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拐角位置的二次线缆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9163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4 0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低线损的二次线缆保护支架,包括安装轴架、转向滚轴、转动辊架;所述安装轴架包括中心转轴、固定挡块、第一插杆、活动挡块;所述转向滚轴包括旋转套筒、环形凹孔、轴承、角度定位孔;所述转动辊架包括转动横臂、线缆辊架、滑动插座、固定纵臂、滚珠底座、滚动纵轴、通孔、扭转弹簧。所述二次线缆保护支架可以提供至少两种不同的安装方式,可以调节线缆辊架距离中心转轴的距离以及扭转弹簧的阻尼。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拐角位置处二次线缆铺设方法和一种墙面位置处二次线缆铺设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拐角位置的二次线缆铺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线缆支架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拐角位置的二次线缆铺设方法。
技术介绍
新建变电站在铺设二次电缆(控制电缆)前,变电站的土建工作应当已经完成,土建的门窗、栏杆等都已装好,变电站的保护屏柜和相关电气设备大都已经进场安装到位;变电站内用于二次电缆铺设的电缆沟槽钢、角铁等电缆支架也已安装就绪,因而,变电站二次电缆在铺设时工作现场环境复杂,加之变电站所需铺设的二次电缆数量多、线路长,因而铺设工作量相对较大。常见的变电站二次电缆铺设时,二次电缆铺设时通常直接在地上拖动进行施工,由于没有相应的辅助铺设装置,拖动施工的二次电缆一方面在拖过变电站的墙角、窗户、栏杆时会对变电站的土建基础造成磨损,另一方面会对新安装的变电站保护屏柜和相关电气设备的外表油漆造成磨损,同时重要的是,二次电缆在与墙角、窗户、栏杆、保护屏柜以及电缆支架相接触的拖动过程中,二次电缆的外绝缘皮自身也会受到损失,而由于二次电缆在拖动过程中外表较脏,若有损伤工作人员也不易发现,从而给变电站投运后带来安全隐患。申请日2015.06.11,申请号201510320960.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二次电缆铺设清洁保护装置,包括安装架、夹持清洁器和组合连接件;安装架包括本体、连接件、连接螺栓、夹持螺杆和夹持块;连接件通过连接螺栓与本体相连接;夹持螺杆设置在连接件上;夹持块与夹持螺栓一端相连接;夹持清洁器包括框架、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拉簧、第二拉簧、第一滚筒刷和第二滚筒刷;第一和第二滚筒刷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螺杆安装在框架上;第一和第二拉簧将第一和第二螺杆相连;使用时,夹持清洁器通过组合连接件与安装架固定连接。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以下问题:安装方式单一,只适用于墙角等拐角位置;夹持清洁器大小和固定角度无法调节,不能满足各种型号的线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次线缆保护支架,可以提供至少两种不同的安装方式;所述二次线缆保护支架可以调节线缆辊架距离中心转轴的距离,使得线缆辊架与中心转轴之间有足够距离可以穿设足够的线缆;所述二次线缆保护支架也可以调节扭转弹簧的阻尼。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拐角位置处二次线缆铺设方法和一种墙面位置处二次线缆铺设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低线损的二次线缆保护支架,包括安装轴架、转向滚轴、转动辊架;所述安装轴架用以套设所述转向滚轴和转动辊架,所述安装轴架包括圆柱形的中心转轴、设在所述中心转轴尾端的固定挡块、设在所述中心转轴前端的第一插杆、可拆卸设在所述第一插杆上的活动挡块,所述第一插杆侧面沿其轴向设有弹簧插孔,所述弹簧插孔内设有弹簧滑柱,所述弹簧滑柱上绕接有第一压簧,所述活动挡块一侧螺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与所述第一压簧一端抵接,所述固定挡块、活动挡块上分别设有第二插杆,所述固定挡块、活动挡块上分别设有扭簧插孔;所述