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管理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9095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4 0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房颤管理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服务器端获取患者的病历、调查表单和生理数据参数,生成患者的电子档案;服务器端根据电子档案生成用于患者抗凝评分结果;并根据评分结果对患者进行风险分级;对不同风险级别的患者生成对应的医护方案;向患者用户端获取对应的医护方案,并对医护方案的实施进行管控;服务器端获取所述患者当前的反馈记录,根据预设规则生成评估结果,并根据反馈记录和评估结果更新电子档案;服务器端根据更新后的电子档案更新医护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患者出院后根据与其风险等级匹配的医护方案来实行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并通过患者用户端进行反馈的方式来接受相应的监测,从而达到降低患者的出血风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房颤管理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领域,特别是涉及房颤管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人群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增长。正常人心跳在60-100次/分之间,节律规整,而房颤时心房跳动的频率可达到350-600次/分,节律紊乱,心房丧失了正常的收缩功能,进而导致血液在心房内瘀滞、血流缓慢,就容易形成血栓;特别是左心耳形成静脉样血栓,血栓从心房脱落至全身动脉系统形成栓塞,脱落到脑部就是脑栓塞(脑卒中),可导致死亡和偏瘫。目前的研究显示,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比正常人增加5倍,15%-20%的脑卒中是由房颤引起的,脑卒中的致死和致残率可达到50%,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另外血栓也可脱落到肢体动脉引起缺血坏死,严重时需要截肢,导致残疾;血栓还可能脱落到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等给重要脏器供血的血管,一旦发生栓塞可导致相应的器官缺血坏死,后果也不堪设想。为了降低房颤所导致栓塞的发生率,需服用抗凝药物,这是房颤治疗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房颤患者都需要服用抗凝药物,现有技术中,通过判断房颤的种类以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如CHA2DS2-VASc评分)的多少来决定是否需要服用抗凝药物,为此,需要在医院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医疗诊断后,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抗凝。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对于卒中合并房颤的患者,在院后(出院后)无法有效的对患者后续的抗凝治疗进行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和监测,从而导致患者面临的出血风险较大。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卒中合并房颤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房颤管理,以降低患者的风险,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房颤管理方法,包括步骤:服务器端获取患者的病历、调查表单和生理数据参数,生成所述患者的电子档案;所述调查表单包括房颤抗凝治疗评分调查表;服务器端根据所述电子档案生成所述患者出血风险的评分结果;并根据所述评分结果对所述患者进行风险分级;对不同风险级别的患者生成对应的医护方案;向患者用户端获取对应的所述医护方案,并对所述医护方案的实施进行管控,包括:根据所述医护方案生成相应的提醒信息,并根据患者的反馈生成反馈记录,所述提醒信息包括用药提醒;所述反馈记录包括所述患者当前的生理数据参数和用药记录;服务器端获取所述患者当前的反馈记录,根据预设规则生成评估结果,并根据所述反馈记录和所述评估结果更新所述电子档案;服务器端根据更新后的所述电子档案更新所述医护方案。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房颤抗凝治疗评分调查表根据CHA2DS2-VASc评分标准和/或HAS-BLED评分标准生成。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用药记录包括步骤:患者用户端通过对所述药品或所述药品包装的拍摄,或,通过对设于所述药品包装的识别码的扫描,结合所述医护方案来对所述药品进行识别;当所述药品为所述医护方案中的药品时,生成所述用药记录。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中,还包括:生成所述药品的服用方式、用量和注意事项的服药说明。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服务器端和/或所述患者用户端,还包括步骤:当所述反馈记录中的生理数据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时生成报警数据,并将所述报警数据发送至医护终端。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中,还包括:所述医护终端获取所述评估结果和/或所述报警数据,生成应对方案;并将所述应对方案发送至所述患者用户端。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提醒信息还包括:饮食提醒和/或运动提醒。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反馈记录还包括:饮食记录和/或运动记录。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面,还提供了一种房颤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端、患者用户端和医护终端,适于由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上述房颤管理方法的软件程序,分别存储于所述服务器端、所述患者用户端和所述医护终端的存储设备。