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留置与取出的局部内放射治疗静脉血管癌栓的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7029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4:38
一种可留置与取出的局部内放射治疗静脉血管癌栓的器械,包括一使用时经颈静脉穿刺到存在癌栓静脉血管的导管;与导管配套使用的引导丝;导管前部设置的包含可进行内放射治疗放射性物质的放射结构;导管最前端为微尖型设置,在导管设置放射结构的前面设置一允许导丝穿过不允许放射结构穿过且具有防止血液返流的防返流结构或在导管前端两侧设置两个出气孔;放射结构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引导丝直径;两出气孔的直径小于放射结构的直径;在导管内还设置将放射结构固定于导管前端的固定结构及将固定结构取出的牵拉结构;固定结构设置于放射结构的后面。该器械能完全避免传统粒子易被血液冲刷移位、栓塞的风险,还解决了传统粒子放置后不能取出的问题。

Apparatus for local and internal radiotherapy for venous thrombosis

A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a venous vascular tumor thrombus that can be retained and removed, including a catheter that is punctured through the jugular vein to the vein of the vein of the tumor; a guide wire used with the catheter; the front part of the catheter includes a radiological structure that can b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radioactive material; the front end of the catheter is slightly pointed. Setting in front of the tube setting a guide wire that allows a guide wire to pass through an anti reflux structure that does not allow the radiation structure to pass through and has the prevention of blood reflux, or sets two vent holes on both sides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catheter; the diameter of the radial structure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diameter of the guide wire; the diameter of the two vent is less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radial structure. The fixed structure is fixed to the front of the catheter and the pulling structure is taken out of the fixed structure, and the fixed structure is set behind the radiation structure. The device can completely avoid the risk of traditional particles being easily washed away and embolized by the blood, and also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particles can not be removed after pla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留置与取出的局部内放射治疗静脉血管癌栓的器械
本专利技术属于介入放射领域医疗器械,特别是针对一种针对静脉血管癌栓局部放疗的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为一种可留置与取出的局部内放射治疗静脉血管癌栓的器械。
技术介绍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一种高死亡率的原发性肝癌。它是一种全球范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在亚洲、非洲和南部欧洲。目前肝细胞癌(HCC)在我国的发病率高,约占全球所有新增病例的一半,其中10-40%HCC患者合并有门静脉癌栓。一旦门静脉主干受癌栓累及,会极大增加肿瘤在肝内播散概率,同时还会阻碍入肝门静脉血流,进而导致肝储备功能恶化并加剧继发于肝硬化基础上的门静脉高压,从而导致这类患者预后极差。目前针对HCC合并门静脉癌栓尚无标准治疗方案。肝内病灶切除联合门脉取栓被认为是HCC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但仅有10%左右的患者在就诊时符合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因此,临床也逐渐探索经动脉化疗栓塞,体外放射治疗,激光消融,射频消融,门静脉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方式进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另外,肝癌、肾癌等恶性肿瘤晚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合并肝静脉癌栓、上腔静脉癌栓、下腔静脉癌栓,针对上述的静脉血管癌栓,如果不进行控制,则有可能随血液进入到脑部形成脑梗,进入心脏形成心脏填塞,进入肺部也将会形成肺栓塞,都会很大程度影响患者的健康,不能有效合理的进行去除将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存活时间。近几年,逐步开展利用超声与DSA联合导引下经导管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的方式,上述方式可以达到消除肿瘤扩散风险及有效避免门静脉栓塞,保证肝内血液通畅的效果,且经大量临床验证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目前传统方法,放射性粒子或粒子条一次植入门静脉部分后不再进行取出,且多通过明胶海绵条进行通道填充,在使用过程中也不能根据使用情况对过半衰期的放射性粒子进行取出并重新植入,还不能对粒子的位置进行调整;而且还存在粒子从通道中脱出,造成血管堵塞或对其他血管造成伤害的风险。