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金属瓦的防水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7833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古金属瓦的防水连接结构,属于仿古建筑技术领域,包括由若干纵梁和横梁形成的倾斜设置的屋顶骨架,纵梁位于横梁的上表面,屋顶骨架上铺设有交错设置的若干列仰瓦模块和俯瓦模块形成屋顶屋面,仰瓦模块和俯瓦模块分别由一块块仰瓦和俯瓦组成,仰瓦宽度方向两端分别搭接在纵梁上,俯瓦的宽度方向两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纵梁上,仰瓦之间一层层搭接而成,俯瓦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俯瓦底端伸出有插台,俯瓦顶端设有插槽,连接件靠近屋面底端一端伸出有可插入插槽的卡台,连接件的靠近屋面顶端一端开设有供俯瓦的插台插入的凹槽。具有通过插接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焊接的方式,防止金属瓦因焊接造成生锈腐蚀的优点。

Waterproof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ntique metal til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aterproof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n antique metal til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tique building, including a sloping roof framework formed by a number of longitudinal beams and beams. The longitudinal beam is locat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eam, and the roof framework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row and pitching modules and the overbearing modules to form roofing roofs on the roof framework. The pitching and overbearing modules are made up of a block of pitching and overbearing tiles respectively. The two ends of the pitching width are lap on the longitudinal beam respectively.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pitching is connected to the adjacent longitudinal beams. The pitching tiles are overlapped with one layer. The top of the tile is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piece. The bottom of the bow is extended to the top of the tile and the top of the tile. A socket is provided with a socket near the end of the roof, and a groove inserted into the top end of the roof is provided on the top end of the roof. It has the advantage of replacing traditional welding by inserting to prevent corrosion of metal tiles due to we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古金属瓦的防水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仿古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仿古金属瓦的防水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保护古代文明建设是目前现代人的职责,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就是一种最好的体现,因此,为了建造复古建筑,仿古金属瓦应运而生,目前的仿古金属瓦在屋顶盖瓦时,瓦片与瓦片之间的连接都是通过电焊进行连接,虽然电焊连接连接可以保证金属瓦片之间的连接处部漏雨,但是由于焊工在屋顶作业,不但工作难度大,费时费力,而且金属瓦通过焊接留下的焊疤容易生锈,造成金属瓦的腐蚀,使雨水从腐蚀处渗漏,降低金属瓦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古金属瓦的防水连接结