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患者用户端和/或所述医护终端为装有所述软件程序的手机。由上可以看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利用了网络的实时性和广域性,对卒中合并房颤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房颤管理,具体的:首先通过对患者建立电子档案,来为患者进行房颤抗凝治疗评分;通过评分结果来将患者进行分类,从而可以为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制定不同的医护方案,进而实现了患者的分类管理;接着,将不同的医护方案发送到对应的患者用户端中,这样,患者出院后,可以根据与其风险等级匹配的医护方案来实行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并通过患者用户端向服务器端进行反馈的方式来接受相应的监测,从而达到对卒中合并房颤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房颤管理,以降低患者的出血风险的目的。由于本专利技术中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反馈来更新患者的电子档案和医护方案,所以通过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来及时的生成与患者匹配的医护方案,进而进一步的提高对于患者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建立了患者、服务器与医护终端的通信连接,这样,一方面,当患者需要主动地获取医护知识的指导时可以得到有效的反馈;此外,医护终端根据服务器端的反馈记录等信息还可以方便的对患者进行远程的巡检,以及方便的向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还可以通过患者用户端的摄像头结合患者的医护方案,来识别药品的种类和服药方法,以对患者的用药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提供有效帮助;这样,可以避免药品的漏服和误服,从而提高医护方案的执行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中所述房颤管理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中所述房颤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对卒中合并房颤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房颤管理,以降低患者的出血风险,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房颤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S11、服务器端获取患者的病历、调查表单和生理数据参数,生成患者的电子档案;调查表单包括房颤抗凝治疗评分调查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利用了患者的病历、以及患者填写的调查表单,以及所采集患者的生理数据参数,来为患者生成对应的电子档案。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表单的内容用于记录卒中合并房颤的患者自身的体征数据中导致出血的风险因素,比如可以是根据CHA2DS2-VASc评分标准和HAS-BLED评分标准所记载的表项内容进行的统计记录。此外,由于与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因此,患者的生理数据参数和病历也是用于生成患者的电子档案的重要信息。S12、服务器端根据电子档案生成患者出血风险的评分结果;并根据评分结果对患者进行风险分级;根据卒中合并房颤的患者自身的体征数据和生活习惯特征,可以对患者的出血风险进行风险评分;比如,可以根据CHA2DS2-VASc评分标准和/或HAS-BLED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房颤管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服务器端获取患者的病历、调查表单和生理数据参数,生成所述患者的电子档案;所述调查表单包括房颤抗凝治疗评分调查表;服务器端根据所述电子档案生成生成所述患者出血风险的评分结果;并根据所述评分结果对所述患者进行风险分级;对不同风险级别的患者生成对应的医护方案;向患者用户端获取对应的所述医护方案,并对所述医护方案的实施进行管控,包括:根据所述医护方案生成相应的提醒信息,并根据患者的反馈生成反馈记录,所述提醒信息包括用药提醒;所述反馈记录包括所述患者当前的生理数据参数和用药记录;服务器端获取所述患者当前的反馈记录,根据预设规则生成评估结果,并根据所述反馈记录和所述评估结果更新所述电子档案;服务器端根据更新后的所述电子档案更新所述医护方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服务器端获取患者的病历、调查表单和生理数据参数,生成所述患者的电子档案;所述调查表单包括房颤抗凝治疗评分调查表;服务器端根据所述电子档案生成生成所述患者出血风险的评分结果;并根据所述评分结果对所述患者进行风险分级;对不同风险级别的患者生成对应的医护方案;向患者用户端获取对应的所述医护方案,并对所述医护方案的实施进行管控,包括:根据所述医护方案生成相应的提醒信息,并根据患者的反馈生成反馈记录,所述提醒信息包括用药提醒;所述反馈记录包括所述患者当前的生理数据参数和用药记录;服务器端获取所述患者当前的反馈记录,根据预设规则生成评估结果,并根据所述反馈记录和所述评估结果更新所述电子档案;服务器端根据更新后的所述电子档案更新所述医护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房颤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颤抗凝治疗评分调查表根据CHA2DS2-VASc评分标准和/或HAS-BLED评分标准生成。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房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药记录包括步骤:患者用户端通过对所述药品或所述药品包装的拍摄,或,通过对设于所述药品包装的识别码的扫描,结合所述医护方案来对所述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海燕莫大鹏徐辉雷军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鑫丰南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