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物联网城市建设道路智能监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880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4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化物联网城市建设道路智能监管系统,包括沿道路延伸方向架设的轨道,所述轨道上通过运动驱动装置悬挂设置有图像采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时采集车道中违法、违章车辆的通行记录,时刻约束驾驶员安全驾驶,防止司机在看到有定点摄像头就不违章,没有定点摄像头就违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化物联网城市建设道路智能监管系统
本技术属于物联网道路管理相关

技术介绍
现在的道路违章摄像一般都是定点摄像,部分驾驶员老手在远处发现违章摄像装置时,提前减速或者迅速由违章状态下切换出来,无法完美的约束住整个驾驶过程。本申请专利采用的是,通过移动式监控,使得驾驶员车辆不能轻易察觉移动式摄像头的实时位置,起到了只要道路上空覆盖有摄像头运行轨道,就可能采集到违法、违章车辆的通行记录。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物联网城市建设道路智能监管系统,实时采集车道中违法、违章车辆的通行记录,时刻约束驾驶员安全驾驶,防止司机在看到有定点摄像头就不违章,没有定点摄像头就违章。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智能化物联网城市建设道路智能监管系统,包括沿道路延伸方向架设的轨道,所述轨道上通过运动驱动装置悬挂设置有图像采集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轨道通过架设装置架设在道路中线上方。进一步的,所述道路为双向道路,所述双向道路为双向车流分离式道路,所述轨道架设在双向道路之间的公用区域的中线上。进一步的,所述道路为双向道路,所述双向道路为双向车流分离式道路,所述轨道为闭合的回路结构,沿道路延伸的两段轨道部分分别对应设置在双向道路中对应一个方向道路的中线上方。进一步的,所述运动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与对应道路的车流方向一致。进一步的,所述运动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与对应道路的车流方向相反。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物联网城市建设道路智能监管系统,实时采集车道中违法、违章车辆的通行记录,时刻约束驾驶员安全驾驶,防止司机在看到有定点摄像头就不违章,没有定点摄像头就违章。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智能化物联网城市建设道路智能监管系统,包括沿道路延伸方向架设的轨道,所述轨道上通过运动驱动装置悬挂设置有图像采集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轨道通过架设装置架设在道路中线上方。进一步的,所述道路为双向道路,所述双向道路为双向车流分离式道路,所述轨道架设在双向道路之间的公用区域的中线上。进一步的,所述道路为双向道路,所述双向道路为双向车流分离式道路,所述轨道为闭合的回路结构,沿道路延伸的两段轨道部分分别对应设置在双向道路中对应一个方向道路的中线上方。进一步的,所述运动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与对应道路的车流方向一致,所述运动驱动装置承载的图像采集装置为显色涂覆,便于察觉,且用作同向车辆行驶参考速度标记。比如高速公路上,快车道上方的运动驱动装置运行速度可以设置为110KM/H,行车道上方的运动驱动装置运行速度可以设置为90KM/H,慢车道的运动驱动装置的运行速度可以设置为60KM/H,以此作为行驶在道路上车辆的参考辅助,倡导对应车道对应速度行车安全。进一步的,所述运动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与对应道路的车流方向相反,运动驱动装置可以以自身的绝对速度和车辆的绝对速度之和靠近采集车辆运行状态信息,达到迅速抓取,避免司机发现后故意躲避测速;如运动驱动装置的绝对运行速度为120KM/H,车辆运行超速行驶150KM/H,也就是可以实现270KM/H速度靠近车辆,司机无法反应的及并察觉监控设备的靠近。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道路为双向多车道道路(1a),所述双向多车道道路(1a)中间区域为隔离带(2a),所述隔离带(2a)上沿道路延伸方向竖向间距设置至少两根立柱(3a),所述立柱(3a)的顶部架设有闭路循环轨道(4a),所述闭路循环轨道(4a)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监控设备一(5a),所述监控设备一(5a)通过运动装置绕闭路循环轨道(4a)周期式绕行。所述闭路循环轨道(4a)包括第一直轨道(41a)、第二直轨道(42a)、第一半圆弧轨道(43a)、第二半圆弧轨道(44a),所述第一直轨道(41a)和第二直轨道(42a)分别平行共面设置,第一直轨道(41a)对应设置在一侧车道的道路延伸方向的中线上空,所述第二直轨道(42a)对应设置在另一侧车道的道路延伸方向的中线上空,可以以较为全面的视角方向采集到道路上的车辆通行状况,所述第一半圆弧轨道(43a)和第二半圆弧轨道(44a)在第一直轨道(41a)和第二直轨道(42a)的两端位置对接形成闭合循环轨道。