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素克专利>正文

一种单兵手榴弹掷弹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82552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22:17
一种单兵手榴弹掷弹筒,该掷弹筒包括发射筒和若干手榴弹装具,手榴弹装具内设置有装药室和用于放置手榴弹的装弹室,装药室内设置有发射药包;所述发射筒底部设置有与发射药室相配合脉冲点火器,脉冲点火器上设有若干点火触点,点火触点分别与设置在发射筒上的若干点火线路相连接,点火线路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设置在发射筒内的装药室的发火点相对应的位置。该掷弹筒结构简单、单兵携带方便,能够迅速、灵活的远距离、精准投掷手榴弹,不仅增强单兵战斗力,而且能够使单兵投掷手榴弹时得到充分隐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兵手榴弹掷弹筒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榴弹投掷装置,特别是一种单兵手榴弹掷弹筒。
技术介绍
手榴弹是一种能攻能防的小型手投弹药,也是使用较广、用量较大的弹药,它既能杀伤有生目标,又能破坏坦克和装甲车辆,并且手榴弹由于体积小、质量轻,携带、使用方便,曾在历次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目前,手榴弹仍是步兵标准配置武器之一,虽然手榴弹有很多优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很多局限和不足:1、投掷距离较近:我军对手榴弹投掷要求和标准是,以普通380克手榴弹为例,35米及格,40米良好,45米以上为优秀,再远就不是常人所及的了,为了安全,投弹手还必须与手榴弹的爆炸中心保持20米的安全距离,这就要求投弹手要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投掷条件。2、不能直投目标:在投弹过程中,手榴弹是沿抛物线状到达目标,也就不可能脱离抛物线直射目标,这样的特性对隐蔽目标很难产生杀伤力。3、受环境限制不能投弹:特别是在带顶盖的防守工事和房屋内,受顶棚和小窗口限制基本不能远距离投掷,对城市巷战受限巨大。4、容易暴露:即使是一名合格的投弹手,在投弹过程中也要有一定的肢体姿势才能将手榴弹投掷出去,这样就容易暴露肢体,给对方以打击的机会。5、由于是人工肢体投弹,投掷的速度不会太快,影响威力发挥。6、投弹的准确度较差:因为是人为投弹,就会受到投掷姿势,投掷力量,肌肉控制等诸多条件影响,使投掷的手榴弹偏离方向。7、对体力透支和负伤人员投掷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携带方便、投掷手榴弹迅速、准确,投掷距离远的单兵手榴弹掷弹筒。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单兵手榴弹掷弹筒,该掷弹筒包括发射筒和若干手榴弹装具,手榴弹装具内设置有装药室和用于放置手榴弹的装弹室,装药室内设置有发射药包;所述发射筒底部设置有与发射药室相配合的脉冲点火器,脉冲点火器上设有若干点火触点,点火触点分别与设置在发射筒上的若干点火线路相连接,点火线路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与设置在发射筒内的装药室上的发火点相对应的位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单兵手榴弹掷弹筒,所述手榴弹装具包括上盖和底座,上盖包括顶盖和两个半圆柱形侧板,顶盖与其中一个侧板固定连接,顶盖上设有撤弹环,撤弹环通过撤弹连线与上盖和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手榴弹保险栓相连接的扣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单兵手榴弹掷弹筒,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气动力减速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单兵手榴弹掷弹筒,所述装药室包括装药罩和底盖,底盖上设有旋转外丝扣,装药罩上设有内丝扣,装药罩通过内丝扣与旋转外丝扣配合安装在底盖上;所述底盖上还设置有若干发射喷口。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单兵手榴弹掷弹筒,所述发射筒的侧部设置有控制脉冲点火器点火的发射按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单兵手榴弹掷弹筒,所述发射筒上还安装有瞄准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单兵手榴弹掷弹筒,该掷弹筒还包括与发射筒配合的坐地支架或肩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手榴弹装具安装手榴弹,然后将手榴弹装具装入发射筒,利用脉冲点火器点火将手榴弹装具一个个向外发射,发射距离远、速度快,准确度高。手榴弹装具发射出去后,在空气阻力作用下,手榴弹装具与手榴弹分离,并将手榴弹保险栓拉出,手榴弹进入延时点火状态,继续前行至延时完毕发生爆炸。