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沫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933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07:16
一种肉沫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座,所述加工座内设有搅匀腔,所述搅匀腔上侧的所述加工座顶部端面内通联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中通过一合页可向上翻起设置有盖板,所述搅匀腔内底壁通联设有向下扩展设置的排送腔,所述排送腔底部扩展末端贯穿所述加工座底部端面,所述排送腔与所述搅匀腔连接处固设有开闭阀,所述搅匀腔左侧的所述加工座内壁体内设有向下扩展设置的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底部扩展末端通联设有左右扩展设置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位于所述排送腔左侧的所述加工座内壁体内,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前端端面内设有贯穿槽,所述第一滑块底部末端设有斜角部。

A processing equipment for meat foam

A meat foam processing device includes a processing seat, a mixing chamber is provided in the processing seat, and an opening is provided in the top end of the machining seat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mixing chamber. The bottom expansion end of the bottom of the feeding cavity is penetrated through the bottom end of the machining base, which is fixed with an opening and closing valve. The inner wall of the machining seat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mix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de chamber arranged downward, and a second sliding cavity with a left and right extens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slide cavity is provided. The second slide cavity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machining seat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discharge cavity. The first slide cavity is slid and connects with a first slide block, and the front end face of the first slide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penetrating slot,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rst slide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oblique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肉沫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肉沫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现如今肉类在烹饪之前经常需要加工成肉沫,传统的一般通过人力使用刀子将肉沫剁碎,这样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以及世界,现有的也有自动搅肉机,搅肉机中的拌料页搅拌方向单一,因此对肉沫的搅拌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肉沫加工设备,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肉沫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座,所述加工座内设有搅匀腔,所述搅匀腔上侧的所述加工座顶部端面内通联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中通过一合页可向上翻起设置有盖板,,所述搅匀腔内底壁通联设有向下扩展设置的排送腔,所述排送腔底部扩展末端贯穿所述加工座底部端面,所述排送腔与所述搅匀腔连接处固设有开闭阀,所述搅匀腔左侧的所述加工座内壁体内设有向下扩展设置的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底部扩展末端通联设有左右扩展设置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位于所述排送腔左侧的所述加工座内壁体内,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前端端面内设有贯穿槽,所述第一滑块底部末端设有斜角部,所述第一滑腔内顶壁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顶压配合连接的弹片,所述贯穿槽内底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滚子,所述第一电滚子顶部末端动力连接有穿入所述贯穿槽内的第一锥边轮,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由第一滑体、固设在所述第一滑体右侧的斜角体以及固设在所述斜角体右侧且向右侧扩展设置的第二滑体组成,所述第二滑体右侧扩展段贯穿所述第二滑腔与所述排送腔之间的所述加工座内壁体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体左侧端面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向左侧扩展设置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左侧扩展末端与第二电滚子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滚子外表面安装于所述排送腔左侧内壁内,且与之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搅匀腔右侧的所述加工座内壁体内设有向后扩展设置的传接腔,所述搅匀腔内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边轮动力配合连接的搅匀元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匀元件包括左右扩展设置在所述搅匀腔内的第一臂杆和第二臂杆,所述第一臂杆左侧扩展段贯穿所述第一滑腔与所述搅匀腔之间的所述加工座的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臂杆左侧扩展末端经所述第一滑腔后穿入所述贯穿槽内且末端固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边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二锥边轮,所述第一臂杆右侧扩展段贯穿所述搅匀腔与所述传接腔之间的所述加工座的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臂杆右侧扩展末端穿入所述传接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齿合轮,所述第二臂杆位于所述第一臂杆后侧的所述搅匀腔内,所述第二臂杆左侧扩展末端与所述搅匀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臂杆右侧扩展段贯穿所述第一臂杆后侧的所述搅匀腔与所述传接腔之间的所述加工座的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臂杆右侧扩展末端穿入所述第一齿合轮后侧的所述传接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齿合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齿合轮,所述第一臂杆与所述第二臂杆外表面周向固设有多个搅匀页。