构,其具有通过插接的方式将金属瓦之间相连,从而代替传统的焊接的方式,防止金属瓦因焊接造成生锈腐蚀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仿古金属瓦的防水连接结构,包括由若干纵梁和横梁形成的倾斜设置的屋顶骨架,纵梁位于横梁的上表面,屋顶骨架上铺设有交错设置的若干列仰瓦模块和俯瓦模块形成屋顶屋面,仰瓦模块和俯瓦模块分别由一块块仰瓦和俯瓦组成,仰瓦宽度方向两端分别搭接在纵梁上,俯瓦的宽度方向两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纵梁上,仰瓦之间一层层搭接而成,俯瓦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俯瓦靠近屋面底端的一端伸出有插台,所述俯瓦靠近屋面顶端的一端开设有插槽,连接件靠近屋面底端一端伸出有可插入插槽的卡台,连接件的靠近屋面顶端一端开设有供俯瓦的插台插入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将俯瓦之间插装连接,从而代替传统的焊接的方式,且通过插台与凹槽之间的插接的方式,可以防止雨水从俯瓦与连接件连接处造成漏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俯瓦的宽度方向两侧外表面伸出有挡水件,挡水件位于俯瓦和仰瓦之间的缝隙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水件将俯瓦与仰瓦之间的缝隙遮挡,从而防止从俯瓦与仰瓦之间的缝隙处进入纵梁和横梁形成的骨架内,造成屋面的漏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挡水件与俯瓦为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水件与俯瓦分体式设置,方便俯瓦与挡水件的铸造,减小俯瓦与挡水件的制造成本,且由于是分体式,方便对俯瓦和挡水件的搬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纵梁连接仰瓦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用于搭接仰瓦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呈L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L型的搭接部,当雨水较大时,雨水经由仰瓦和俯瓦连接处进入到纵梁处,通过L型的结构,使雨水沿着搭接部流下,从而防止雨水进入到屋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仰瓦下表面宽度方向两端伸出有插入搭接部的搭接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搭接块卡入到搭接部内,从而加强仰瓦的连接强度,防止仰瓦的松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仰瓦的上表面宽度方向两端设置有通长的挡水沿,挡水沿与仰瓦一体成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仰瓦的两侧设置挡水沿,从而阻挡雨水流向仰瓦的两侧,进入仰瓦与俯瓦之间的缝隙内,从而进入到纵梁内,造成纵梁因雨水浸泡造成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俯瓦靠近屋面底端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弯折的圆弧翻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弧收边减小雨水进入到俯瓦与连接件的连接缝隙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连接件的表面突出俯瓦的表面,连接件的表面设置有向俯瓦方向伸出的挡水板,挡水板呈圆弧状,圆弧凹面朝向连接件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弧形的挡水板,从而减少落下的雨水进入到俯瓦与连接件的连接缝隙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连接件将俯瓦之间插装连接,从而代替传统的焊接的方式,通过插台与凹槽以及卡台和插槽之间的插接,可以防止雨水从俯瓦与连接件连接处渗漏;2、通过纵梁侧壁上设置L型的搭接部,当雨水较大时,雨水经由仰瓦和俯瓦连接处进入到纵梁处,通过L型的结构,使雨水沿着搭接部流下,从而防止雨水进入到屋内;3、通过挡水件将俯瓦与仰瓦之间的缝隙遮挡,从而防止从俯瓦与仰瓦之间的缝隙处进入纵梁和横梁形成的骨架内,造成屋面的漏水。附图说明图1是仿金属瓦的防水连接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是仿金属瓦的防水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俯瓦底端与连接件的连接处爆炸示意图;图5是俯瓦上端与连接件的连接处爆炸示意图;图6是俯瓦与连接件连接处的剖视图。