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聪年专利>正文

后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763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后帮机,主要针对扫刀进给机构部分加以改进,其包括有:一底件、一扫刀组件、一驱动组件以及一连结件,其特征在于:该底件的左右侧各设有一导轨构件,该驱动组件包含第一油压缸组与一第二油压缸组,该连结件用以连结扫刀组件之引导板与第一油压缸本体。该后帮机能使鞋底同侧皮料平均地完成结帮,不会产生拗叠鼓胀现象。(*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系与制鞋机械有关,具体来说,乃是涉及一种后帮机。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一鞋底示意图,它大概可区分为A、B、C三个部分,其中,A称为前帮,B为中帮,C则为后帮,本技术即针对后帮部分的加工机械进行改良。请继续参阅图2,为已知后帮机的外观立体图,其中标号为70者即为扫刀进给机构部分。如图3至6所示,该已知扫刀进给机构70包括有一底件71,大致呈矩形体;一引导板72,固定于该底件71前段上方适当高度处,该引导板72的底面中段内侧左右方分别设有一第一导槽721、722,另于左右外侧还分别设有一第二导槽723、724;一左夹块组件73,其顶部凸设有第一、二枢筒731、732,以之分别嵌置枢设于该引导板72底面导槽724、722之后端;一右夹块组件74,其顶部凸设有第三、四枢筒741、742,以之分别嵌置枢设于该引导板72底面之导槽721、723的后端;一左扫刀片75,定位于该左夹块组件73的前方;一右扫刀片76,定位于该右夹块组件74的前方;一左连杆77,其前端枢设在该左夹块组件73的外侧上;一右连杆78,其前端枢设在该右夹块组件74的外侧上;一推杆79,其左右端分别与该左、右连杆77、78的后端枢设连接;以及一油压缸80,其轴杆81前端固设于该推杆79的背侧中央上。在鞋后踵的结帮作业中,将待加工的鞋子置放于鞋楦撑台上的鞋楦上,然后撑台向后移动,令鞋子后侧抵靠于-黄色U型胶座内周面,并有一支“上顶轴”往下压,顶在鞋底后侧中央处,接着配合图7、8所示,油压缸80的轴杆81向前顶伸,则该左、右扫刀片75、76即一面由后向前移动,另一方面该两扫刀片75、76的前内侧尚“同时”向内并靠,而完成结帮作业。该种结构沿用已久,其存在有后述之缺点,即上述已知后帮机的扫刀进给行程只有如图9所示X轴(前后方向)与Y轴(左右方向)“同时进给”一种方式,然而,在加工不同鞋类的时候,其所需压边的程度并不尽相同,因为已知扫刀进给方式是固定不变的,无法作调整,结果加工出来的鞋子常常会有鞋子后段周面有鼓涨现象,这些不良品造成成本增加,也形成作业程序上的麻烦。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帮机,能令鞋底周侧的皮料确实平均地被完成结帮,不会产生拗叠鼓涨现象,减少不良产品。根据本技术的后帮机,它的扫刀进给机构包括有一底件,固设在后帮机的机台上;一扫刀组件,包含有一左下夹块,其底面贴靠放置在该底件顶面左侧;一左上夹块,固设于该左下夹块的上方,该左上夹块顶面予定位置上设有位于内侧的第一枢筒与外侧的第三枢筒;一左扫刀片,固设于该左上夹块前侧,于其内面中段设有一第一搭接部;一右下夹块,其底面贴靠放置在该底件顶面右侧;一右上夹块,固设于该右下夹块的上方,该右上夹块顶面予定位置上设有位于内侧的第二枢筒与外侧的第四枢筒;一右扫刀片,固设于该右上夹块前侧,于其内面中段设有一第二搭接部,以与该左扫片的第一搭接部相搭接;一推杆,位于该左、右夹块的后方;一左连杆,其前端枢设在该左上、下夹块外侧之间,后端则枢设在该推杆的左端;一右连杆,其前端枢设在该右上、下夹块外侧之间,后端则枢设在该推杆的右端;一引导板,设于左、右夹块的上方,其底面中段内侧左方分别设有大致呈弧状的第一导槽,该两第一导槽的外侧予定位置上相对另各设有一第二导槽,4该左上夹块顶面之第一枢筒与右上夹块顶面之第三枢筒分别位于该两第一导槽的起始端,而右上夹块的第三枢筒与右上夹块的第四枢筒则分别位于该两第二导槽的起始端;一驱动组件,系设于推杆的后方;其特征在于该底件的前段左、右侧分别设有一导轨构件,该两导轨构件具有一固设于底件顶面的立板以及自该立板顶缘向内延伸的水平板部;该引导板的两第一导槽位于以左、右扫刀片的第一、二搭接部的搭接中心点为圆心,再以该搭接中心点到左、右上夹块的第一、二枢筒的中心的距离为半径所定义的弧线上;该驱动组件包含有一第一油压缸组与一第二油压缸组,该第一油压缸组的第一轴杆锁固于该推杆的中段,该第二油压缸组固设在后帮机的机台上,其第二轴杆前端则枢设在该第一油压缸组的后端;另外包括有一连结件,该连结件的前段固设在引导板的后段顶面,后段则固设在该第一油压缸组的本体上。该驱动组件又包含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具有一水平块部固设在后帮机机台上,该水平块部顶部往上延设一直立块部,以供该第二油压缸组的后侧通过一第二销件装设于该直立块上。以下提供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功效作详细的描述,附图中图1是鞋底之加工区域示意图。