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弹片右侧的所述第一滑腔内顶壁内设有电联槽,所述电联槽相对的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端面固设有用以与所述电联槽配合连接的电联杆,所述电联杆与所述第一电滚子电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加工座内设搅匀腔,搅匀腔上侧的加工座顶部端面内通联设有开口,开口中通过一合页可向上翻起设置有盖板,搅匀腔内底壁通联设向下扩展设置的排送腔,排送腔底部扩展末端贯穿加工座底部端面,排送腔与搅匀腔连接处固设开闭阀,搅匀腔左侧的加工座内壁体内设向下扩展设置的第一滑腔,第一滑腔底部扩展末端通联设左右扩展设置的第二滑腔,第二滑腔位于排送腔左侧的加工座内壁体内,第一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前端端面内设贯穿槽,第一滑块底部末端设斜角部,第一滑腔内顶壁内设与第一滑块顶压配合连接的弹片,贯穿槽内底壁内固设第一电滚子,第一电滚子顶部末端动力连接穿入贯穿槽内的第一锥边轮,第二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由第一滑体、固设在第一滑体右侧的斜角体以及固设在斜角体右侧且向右侧扩展设置的第二滑体组成,第二滑体右侧扩展段贯穿第二滑腔与排送腔之间的加工座内壁体且滑动配合连接,第一滑体左侧端面内螺纹配合连接向左侧扩展设置的螺旋杆,螺旋杆左侧扩展末端与第二电滚子动力配合连接,第二电滚子外表面安装于排送腔左侧内壁内,且与之固定配合连接,搅匀腔右侧的加工座内壁体内设向后扩展设置的传接腔,搅匀腔内设用以与第一锥边轮动力配合连接的搅匀元件,能实现自动控制搅拌工作,提高肉沫的搅拌均匀性以及搅拌效率,能实现自动控制定量排料工作,方便后续包装等工作,提高整体制备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搅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肉沫加工设备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肉沫加工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搅匀元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肉沫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座5,所述加工座5内设有搅匀腔51,所述搅匀腔51上侧的所述加工座5顶部端面内通联设有开口62,所述开口62中通过一合页61可向上翻起设置有盖板6,,所述搅匀腔51内底壁通联设有向下扩展设置的排送腔52,所述排送腔52底部扩展末端贯穿所述加工座5底部端面,所述排送腔52与所述搅匀腔51连接处固设有开闭阀521,所述搅匀腔51左侧的所述加工座5内壁体内设有向下扩展设置的第一滑腔54,所述第一滑腔54底部扩展末端通联设有左右扩展设置的第二滑腔55,所述第二滑腔55位于所述排送腔52左侧的所述加工座5内壁体内,所述第一滑腔54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7,所述第一滑块7前端端面内设有贯穿槽71,所述第一滑块7底部末端设有斜角部76,所述第一滑腔54内顶壁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7顶压配合连接的弹片72,所述贯穿槽71内底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滚子73,所述第一电滚子73顶部末端动力连接有穿入所述贯穿槽71内的第一锥边轮74,所述第二滑腔55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块8,所述第二滑块8由第一滑体81、固设在所述第一滑体81右侧的斜角体82以及固设在所述斜角体82右侧且向右侧扩展设置的第二滑体83组成,所述第二滑体83右侧扩展段贯穿所述第二滑腔55与所述排送腔52之间的所述加工座5内壁体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体81左侧端面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向左侧扩展设置的螺旋杆84,所述螺旋杆84左侧扩展末端与第二电滚子551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滚子551外表面安装于所述排送腔52左侧内壁内,且与之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搅匀腔51右侧的所述加工座5内壁体内设有向后扩展设置的传接腔53,所述搅匀腔51内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边轮74动力配合连接的搅匀元件。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搅匀元件包括左右扩展设置在所述搅匀腔51内的第一臂杆511和第二臂杆512,所述第一臂杆511左侧扩展段贯穿所述第一滑腔54与所述搅匀腔51之间的所述加工座5的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臂杆511左侧扩展末端经所述第一滑腔54后穿入所述贯穿槽71内且末端固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边轮74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二锥边轮75,所述第一臂杆511右侧扩展段贯穿所述搅匀腔51与所述传接腔53之间的所述加工座5的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臂杆511右侧扩展末端穿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肉沫加工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肉沫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座内设有搅匀腔,所述搅匀腔上侧的所述加工座顶部端面内通联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中通过一合页可向上翻起设置有盖板,所述搅匀腔内底壁通联设有向下扩展设置的排送腔,所述排送腔底部扩展末端贯穿所述加工座底部端面,所述排送腔与所述搅匀腔连接处固设有开闭阀,所述搅匀腔左侧的所述加工座内壁体内设有向下扩展设置的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底部扩展末端通联设有左右扩展设置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位于所述排送腔左侧的所述加工座内壁体内,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前端端面内设有贯穿槽,所述第一滑块底部末端设有斜角部,所述第一滑腔内顶壁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顶压配合连接的弹片,所述贯穿槽内底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滚子,所述第一电滚子顶部末端动力连接有穿入所述贯穿槽内的第一锥边轮,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由第一滑体、固设在所述第一滑体右侧的斜角体以及固设在所述斜角体右侧且向右侧扩展设置的第二滑体组成,所述第二滑体右侧扩展段贯穿所述第二滑腔与所述排送腔之间的所述加工座内壁体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体左侧端面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向左侧扩展设置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左侧扩展末端与第二电滚子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滚子外表面安装于所述排送腔左侧内壁内,且与之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搅匀腔右侧的所述加工座内壁体内设有向后扩展设置的传接腔,所述搅匀腔内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边轮动力配合连接的搅匀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沫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座内设有搅匀腔,所述搅匀腔上侧的所述加工座顶部端面内通联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中通过一合页可向上翻起设置有盖板,所述搅匀腔内底壁通联设有向下扩展设置的排送腔,所述排送腔底部扩展末端贯穿所述加工座底部端面,所述排送腔与所述搅匀腔连接处固设有开闭阀,所述搅匀腔左侧的所述加工座内壁体内设有向下扩展设置的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底部扩展末端通联设有左右扩展设置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位于所述排送腔左侧的所述加工座内壁体内,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前端端面内设有贯穿槽,所述第一滑块底部末端设有斜角部,所述第一滑腔内顶壁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顶压配合连接的弹片,所述贯穿槽内底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滚子,所述第一电滚子顶部末端动力连接有穿入所述贯穿槽内的第一锥边轮,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由第一滑体、固设在所述第一滑体右侧的斜角体以及固设在所述斜角体右侧且向右侧扩展设置的第二滑体组成,所述第二滑体右侧扩展段贯穿所述第二滑腔与所述排送腔之间的所述加工座内壁体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体左侧端面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向左侧扩展设置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左侧扩展末端与第二电滚子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滚子外表面安装于所述排送腔左侧内壁内,且与之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搅匀腔右侧的所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得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