转向滚轴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中心转轴上,所述转向滚轴包括:旋转套筒,横截面为圆环状,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中心转轴上;环形凹孔,设有一对,分别位于所述旋转套筒轴向方向的两端;轴承,设有一对,套设在中心转轴上并分别位于对应的环形凹孔内;角度定位孔,所述旋转套筒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周向均布有角度定位孔;所述转动辊架设有一对,一对转动辊架以中心对称方式套设在所述安装轴架上并分别设在转向滚轴两端,所述转动辊架包括:转动横臂,套设在所述中心转轴上,所述转动横臂上设有与所述角度定位孔配合的角定位螺栓,所述夹臂远离所述转向滚轴的端面还设有长度定位孔;线缆辊架32,包括滑动插座,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转动横臂上,所述滑动插座上设有与所述长度定位孔配合的长定位螺栓;固定纵臂,设在所述滑动插座下端一侧;滚珠底座,垂直设在所述固定纵臂下端,所述滚珠底座上端面设有优弧截面的滚珠滑道,所述滚珠滑道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滑道靠近所述固定纵臂的设有螺纹开孔并螺接有挡止螺栓;滚动纵轴,设在所述滑动插座下端远离所述固定纵臂的侧面,所述滚动纵轴上端设有可转动插设在所述滑动插座下端面的固定轴头,所述滚动纵轴下端设有弹簧插孔,所述弹簧插孔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压缩弹簧、活动轴头,所述弹簧插孔一侧还设有拨动滑孔,所述活动轴头侧面还设有与所述拨动滑孔插接配合的拨动触头,所述活动轴头插设在所述滚珠底座上端面,所述固定轴头、活动轴头轴向对齐实现所述滚动纵轴的自转;穿线孔,由所述滑动插座、固定纵臂、滚珠底座、滚动纵轴围绕成型并用以穿设线缆的通孔;扭转弹簧,套设在所述中心转轴上,一端与转动横臂连接而另一端插设在对应的活动挡块的扭簧插孔内。进一步的,所述芯轴主体沿其周向还设有两只用以容设第二插杆的容纳插槽;再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为推力球轴承或十字交叉滚子轴承。所述推力球轴承或十字交叉滚子轴承可以承受轴向力作用,可以减少旋转套筒与转动横臂之间的摩擦力。一种拐角位置处二次线缆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装配与调节:步骤1.1,套设转向滚轴、转动辊架:取出所述安装轴架并使其以第一插杆向上的姿态放置,然后依次将位于下方的转动辊架、转向滚轴、位于上方的转动辊架、套设在所述中心转轴上,使一对转动辊架的线缆辊架相近设置,并且一对转动辊架的滚动纵轴均位于后方,然后将扭转弹簧一端与对应的转动横臂连接而另一端插设在对应的扭簧插孔内,最后依次将两只角定位螺栓旋入对应的角度定位孔,暂时固定转动辊架;步骤1.2,固定活动挡块:将所述活动挡块套设在所述第一插杆上,通过金属细杆插入弹簧插孔内并将第一压簧下端向上拨动,直至所述第一压簧最下端高于所述限位螺栓,然后将所述限位螺栓旋入所述弹簧插孔内,拔出金属细杆,所述第一压簧下端抵靠在所述限位螺栓下方;步骤2,安装:步骤2.1,插接第二插杆:将两只第二插杆依次从容纳插槽内取出,然后分别插入固定挡块、活动挡块内,最后将第二插杆插入墙壁内;步骤2.2,调节转动辊架:拆除所述角定位螺栓,所述扭转弹簧驱动一对转动横臂抵靠在拐角两侧;拆卸所述长定位螺栓,然后沿所述转动横臂滑动所述线缆辊架至合适位置,并在此将长定位螺栓旋设在合适的长度定位孔内;步骤3,铺设线缆:将线缆穿过任一线缆辊架的穿线孔,然后绕所述旋转套筒进行弯折后再穿过另一线缆辊架的穿线孔;步骤4,拉动线缆:以拉力F作用于所述线缆使其移动,所述线缆在所述线缆辊架内与所述滚珠、滚动纵轴滚动接触,所述线缆与所述旋转套筒滚动接触,大大降低所述线缆移动的阻力,避免直接在拐角处拉动线缆造成磨损;所述拉力F与墙面不平行时,所述线缆出线一端给予所述线缆辊架远离墙壁的作用分力F1作用于所述线缆辊架,使得所述线缆辊架与转动横臂绕所述中心转轴向远离墙壁方向转动,所述转动辊架方向接近线缆出线方向,进一步降低所述线缆与滚动纵轴、中心转轴之间的阻力。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3,调节扭转弹簧阻尼:调节一对线缆辊架的位置直至转动一对转动辊架时一对线缆辊架不会产生干涉;以所述中心转轴为轴心相对将一对转动辊架相对转动,调节所述扭转弹簧的扭转圈数,进而调节扭转弹簧的阻尼,调节将转动辊架拉动偏离墙角所需要的力的大小。