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流溶气气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763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流溶气气浮装置,包括槽体、泵和释放器,其中,所述槽体包括反应区、絮凝区、沉淀区、气浮区、排渣区和出水区,反应区设置进水口,反应区、絮凝区、沉淀区和气浮区依次连通,气浮区的上方设置有刮渣器,刮渣器将气浮区的浮渣刮至排渣区,气浮区净化后的水通过出水区排出;所述泵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出水区连通,泵和释放器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接,释放器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气浮区连通;所述释放器包括相互连通的配水区和加压区,配水区的一侧与进口连通,配水区为恒径结构,加压区为缩径结构,加压区的最小直径处为释放器的出口。

A reflux gas float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flux gas float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ank, a pump and a releaser. The tank comprises a reaction zone, a flocculation area, a sedimentation area, a air floatation area, a slag discharge area and a water outlet area, a water intake port is set up in the reaction area, the reaction area, the flocculation area, the sedimentation area and the gas floating area are connected in turn, and the above air floatation area is arranged above the air floatation area. A slag scraper is provided, the slag scraper shave the floatation area to the slag discharge area, the water after the air floatation area is discharged through the effluent area; the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effluent area through the first pipe, the pump and the releaser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second pipes, and the releaser is connected to the air floating area through the third pipes; the releaser includes each other. The water distribution area and pressure area are connected, one side of the water distribution area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the water distribution area is a constant diameter structure, the pressure zone is the shrinkage structure, and the minimum diameter at the pressure zone is the outlet of the releas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流溶气气浮装置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流溶气气浮装置。
技术介绍
气浮是溶气系统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中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水处理设备。产生微气泡的方法包括曝气气浮法和溶气气浮法,曝气气浮法又称分散空气法,是在气浮池的底部设置微孔扩散板或扩散管,压缩空气从板面或管面以微小气泡形式逸出于水中。也有在池底处安装叶轮,轮轴垂直于水面,而压缩空气通到叶轮下方,借叶轮高速转动时的搅拌作用,将大气泡切割成为小气泡。溶气气浮法是将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在水面气压降低时就可以从水中逸出。目前常用的溶气气浮装置组成包括空压机、溶气罐、释放器和增压泵,工作原理是由空气压缩机送到空气罐中的空气在0.35MPa压力下被强制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气水,形成的溶气水被增压泵输送至气浮槽中。在该过程中,溶气水的压力突然降低,溶解在水中的空气析出,形成大量的微气泡群。但是该装置具有设备投资高、设备运行管理复杂、设备运行能耗高以及溶气罐中浮球液位计容易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流溶气气浮装置。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回流溶气气浮装置,包括槽体、泵和释放器,其中,所述槽体包括反应区、絮凝区、沉淀区、气浮区、排渣区和出水区,反应区设置进水口,反应区、絮凝区、沉淀区和气浮区依次连通,气浮区的上方设置有刮渣器,刮渣器将气浮区的浮渣刮至排渣区,气浮区净化后的水通过出水区排出;所述泵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出水区连通,泵和释放器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接,释放器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气浮区连通;所述释放器包括相互连通的配水区和加压区,配水区的一侧与进口连通,配水区为恒径结构,加压区为缩径结构,加压区的最小直径处为释放器的出口。经过处理后的废水首先通过泵进入释放器的配水区,配水区起到稳定和均衡水压的作用,配水区的废水进入加压区,由于加压区为缩径结构,所以随着加压容积的减小,废水压力越来越大,在释放器的出口处达到最大。当废水从释放器的出口释放至下游管道时,在水压突然减小的情况下,废水中溶解的空气会从水中释放出来,生成许多微气泡,含有大量微气泡的废水回流至气浮区,可以实现对废水的气浮。由于该改进后的装置中仅使用到泵和改进后的释放器,无需使用空压机、溶气罐等装置,大大简化了气浮设备的组成,降低了设备的投资,并节约了设备运行能耗。优选的,加压区的横截面积与配水区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80-140。