壁内设向上延展设的导向槽,导向槽顶部延展末端与上侧的第一滑行腔相通设置,导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导引块,导引块底部的导向槽内设第二弹性件,导引块顶部末端固设伸进上侧第一滑行腔且用以与斜形槽推顶滑动配合连接的斜形部,第一锥形轮上侧的驱行腔内滑动配合连接左侧端面与导引块右侧底部固定连接的移动滑行块,移动滑行块底部转动配合连接向下延展设置的第二转杆,第二转杆底部末端固设第二锥形轮,撑持杆内设用以与第二锥形轮转动配合连接的驱热构件,能实现自动散热的传动以及控制驱动工作,方便后期的拆装和维护工作,减少制作成本,提高散热运行稳定性以及散热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型的电力配电柜设备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配电机柜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配电壳体与电力元件安装箱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型的电力配电柜设备,包括由多组配电机柜6组成的配电壳体5以及用以与所述配电机柜6配合连接的电力元件安装箱7,所述配电壳体5底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底板4,所述底板4底部端面四个顶角处固定安装有橡胶脚垫3,所述配电机柜6右侧端面内设有用以与所述电力元件安装箱7配合连接的容放腔61,所述配电机柜6左侧端面内设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贯穿槽62,所述贯穿槽62右侧延展末端与所述容放腔61相通设置,所述贯穿槽62上下两侧的所述配电机柜6内壁体内相称设有推顶构件,所述贯穿槽62内设有漏网621,所述漏网621右侧的所述贯穿槽62内设有上下延展设置的撑持杆63,所述推顶构件包括第一滑行腔66以及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行腔66内的第一滑行块661,所述第一滑行块661左侧的所述第一滑行腔66内推顶配合连接有第一弹性件662,所述第一滑行块661右侧末端固设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推顶杆663,所述推顶杆663右侧延展段贯穿所述第一滑行腔66右侧的所述配电机柜6内壁体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推顶杆663右侧延展末端伸进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型的电力配电柜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的电力配电柜设备,包括由多组配电机柜组成的配电壳体以及用以与所述配电机柜配合连接的电力元件安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壳体底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端面四个顶角处固定安装有橡胶脚垫,所述配电机柜右侧端面内设有用以与所述电力元件安装箱配合连接的容放腔,所述配电机柜左侧端面内设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右侧延展末端与所述容放腔相通设置,所述贯穿槽上下两侧的所述配电机柜内壁体内相称设有推顶构件,所述贯穿槽内设有漏网,所述漏网右侧的所述贯穿槽内设有上下延展设置的撑持杆,所述推顶构件包括第一滑行腔以及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行腔内的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左侧的所述第一滑行腔内推顶配合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滑行块右侧末端固设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推顶杆,所述推顶杆右侧延展段贯穿所述第一滑行腔右侧的所述配电机柜内壁体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推顶杆右侧延展末端伸进所述容放腔内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容放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推顶板,所述推顶板内部设有与所述贯穿槽相对设置的联槽,上侧的所述第一滑行块底部端面内设有斜形槽,上侧所述第一滑行腔与所述贯穿槽之间的所述配电机柜内壁体内设有驱行腔,所述驱行腔左侧的内壁体内固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右侧端动力连接有伸进所述驱行腔内的第一锥形轮,所述电动机上侧的所述驱行腔左侧内壁内设有向上延展设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顶部延展末端与上侧的所述第一滑行腔相通设置,所述导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导引块,所述导引块底部的所述导向槽内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导引块顶部末端固设有伸进上侧所述第一滑行腔且用以与所述斜形槽推顶滑动配合连接的斜形部,所述第一锥形轮上侧的所述驱行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侧端面与所述导引块右侧底部固定连接的移动滑行块,所述移动滑行块底部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展设置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底部末端固设有第二锥形轮,所述撑持杆内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二锥形轮转动配合连接的驱热构件,所述配电机柜与所述控制柜体之间还设置有装导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的电力配电柜设备,包括由多组配电机柜组成的配电壳体以及用以与所述配电机柜配合连接的电力元件安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壳体底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端面四个顶角处固定安装有橡胶脚垫,所述配电机柜右侧端面内设有用以与所述电力元件安装箱配合连接的容放腔,所述配电机柜左侧端面内设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右侧延展末端与所述容放腔相通设置,所述贯穿槽上下两侧的所述配电机柜内壁体内相称设有推顶构件,所述贯穿槽内设有漏网,所述漏网右侧的所述贯穿槽内设有上下延展设置的撑持杆,所述推顶构件包括第一滑行腔以及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行腔内的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左侧的所述第一滑行腔内推顶配合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滑行块右侧末端固设有向右侧延展设置的推顶杆,所述推顶杆右侧延展段贯穿所述第一滑行腔右侧的所述配电机柜内壁体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推顶杆右侧延展末端伸进所述容放腔内且末端固设有与所述容放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推顶板,所述推顶板内部设有与所述贯穿槽相对设置的联槽,上侧的所述第一滑行块底部端面内设有斜形槽,上侧所述第一滑行腔与所述贯穿槽之间的所述配电机柜内壁体内设有驱行腔,所述驱行腔左侧的内壁体内固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右侧端动力连接有伸进所述驱行腔内的第一锥形轮,所述电动机上侧的所述驱行腔左侧内壁内设有向上延展设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顶部延展末端与上侧的所述第一滑行腔相通设置,所述导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导引块,所述导引块底部的所述导向槽内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导引块顶部末端固设有伸进上侧所述第一滑行腔且用以与所述斜形槽推顶滑动配合连接的斜形部,所述第一锥形轮上侧的所述驱行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侧端面与所述导引块右侧底部固定连接的移动滑行块,所述移动滑行块底部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展设置的第二转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承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冠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