该掷弹筒结构简单、单兵携带方便,不仅能够远距离、准确、迅速、灵活的投掷手榴弹,增强单兵作战能力,而且能够使得单兵投掷手榴弹时得到充分隐蔽,保护单兵的战场安全,还可以根据战场需要,进行整箱集束发射,增强面打击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手榴弹装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手榴弹装具的一种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4,该掷弹筒包括发射筒1和若干手榴弹装具2,手榴弹装具2内设置有装药室4和用于放置手榴弹3的装弹室,装药室4内设置有发射药包;所述发射筒1底部设置有与发射药室相配合的脉冲点火器7,脉冲点火器7上设有若干点火触点,点火触点分别与设置在发射筒1上的若干点火线路6相连接,点火线路6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与设置在发射筒1内的装药室4上的发火点5相对应的位置。每个手榴弹装具2上设置有与点火线路6配合的弹性线路触点,装药室4的发火点5通过导线与弹性线路触点相连接,便于脉冲点火器7通过点火线路6触发弹性线路触点,进而触发发火点5,点燃发射药包;手榴弹装具2用于盛装手榴弹3;发射药包为盛装弹药的装置,用于点燃爆炸,产生动力将手榴弹3发射出去;脉冲点火器7用于控制发射药包的发射时机;线路触点用于与装药室4的发火点5配合,实现发射药包的点火,可一个一个将手榴弹3发射出去,也可以一次将多个手榴弹3按次发射出去。所述手榴弹装具2包括上盖11和底座12,上盖11包括顶盖和两个半圆柱形侧板,顶盖与其中一个侧板固定连接,顶盖上设有撤弹环10,撤弹环10通过撤弹连线与上盖11和底座12连接;所述底座12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手榴弹3保险栓相连接的扣件。上盖11与底座12活动连接,顶盖与其中一个侧板固定连接成一体、并与另一侧板活动连接,既便于安装手榴弹3,也方便在发射出去后可以有效的发射分离,同时顶盖可以对前一个手榴弹装具2的发射药包起到助推的作用和保护自身手榴弹3的作用;撤弹环10的设置便于将发射筒1内安装好的手榴弹装具2取出,方便撤弹;底座12整体呈饭碗状,便于增大迎风面积产生气动力作用,使其与手榴弹3飞行产生阻力差,从而使底座12连带保险栓与手榴弹3在飞行中有效分离。所述底座12上还设置有气动力减速器。气动力减速器是一种可折叠或收拢,工作时能展开增大迎风面积产生气动力作用,使与其相连的物体减速或稳定的装置,气动力减速器的设置在手榴弹装具2发射出去后能够使得底座12与手榴弹3有效分离。所述装药室4包括装药罩和底盖,底盖上设有旋转外丝扣,装药罩上设有内丝扣,装药罩通过内丝扣与旋转外丝扣配合安装在底盖上;所述底盖上还设置有若干发射喷口13。装药罩与底盖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发射药包;发射喷口13的设置便于发射药包点燃后可以进行向后喷射,产生动力,使得手榴弹装具2可以有效发射出去。所述发射筒1的侧部设置有控制脉冲点火器7点火的发射按钮8。方便单兵操作,同时减轻单兵投掷体力。所述发射筒1上还安装有瞄准装置9。瞄准装置9可为简易瞄准器,由于手榴弹3杀伤范围较大,不需要进行精确瞄准。该掷弹筒还包括与发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单兵手榴弹掷弹筒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兵手榴弹掷弹筒,其特征在于:该掷弹筒包括发射筒和若干手榴弹装具,手榴弹装具内设置有装药室和用于放置手榴弹的装弹室,装药室内设置有发射药包;所述发射筒底部设置有与发射药室相配合的脉冲点火器,脉冲点火器上设有若干点火触点,点火触点分别与设置在发射筒上的若干点火线路相连接,点火线路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与设置在发射筒内的装药室上的发火点相对应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兵手榴弹掷弹筒,其特征在于:该掷弹筒包括发射筒和若干手榴弹装具,手榴弹装具内设置有装药室和用于放置手榴弹的装弹室,装药室内设置有发射药包;所述发射筒底部设置有与发射药室相配合的脉冲点火器,脉冲点火器上设有若干点火触点,点火触点分别与设置在发射筒上的若干点火线路相连接,点火线路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与设置在发射筒内的装药室上的发火点相对应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兵手榴弹掷弹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榴弹装具包括上盖和底座,上盖包括顶盖和两个半圆柱形侧板,顶盖与其中一个侧板固定连接,顶盖上设有撤弹环,撤弹环通过撤弹连线与上盖和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手榴弹保险栓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素克
申请(专利权)人:葛素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