优选的,所述加压区内设置有1-5个导流板,将加压区分隔成2-6个加压分区,每个加压分区对应一个出口。设置多个导流板,便于将配水区不同部位的废水均匀稳定加压,降低突然加压造成的不稳定等安全隐患。同时,将加压区通过导流板分成多个加压分区,便于提高加压效率和生成微气泡的量,并能有效提高微气泡的均匀程度。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个数为2-4个。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流板包括导流段和弯折段,所述导流段设置于加压区,弯折段设置于出口处,不同导流板的弯折段之间相互平行。相邻导流板的弯折段围成一个加压分区的出口。更进一步优选的,弯折段与导流段之间的夹角为140-160°。在该夹角范围内时,有利于提高微气泡产生的量和均匀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流段与释放器进口处废水的流动方向的夹角为25-45°优选的,所述释放器的配水区和加压区的长度比为1:2:4。优选的,所述释放器的出口直径与其下游管道的直径比为1:40-100。优选的,释放器的出口直径与其下游管道的直径比为1:80-100。优选的,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释放器的出口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气浮区中沉淀区的出口处。由于沉淀区沉淀后的废水流入气浮区进行深层次净化,所以将第三管道的出口延伸至沉淀区的出口时,便于将含有大量微气泡的水尽可能充分的与气浮区中的废水接触,有利于提高气浮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经过处理后的废水首先通过泵进入释放器的配水区,配水区起到稳定和均衡水压的作用,配水区的废水进入加压区,由于加压区为缩径结构,所以随着加压容积的减小,废水压力越来越大,在释放器的出口处达到最大。当废水从释放器的出口释放至下游管道时,在水压突然减小的情况下,废水中溶解的空气会从水中释放出来,生成许多微气泡,含有大量微气泡的废水回流至气浮区,可以实现对废水的气浮。设置多个导流板,便于将配水区不同部位的废水均匀稳定加压,降低突然加压造成的不稳定等安全隐患。同时,将加压区通过导流板分成多个加压分区,便于提高加压效率和生成微气泡的量,并能有效提高微气泡的均匀程度。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泵,2、释放器,3、反应区,4、进水口,5、絮凝区,6、出渣口,7、出水口,8、导流板,9、弯折段,10、导流段,11、配水区,12、加压区,13、释放区。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回流溶气气浮装置,包括槽体、泵1和释放器2,其中,所述槽体包括反应区3、絮凝区5、沉淀区、气浮区、排渣区和出水区,反应区设置进水口4,反应区3、絮凝区5、沉淀区和气浮区依次连通。图1中,反应区3、絮凝区5和沉淀区均为方形区域,且均设置于槽体的右侧。气浮区设置于槽体的中部,为图1中面积最大的区域。气浮区的上方设置有刮渣器,刮渣器将气浮区废水液面的浮渣层刮至排渣区,排渣区设置有出渣口6,便于将积累的浮渣排出。气浮区净化后的水(即经过气浮和刮渣后的水),进去出水区,出水区设置有出水口7,便于将净化后的水排出。所述泵1通过第一管道与出水区连通,泵1和释放器2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接,释放器2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气浮区连通。如图2所示,释放器2包括相互连通的配水区11和加压区12,配水区11的一侧与进口连通,配水区11为恒径结构,加压区12为缩径结构,加压区12的最小直径处为释放器2的出口,释放器2的出口连接释放区13。加压区的横截面积与配水区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80-140,优选为1:100-120,如1:100,1:120,1:110,等等。经过处理后的废水首先通过泵进入释放器的配水区,配水区起到稳定和均衡水压的作用,配水区的废水进入加压区,由于加压区为缩径结构,所以随着加压容积的减小,废水压力越来越大,在释放器的出口处达到最大。当废水从释放器的出口释放至下游管道时,在水压突然减小的情况下,废水中溶解的空气会从水中释放出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回流溶气气浮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流溶气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泵和释放器,其中,所述槽体包括反应区、絮凝区、沉淀区、气浮区、排渣区和出水区,反应区设置进水口,反应区、絮凝区、沉淀区和气浮区依次连通,气浮区的上方设置有刮渣器,刮渣器将气浮区的浮渣刮至排渣区,气浮区净化后的水通过出水区排出;所述泵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出水区连通,泵和释放器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接,释放器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气浮区连通;所述释放器包括相互连通的配水区和加压区,配水区的一侧与进口连通,配水区为恒径结构,加压区为缩径结构,加压区的最小直径处为释放器的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流溶气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泵和释放器,其中,所述槽体包括反应区、絮凝区、沉淀区、气浮区、排渣区和出水区,反应区设置进水口,反应区、絮凝区、沉淀区和气浮区依次连通,气浮区的上方设置有刮渣器,刮渣器将气浮区的浮渣刮至排渣区,气浮区净化后的水通过出水区排出;所述泵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出水区连通,泵和释放器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接,释放器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气浮区连通;所述释放器包括相互连通的配水区和加压区,配水区的一侧与进口连通,配水区为恒径结构,加压区为缩径结构,加压区的最小直径处为释放器的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溶气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压区的横截面积与配水区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80-1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溶气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区内设置有1-5个导流板,将加压区分隔成2-6个加压分区,每个加压分区对应一个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王红燕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