图2是一种已知后帮机的外观示意图。图3是图2中之扫刀进给机构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4中之引导板的底视平面图。图6是图5中沿6-6剖线的剖视图。图7是已知扫刀进给机构尚未作动前的平面示意图。图8是扫刀进给机构作动后的平面示意图。图9是已知后帮机的扫刀进给方向座标参考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扫刀进给机构的外观立体图。图11是图10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12是图11中下半部的顶视平面图。图13是底件及扫刀组件(不含引导板)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底件的顶视平面图。图15是图11中上半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扫刀组件的引导板的底视平面图。图17是图16中沿17-17剖线的剖视图。图18是图16中沿18-18剖线的剖视图。图19是驱动组件30的分解立体图。图20是图10中沿20-20剖线的剖面视图。图21,22是本技术的一种作动方式的示意图。图23,24是本技术另一种作动方式的示意图。请配合参看图10至20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后帮机主要针对扫刀进给机构部分进行改良,其包括有一底件10、一扫刀组件20、一驱动组件30以及一连结件40,其中该底件10的前侧左右方各开设一贯穿顶底面的通孔11,如图10所示,供后帮机前侧的两支撑杆12顶段的阳螺纹部121由下往上通过而定位,再于底件10后侧通过螺丝15锁固在后帮机机台上,另于该两通孔11的后侧各设有一螺孔13;两导轨构件14,以相对称状态分别设置于该底件10的前段左、右侧上方,该导轨构件14由一立板141与一水平板142所构成,该立板141上前、后侧各开设有一贯穿顶底面的通孔141A、141B,该水平板142的前侧开设一通孔142A,后侧则开设一沉头孔142B,在装配上,令该水平板142的通孔142A对准立板141的通孔141B,以一沉头螺丝143通过沉头孔142B、通孔141B,再旋设在底件10的螺孔13上,而撑杆12顶段的阳螺纹部121通过立板141的通孔141A及水平板142的通孔142A,再以一螺帽144加以锁固。该扫刀组件20的结构包含有一左扫刀片21,其内面中段设有一第一搭接部211;一右扫刀片22,其内面中段设有一第二搭接部221;一左下夹块23,其底面贴靠放置在该底件10顶面左侧;一左上夹块24,位于该左下夹块23的上方,通过一螺丝241将左扫刀片22锁固于其前侧下方,再利用若干沉头螺丝将该左上夹块24锁固在该左下夹块23上方;一右下夹块25,其底面贴靠在该底件10顶面右侧;一右上夹块26,位于该右下夹块25的上方,通过一螺丝将该右扫刀片22锁固于其前侧下方,再利用若干沉头螺丝将该右上夹块26锁固在该右下夹块25的上方;一推杆27,位于该底件10之中段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帮机,其扫刀进结机构部分包括有:一底件,固设在后帮机的机台上;一扫刀组件,包含有:一左下夹块,其底面贴靠放置在该底件顶面左侧;一左上夹块,固设于该左下夹块的上方,该左上夹块顶面予定位置上设有位于内侧的第一枢筒与外侧的第三枢筒; 一左扫刀片,固设于该左上夹块前侧,于其内面中段设有一第一搭接部;一右下夹块,其底面贴靠放置在该底件顶面右侧;一右上夹块,固设于该右下夹块的上方,该右上夹块顶面予定位置上设有位于内侧的第二枢筒与外侧的第四枢筒;一右扫刀片,固设于该右上夹块前侧,于其内面中段设有一第二搭接部,以与该左扫刀片的第一搭接部相搭接;一推杆,位于该左、右夹块的后方;一左连杆,其前端枢设在该左上、下夹块外侧之间,后端则枢设在该推杆之左端;一右连杆,其前端枢设在该右上、下夹块外侧之间,后端则枢设在该推杆的右端一引导板,设于左、右夹块的上方,其底面中段内侧左方分别设有大致呈弧状的第一导槽,该两第一导槽的外侧予定位置上相对另各设有一第二导槽,该左上夹块顶面之第一枢筒与右上夹块顶面之第三枢筒分别位于该两第一导槽的起始端,而右上夹块的第三枢筒与右上夹块的第四枢筒则分别位于该两第二导槽的起始端;一驱动组件,设于推杆的后方;其特征在于:该底件的前段左、右侧分别设有一导轨构件,该两导轨构件具有一固设于底件顶面之立板以及自该立板顶缘向内延伸之水平板部;该引导板之两第一导槽位于以左 右扫刀片之第一、二搭接中心点为圆心,再以该搭接中心点到左、右上夹块之第一、二枢筒之中心的距离为半径所定义之弧线上;该驱动组件包含有一第一油压缸组与一第二油压缸组,该第一油压缸组的第一轴杆锁固于该推杆的中段,该第二油压缸组固设在后帮机之机 台上,其第二轴杆前端则枢设在该第一油压缸组的后端;另外包括有一连结件,该连结件的前段固设在引导板的后段顶面,后段则固设在该第一油压缸组的本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聪年
申请(专利权)人:廖聪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