图中,1、屋顶骨架;11、横梁;12、纵梁;121、安装槽;122、搭接部;2、脊瓦;3、俯瓦;31、凸起;32、T型槽;33、插台;34、插槽;35、翻边;4、仰瓦;41、挡水沿;42、搭接块;5、连接件;51、卡台;52、凹槽;53、挡水板;6、挡水件;61、安装块;7、挡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仿古金属瓦的防水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由若干纵横交错设置的横梁11和纵梁12形成的向两侧倾斜的屋顶骨架1以及铺设在屋顶骨架1上的一列列交错设置的俯瓦3和仰瓦4形成的倾斜屋面。在倾斜屋面的顶端,固定有脊瓦2,从而形成整体屋顶。其中屋顶骨架1中的纵梁12固定在横梁11的上表面,纵梁12之间的间距依次与俯瓦3的宽度和仰瓦4的宽度相匹配。俯瓦模块由一块块的俯瓦3相连形成,俯瓦3呈半圆柱状,其中俯瓦3之间通过与连接件5互相插接相连。仰瓦模块由一块块仰瓦4搭接形成仰瓦模块,仰瓦4呈圆弧状。在仰瓦4的宽度两侧,俯瓦3与仰瓦4连接处的上方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挡水件6,挡水件6呈圆弧状。在俯瓦模块远离脊瓦2的一端,设置有挡片7,挡片7固定连接在纵梁12的端头,通过挡片7的阻挡,从而防止俯瓦3和仰瓦4从屋顶骨架1上滑落。如图2、图3所示,在纵梁12的上端面开设有与纵梁长度方向相同的安装槽121,在俯瓦3的宽度方向两端相纵梁12方向伸出有凸起31,凸起31与俯瓦3一体设置,凸起31的外形尺寸与安装槽121相匹配。通过将凸起31插入到安装槽121内,从而将俯瓦3插入到纵梁12上。在纵梁12连接仰瓦4的一侧,纵梁12侧壁上伸出有搭接部122,其中搭接部122为“L”型,搭接部的一端垂直于纵梁的侧壁,另一边朝向上方。在仰瓦4的宽度方向两端,仰瓦的下表面伸出有放入到搭接部122内部的搭接块42。通过搭接块42与搭接部122的配合,从而将仰瓦搭接在纵梁12之间。在仰瓦4的上表面,其宽度方向两端伸出有挡水沿41,挡水沿41通长设置,挡水沿41与仰瓦4一体设置。如图3所示,在俯瓦3的外表面,其靠近纵梁12的两侧外侧侧壁上开设通长的T型槽,挡水件6插接在T型槽32内。挡水件6呈圆弧面,挡水件6靠近俯瓦3的一侧一体成型有与T型槽32相匹配的安装块61.通过将安装块61插入到T型槽32内,从而将挡水件6安装在俯瓦3的外部侧壁上。挡水件6的圆弧本体位于俯瓦3和仰瓦4之间的连接处,从而防止雨水进入到仰瓦4和俯瓦3之间的连接处,造成渗漏。如图5、图6所示,在俯瓦3的顶端,俯瓦3的端头开设有与俯瓦外形相匹配的插槽34,在连接件5靠近俯瓦顶端的一侧,伸出有卡台51,卡台与连接件5一体成型,且卡台51与插槽34相匹配。通过将卡台51插入到插槽34中,将俯瓦3的顶端与连接件5相连。在俯瓦3底端的端头,其外表面设置有向上弯折的圆弧状的翻边35,翻边35与俯瓦3一体成型,通过翻边35来阻挡顺流而下的雨水,从而减小雨水流入俯瓦3与连接件5的连接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仿古金属瓦的防水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古金属瓦的防水连接结构,包括由若干纵梁(12)和横梁(11)形成的倾斜设置的屋顶骨架(1),所述纵梁(12)位于横梁(11)的上表面,所述屋顶骨架(1)上铺设有交错设置的若干列仰瓦模块和俯瓦模块形成屋顶屋面,所述仰瓦模块和俯瓦模块分别由一块块仰瓦(4)和俯瓦(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仰瓦(4)宽度方向两端分别搭接在纵梁(12)上,所述俯瓦(3)的宽度方向两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纵梁(12)上,所述仰瓦(4)之间一层层搭接而成,所述俯瓦(3)之间通过连接件(5)连接,所述俯瓦(3)靠近屋面底端的一端伸出有插台(33),所述俯瓦(3)靠近屋面顶端的一端开设有插槽(34),所述连接件(5)靠近屋面底端一端伸出有可插入插槽(34)的卡台(51),所述连接件(5)的靠近屋面顶端一端开设有供俯瓦(3)的插台(33)插入的凹槽(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古金属瓦的防水连接结构,包括由若干纵梁(12)和横梁(11)形成的倾斜设置的屋顶骨架(1),所述纵梁(12)位于横梁(11)的上表面,所述屋顶骨架(1)上铺设有交错设置的若干列仰瓦模块和俯瓦模块形成屋顶屋面,所述仰瓦模块和俯瓦模块分别由一块块仰瓦(4)和俯瓦(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仰瓦(4)宽度方向两端分别搭接在纵梁(12)上,所述俯瓦(3)的宽度方向两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纵梁(12)上,所述仰瓦(4)之间一层层搭接而成,所述俯瓦(3)之间通过连接件(5)连接,所述俯瓦(3)靠近屋面底端的一端伸出有插台(33),所述俯瓦(3)靠近屋面顶端的一端开设有插槽(34),所述连接件(5)靠近屋面底端一端伸出有可插入插槽(34)的卡台(51),所述连接件(5)的靠近屋面顶端一端开设有供俯瓦(3)的插台(33)插入的凹槽(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金属瓦的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俯瓦(3)的宽度方向两侧外表面伸出有挡水件(6),所述挡水件(6)位于俯瓦(3)和仰瓦(4)之间的缝隙上。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直聂超王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