所述立柱(3a)为7字形结构,包括竖直支撑柱部分(31a)和水平横杆部分(32a),所述闭路循环轨道的第一半圆弧轨道(43a)和第二半圆弧轨道(44a)的底部分别通过两立柱的水平横杆部分(32a)固定支撑设置;立柱的结构,可以实现在不影响闭路循环轨道上的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提高立柱支撑的稳定性能。所述竖直支撑柱部分(31a)为可升降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道路、区域、天气、能见度实现不同高度的设置。只要道路上空覆盖有闭路循环轨道(4a),可以以较为全面的视角方向采集到道路上的车辆通行状况,就可能采集到违法、违章车辆的通行记录,时刻约束驾驶员安全驾驶,监控设备运行隐蔽性好。附图2,道路为双向单车道道路(1b),在所述双向单车道道路(1b)的边侧延其道路延伸方向设置有弧形立柱(3b),通过所述弧形立柱(3b)架设有监控运行轨道(4b),所述监控运行轨道(4b)沿道路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监控运行轨道(4b)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监控设备二(5b),所述监控设备二(5b)通过运动装置在监控运行轨道(4b)上沿道路延伸方向来回运行;上述技术尤其适用于双向单车道道路。所述弧形立柱(3b)的直杆部分为可伸降的伸缩杆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道路、区域、天气、能见度实现不同高度的设置调节。所述监控运行轨道(4b)对应设置在所述双向单车道道路(1b)的道路延伸方向中线上空。中线上方,可以以较为全面的视角方向采集到道路上的车辆通行状况。附图3,所述道路为双向多车道路段(1c),所述双向多车道路段(1c)中间区域为隔离区域(2c),所述隔离区域(2c)上沿道路延伸方向竖向间距设置多根支架(3c),所述支架(3c)的顶部架设有线性轨道(4c),所述线性轨道(4c)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监控设备三(5c),所述监控设备三(5c)通过运动装置沿线性轨道(4c)线性运动。所述支架(3c)包括支撑杆部分(31c)和圆形支撑环部分(32c),所述支撑杆部分(31)的顶部设置有圆形支撑环部分(32c),所述圆形支撑环部分(32c)的内环顶部吊挂有线性轨道(4c),所述线性轨道(4c)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圆形支撑环部分(32)的所在平面;这样的立柱设置结构,可以保障监控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所述监控设备三(5c)的尺寸大小满足能够穿越圆形支撑环部分(32c)内空心部分;监控设备三(5c)为环视监控装置,可以随机或者按照设计要求实现路两旁的道路交通实时监控。所述支撑杆部分(31c)为可升降的伸缩杆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道路、区域、天气、能见度实现不同高度的设置。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城市建设道路智能监管系统,实时采集车道中违法、违章车辆的通行记录,时刻约束驾驶员安全驾驶,防止司机在看到有定点摄像头就不违章,没有定点摄像头就违章。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化物联网城市建设道路智能监管系统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化物联网城市建设道路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道路延伸方向架设的轨道,所述轨道上通过运动驱动装置悬挂设置有图像采集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化物联网城市建设道路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道路延伸方向架设的轨道,所述轨道上通过运动驱动装置悬挂设置有图像采集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物联网城市建设道路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通过架设装置架设在道路中线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物联网城市建设道路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为双向道路,所述双向道路为双向车流分离式道路,所述轨道架设在双向道路之间的公用区域的中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物联网城市建设道路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龙勇卢立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