一种墙面位置处二次线缆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装配与调节:步骤1.1,套设转向滚轴、转动辊架:取出所述安装轴架并使其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适用于拐角位置的二次线缆铺设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拐角位置的二次线缆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降低线损的二次线缆保护支架,包括安装轴架(1)、转向滚轴(2)、转动辊架(3);所述安装轴架(1)用以套设所述转向滚轴(2)和转动辊架(3),所述安装轴架(1)包括圆柱形的中心转轴(11)、设在所述中心转轴(11)尾端的固定挡块(12)、设在所述中心转轴(11)前端的第一插杆(13)、可拆卸设在所述第一插杆(13)上的活动挡块(14),所述第一插杆(13)侧面沿其轴向设有弹簧插孔(13a),所述弹簧插孔(13a)内设有弹簧滑柱(13b),所述弹簧滑柱(13b)上绕接有第一压簧(13c),所述活动挡块(14)一侧螺接有限位螺栓(14a),所述限位螺栓(14a)与所述第一压簧(13c)一端抵接,所述固定挡块(12)、活动挡块(14)上分别设有第二插杆(15),所述固定挡块(12)、活动挡块(14b)上分别设有扭簧插孔(16);所述转向滚轴(2)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中心转轴(11)上,所述转向滚轴(2)包括:旋转套筒(21),横截面为圆环状,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中心转轴(11)上;环形凹孔(22),设有一对,分别位于所述旋转套筒(21)轴向方向的两端;轴承(23),设有一对,套设在中心转轴(11)上并分别位于对应的环形凹孔(22)内;角度定位孔(24),所述旋转套筒(21)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周向均布有角度定位孔(24);所述转动辊架(3)设有一对,一对转动辊架(3)以中心对称方式套设在所述安装轴架(1)上并分别设在转向滚轴(2)两端,所述转动辊架(3)包括:转动横臂(31),套设在所述中心转轴(11)上,所述转动横臂(31)上设有与所述角度定位孔(24)配合的角定位螺栓(31a),所述夹臂(31)远离所述转向滚轴(2)的端面还设有长度定位孔(31b);线缆辊架(32),包括滑动插座(32a),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转动横臂(31)上,所述滑动插座(32a)上设有与所述长度定位孔(31b)配合的长定位螺栓(32a‑1);固定纵臂(32b),设在所述滑动插座(32a)下端一侧;滚珠底座(32c),垂直设在所述固定纵臂(32b)下端,所述滚珠底座(32c)上端面设有优弧截面的滚珠滑道(32c‑1),所述滚珠滑道(32c‑1)内设有滚珠(32c‑2),所述滚珠滑道(32c‑1)靠近所述固定纵臂(32b)的设有螺纹开孔并螺接有挡止螺栓(32c‑3);滚动纵轴(32d),设在所述滑动插座(32a)下端远离所述固定纵臂(32b)的侧面,所述滚动纵轴(32d)上端设有可转动插设在所述滑动插座(32a)下端面的固定轴头(32d‑1),所述滚动纵轴(32d)下端设有弹簧插孔(32d‑2),所述弹簧插孔(32d‑2)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压缩弹簧(32d‑3)、活动轴头(32d‑4),所述弹簧插孔(32d‑2)一侧还设有拨动滑孔(32d‑5),所述活动轴头(32d‑4)侧面还设有与所述拨动滑孔(32d‑5)插接配合的拨动触头(32d‑6),所述活动轴头(32d‑4)插设在所述滚珠底座(32c)上端面,所述固定轴头(32d‑1)、活动轴头(32d‑4)轴向对齐实现所述滚动纵轴(32d)的自转;穿线孔(32e),由所述滑动插座(32a)、固定纵臂(32b)、滚珠底座(32c)、滚动纵轴(32d)围绕成型并用以穿设线缆(4)的通孔;扭转弹簧(33),套设在所述中心转轴(11)上,一端与转动横臂(31)连接而另一端插设在对应的活动挡块(14)的扭簧插孔(16)内;所述芯轴主体(11)沿其周向还设有两只用以容设第二插杆(15)的容纳插槽(17);所述轴承(23)为推力球轴承或十字交叉滚子轴承;所述适用于拐角位置的二次线缆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装配与调节:步骤1.1,套设转向滚轴(2)、转动辊架(3):取出所述安装轴架(1)并使其以第一插杆(13)向上的姿态放置,然后依次将位于下方的转动辊架(3)、转向滚轴(2)、位于上方的转动辊架(3)、套设在所述中心转轴(11