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82828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22:26
一种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免烫整理剂,免烫整理剂中含有以下质量体积浓度的组分: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120~350g/L、聚乙二醇80~150g/L、聚乙烯蜡10~30g/L、无机酸25~80g/L及非离子型渗透剂1~2g/L。上述免烫整理剂不仅能提高织物的平整度,使织物能够达到防皱免烫的效果,且能够提高织物的撕破强力,进而提高了织物的品质,延长了织物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是涉及一种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在纺织行业内,棉织物、丝织物等织物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也存在着弹性差、易变性、易折皱等缺点,故在穿着过程中不能保持平整的外观。免烫织物产品能够迎合消费者对平整外观及简单易打理的需求,然而目前免烫衬衫等免烫织物产品经过免烫整理剂整理后,织物强力性能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织物强力性能的免烫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免烫整理剂,所述免烫整理剂中含有以下质量体积浓度的组分: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120~350g/L、聚乙二醇80~150g/L、聚乙烯蜡10~30g/L、无机酸25~80g/L及非离子型渗透剂1~2g/L。上述免烫整理剂中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为整理树脂,其在无机酸的催化下可与织物表面的纤维素发生交联反应,使得织物表面的纤维素在受外力变形时产生应力,减少大分子间的相对移动;且当外力消失时,该应力可使纤维素大分子较快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使得织物平整,从而达到抗皱免烫的效果。同时加入上述配比的聚乙二醇和聚乙烯蜡作强力保护剂,辅以非离子型渗透剂促进其他各组分在织物中的渗透吸收,使得织物受到撕裂时纱线能够快速滑动聚集,避免了传统的免烫整理剂影响织物的应力使得强力性能下降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撕破强力,进而提高了织物的品质,延长了织物的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免烫整理剂中,所述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20~350g/L,所述聚乙二醇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10~130g/L,所述聚乙烯蜡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0~25g/L,所述无机酸的质量体积浓度为65~80g/L。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为改性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FixapretF-AMC。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400~800。上述免烫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免烫整理剂的各组分混合即可。上述免烫整理剂在织物免烫整理中的应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免烫整理剂的各组分混合,制得所述免烫整理剂;将织物采用所述免烫整理剂进行浸轧整理;再将经浸轧整理的织物依次进行预烘干处理和堆置后处理,水洗,烘干,得到免烫织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经浸轧整理的织物的带液率为50~8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烘干处理的条件为于60~90℃下烘干至所述经浸轧整理的织物的带液率为6~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堆置后处理的条件为于26~35℃下堆置20~30h。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并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实施方式的免烫整理剂。该免烫整理剂中含有以下质量体积浓度的组分: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120~350g/L、聚乙二醇80~150g/L、聚乙烯蜡10~30g/L、无机酸25~80g/L及非离子型渗透剂1~2g/L。上述免烫整理剂中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为整理树脂,其在无机酸的催化下可与织物表面的纤维素发生交联反应,使得织物表面的纤维素在受外力变形时产生应力,减少大分子间的相对移动;且当外力消失时,该应力可使纤维素大分子较快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使得织物平整,达到抗皱免烫的效果。同时加入上述配比的聚乙二醇和聚乙烯蜡作强力保护剂,辅以非离子型渗透剂促进其他各组分在织物中的渗透吸收,使得织物受到撕裂时纱线能够快速滑动聚集,避免了传统的免烫整理剂影响织物的应力使得强力性能下降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撕破强力,进而提高了织物的品质,延长了织物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在免烫整理剂中,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20~350g/L。进一步地,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为改性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具体地,该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为由BASF化学品公司提供的FixapretF-AMC。优选地,在免烫整理剂中,聚乙二醇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10~130g/L。进一步地,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400~800。优选地,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600。优选地,在免烫整理剂中,聚乙烯蜡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0~25g/L。进一步地,聚乙烯蜡的型号为RUCOWAXEMULSION6820N。优选地,在免烫整理剂中,无机酸的质量体积浓度为65~80g/L。进一步地,无机酸的型号为CondensolMC。可理解,无机酸也可为次磷酸类无机酸。进一步地,非离子渗透剂的型号为ForylWET,ForylWET的组分为特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实施方式的上述免烫整理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免烫整理剂的各组分混合即可。上述免烫整理剂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免烫整理剂不仅能提高织物的平整度,使织物能够达到防皱免烫的效果,且能够提高织物的撕破强力,进而提高了织物的品质,延长了织物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实施方式的上述免烫整理剂免烫整理剂在织物免烫整理中的应用。一实施方式的织物免烫整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S3。步骤S1:将上述免烫整理剂的各组分混合,制得免烫整理剂。步骤S2:将织物采用免烫整理剂进行浸轧整理。进一步地,经浸轧整理的织物的带液率为50~80%。具体地,此处带液率的计算公式为:带液率=(轧液后织物重-轧液前织物重)/轧液前织物重×100%。步骤S3:再将经浸轧整理的织物依次进行预烘干处理和堆置后处理,水洗,烘干,得到免烫织物。步骤S3在预烘干后再进行堆置后处理,以使免烫整理剂在堆置过程中进一步与织物表面的纤维素进行作用,以充分与纤维素作用。再通过水洗烘干去除残留的免烫整理剂。进一步地,预烘干处理的条件为于60~90℃下烘干至经浸轧整理的织物的带液率为6~10%。如此避免织物含有太多液体,使得打卷时受重力影响渗到外层,进而导致反应不均匀的问题,因此通过预烘干可进一步保证免烫整理效果。具体地,此处带液率为经浸轧整理的织物在预烘干后织物重与轧液前织物重的差值再与轧液前织物重的比值。进一步地,堆置后处理的条件为于26~35℃下堆置20~30h。具体地,堆置后处理的方式为打卷堆置存储。进一步地,水洗的条件为于30~50℃的水中水洗2~5分钟。上述织物免烫整理方法不仅能提高织物的平整度,使织物能够达到防皱免烫的效果,且能够提高织物的撕破强力,进而提高了织物的品质,延长了织物的使用寿命。以下为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实施例1的织物免烫整理方法。织物为纯棉平纹梭织,经纱支40英支,纬纱支40英支,经纱密度120根/英寸,纬纱密度80根/英寸,净蓝色布。该织物免烫整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免烫整理液:将改性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FixapretF-AMC)、聚乙二醇600、聚乙烯蜡强力保护剂(R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烫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烫整理剂中含有以下质量体积浓度的组分: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120~350g/L、聚乙二醇80~150g/L、聚乙烯蜡10~30g/L、无机酸25~80g/L及非离子型渗透剂1~2g/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烫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烫整理剂中含有以下质量体积浓度的组分: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120~350g/L、聚乙二醇80~150g/L、聚乙烯蜡10~30g/L、无机酸25~80g/L及非离子型渗透剂1~2g/L。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烫整理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免烫整理剂中,所述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20~350g/L,所述聚乙二醇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10~130g/L,所述聚乙烯蜡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0~25g/L,所述无机酸的质量体积浓度为65~80g/L。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免烫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为改性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FixapretF-AMC。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免烫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40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龙杨刚何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