)上,使一对转动辊架(3)的线缆辊架(32)相近设置,并且一对转动辊架(3)的滚动纵轴(32d)均位于后方,然后将扭转弹簧(33)一端与对应的转动横臂(31)连接而另一端插设在对应的扭簧插孔(16)内,最后依次将两只角定位螺栓(31a)旋入对应的角度定位孔(24),暂时固定转动辊架(3);步骤1.2,固定活动挡块(14):将所述活动挡块(14)套设在所述第一插杆(13)上,通过金属细杆插入弹簧插孔(13a)内并将第一压簧(13c)下端向上拨动,直至所述第一压簧(13c)最下端高于所述限位螺栓(14a),然后将所述限位螺栓(14a)旋入所述弹簧插孔(13a)内,拔出金属细杆,所述第一压簧(13c)下端抵靠在所述限位螺栓(14a)下方;步骤2,安装: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拐角位置的二次线缆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降低线损的二次线缆保护支架,包括安装轴架(1)、转向滚轴(2)、转动辊架(3);所述安装轴架(1)用以套设所述转向滚轴(2)和转动辊架(3),所述安装轴架(1)包括圆柱形的中心转轴(11)、设在所述中心转轴(11)尾端的固定挡块(12)、设在所述中心转轴(11)前端的第一插杆(13)、可拆卸设在所述第一插杆(13)上的活动挡块(14),所述第一插杆(13)侧面沿其轴向设有弹簧插孔(13a),所述弹簧插孔(13a)内设有弹簧滑柱(13b),所述弹簧滑柱(13b)上绕接有第一压簧(13c),所述活动挡块(14)一侧螺接有限位螺栓(14a),所述限位螺栓(14a)与所述第一压簧(13c)一端抵接,所述固定挡块(12)、活动挡块(14)上分别设有第二插杆(15),所述固定挡块(12)、活动挡块(14b)上分别设有扭簧插孔(16);所述转向滚轴(2)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中心转轴(11)上,所述转向滚轴(2)包括:旋转套筒(21),横截面为圆环状,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中心转轴(11)上;环形凹孔(22),设有一对,分别位于所述旋转套筒(21)轴向方向的两端;轴承(23),设有一对,套设在中心转轴(11)上并分别位于对应的环形凹孔(22)内;角度定位孔(24),所述旋转套筒(21)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周向均布有角度定位孔(24);所述转动辊架(3)设有一对,一对转动辊架(3)以中心对称方式套设在所述安装轴架(1)上并分别设在转向滚轴(2)两端,所述转动辊架(3)包括:转动横臂(31),套设在所述中心转轴(11)上,所述转动横臂(31)上设有与所述角度定位孔(24)配合的角定位螺栓(31a),所述夹臂(31)远离所述转向滚轴(2)的端面还设有长度定位孔(31b);线缆辊架(32),包括滑动插座(32a),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转动横臂(31)上,所述滑动插座(32a)上设有与所述长度定位孔(31b)配合的长定位螺栓(32a-1);固定纵臂(32b),设在所述滑动插座(32a)下端一侧;滚珠底座(32c),垂直设在所述固定纵臂(32b)下端,所述滚珠底座(32c)上端面设有优弧截面的滚珠滑道(32c-1),所述滚珠滑道(32c-1)内设有滚珠(32c-2),所述滚珠滑道(32c-1)靠近所述固定纵臂(32b)的设有螺纹开孔并螺接有挡止螺栓(32c-3);滚动纵轴(32d),设在所述滑动插座(32a)下端远离所述固定纵臂(32b)的侧面,所述滚动纵轴(32d)上端设有可转动插设在所述滑动插座(32a)下端面的固定轴头(32d-1),所述滚动纵轴(32d)下端设有弹簧插孔(32d-2),所述弹簧插孔(32d-2)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压缩弹簧(32d-3)、活动轴头(32d-4),所述弹簧插孔(32d-2)一侧还设有拨动滑孔(32d-5),所述活动轴头(32d-4)侧面还设有与所述拨动滑孔(32d-5)插接配合的拨动触头(32d-6),所述活动轴头(32d-4)插设在所述滚珠底座(32c)上端面,所述固定轴头(32d-1)、活动轴头(32d-4)轴向对齐实现所述滚动纵轴(32d)的自转;穿线孔(32e),由所述滑动插座(32a)、固定纵臂(32b)、滚珠底座(32c)、滚动纵轴(32d)围绕成型并用以穿设线缆(4)的通孔;扭转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邑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