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可以实现根据使用情况对放射性粒子的位置,放射性粒子的及时合理的替换,并且可以有效防止粒子脱出风险的器械;具体为可留置与取出的局部内放射治疗静脉血管癌栓的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放射性粒子治疗门静脉癌栓中存在粒子位置不可调,粒子不能替换,及粒子存在脱出风险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留置与取出的局部内放射治疗静脉血管癌栓的器械。一种可留置与取出的局部内放射治疗静脉血管癌栓的器械,其包括一使用时经颈静脉穿刺到存在癌栓静脉血管的导管;与导管配套使用的引导丝;导管前部设置的包含可进行内放射治疗放射性物质的放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导管最前端为微尖型设置,在导管设置放射结构的前面设置一允许导丝穿过不允许放射结构穿过且具有防止血液返流的防返流结构或在导管前端两侧设置两个出气孔;放射结构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引导丝直径;两出气孔的直径小于放射结构的直径;在导管内还设置将放射结构固定于导管前端的固定结构及将固定结构取出的牵拉结构;固定结构设置于放射结构的后面。进一步,存在癌栓的静脉血管为任意可存在癌栓的静脉血管,其中优选存在癌栓的静脉血管包括肝静脉、门静脉、下腔静脉或上腔静脉进一步,癌栓在肝静脉时,导管为经颈静脉穿刺到达上腔静脉后经过心脏后到达肝静脉的导管;或者癌栓在门静脉时,导管为经颈静脉穿刺到达上腔静脉后通过心脏后进入肝静脉后穿刺过肝实质后进入门静脉的导管;或者癌栓在上腔静脉时,导管为经颈静脉穿刺到达上腔静脉的导管;或者癌栓在下腔静脉时,导管为经颈静脉穿刺到达上腔静脉后通过心脏后到达下腔静脉的导管。使用时,导管的前端设置在对应存在癌栓的静脉血管内,导管的后端设置在体外颈部位置;待导管前端进入到预定位置后,与导管配套使用的引导丝可从体外沿导管推送放射结构至导管前端;后利用导引丝将固定结构推送到放射结构处,将放射结构固定,防止放射结构滑动,当放射结构所处位置不准确时,通过在外侧后撤或前推导管到达调整前端放射结构位置的目的,调整起来非常方便;当放射治疗一段时间后,根据放射结构的放射性,对放射结构进行补充或替换,具体操作步骤为,利用牵拉结构将固定结构拉出,再通过引导丝将新的放射结构置入进行补充,后根据新的放射结构位置再次前推后后撤导管;整个放射结构的补充过程操作简单费时短。本专利技术器械可将放射结构设置在导管内且随导管长时间设置在体内,而且可以方便对放射结构的约束,还可方便对放射结构的替换及位置调整。因防返流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放射性粒子穿出;且不用进行多次导管置入即可完成对放射性粒子的替换工作或位置调整,可以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还可有效减少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最终可以起到有效治疗延长患者存活时间的目的。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为一可膨胀活塞,可膨胀结构上设置一小挂环,挂环连接牵拉结构一端,牵拉结构另一端留在导管外侧,牵拉结构具体为一牵拉线。使用时,通过加硬引导丝将可膨胀活塞送到放射结构处,固定放射结构,需要补充放射结构时,通过在外侧使劲后撤牵拉丝,将可膨胀活塞取出进行放射结构的补充。进一步,癌栓在上腔静脉时,导管外侧设置一导管鞘,导管头端是封闭的盲端,导管头端两侧设置2个出气孔,方便各结构的置入顺畅性。进一步,放射结构为圆柱形结构,放射性物质设置在放射结构的中央。此种设置可以有效精准的实现对癌栓的放疗。进一步,放射物质为I-125;I-125以I125覆层形式设置在放射结构的中央的承载球上。进一步,放射结构的长度为0.8cm;直径为4.5mm;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放射结构间的非放射结构;放射结构与非放射结构的直径小于导管口径但大于导丝直径;非放射结构的设置可以实现根据需放疗的位置进行放射结构的设置,更好的实现精准放疗;进一步,所述放射性结构、非放射性结构上端设置小拉环;放射性结构、非放射性结构及可膨胀活塞下端设置与拉环结构对应的凹陷;对应设置将各结构牵出的带钩牵拉导丝。此种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各个结构连接的吻合性;且方便对放射性结构进行替换;进一步,所述凹槽为设置在放射性结构、非放射性结构及可膨胀活塞下端中央的半圆球凹陷,此种设置能够将各个结构更好的连接在一起。或者在放射性结构、非放射性结构上端设置一薄层由磁铁或铁磁性材料组成的磁性吸引层,另设置前端为磁性片的磁性牵拉导丝及设置前端带钩的带钩牵拉导丝,磁性片与磁性吸引层相互吸引。此种结构可以大大提高放射性粒子取出时的速度,且因仅设置在上部不会影响放射性粒子的放射治疗。进一步,防返流结构包括设置在导管内的阻挡环及设置在阻挡环前端的防返流瓣;阻挡环形成的开口口径小于放射性结构及非放射性结构的直径;防返流瓣可以保证导丝穿过与退出,且可以有效防止血液返流,阻挡环可以防止放射性结构及非放射性结构从导管穿出。或者所述防返流结构为薄弹性膜;薄弹性膜本身可以允许导丝通过,导丝撤回后自动闭合,结构简单;进一步,为防止薄弹性膜不能很好的闭合,在薄弹性膜前方也设置防返流瓣。进一步,设置1-4片防返流瓣;放返流瓣一侧设置在导管内壁上,另一侧悬浮;单片防返流瓣的长度大于导管直径,此种设置方式可以有效保证血液逆流。进一步,所述引导丝前端头为软的可弯折丝;后端为一硬的直头;做介入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可留置与取出的局部内放射治疗静脉血管癌栓的器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留置与取出的局部放疗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器械,其包括一使用时经颈静脉穿刺到存在癌栓静脉血管的导管(1);与导管(1)配套使用的引导丝(21);导管(1)前部设置的包含可进行内放射治疗放射性物质的放射结构(3);其特征在于,导管(1)最前端为微尖型设置,在导管(1)设置放射结构(3)的前面设置一允许导丝穿过不允许放射结构(3)穿过且具有防止血液返流的防返流结构或在导管(1)前端两侧设置两个出气孔;放射结构(3)的直径大于引导丝(21)直径;两出气孔的直径小于放射结构(3)的直径;在导管(1)内还设置将放射结构(3)固定于导管(1)前端的固定结构及将固定结构取出的牵拉结构;固定结构设置于放射结构(3)的后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留置与取出的局部放疗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器械,其包括一使用时经颈静脉穿刺到存在癌栓静脉血管的导管(1);与导管(1)配套使用的引导丝(21);导管(1)前部设置的包含可进行内放射治疗放射性物质的放射结构(3);其特征在于,导管(1)最前端为微尖型设置,在导管(1)设置放射结构(3)的前面设置一允许导丝穿过不允许放射结构(3)穿过且具有防止血液返流的防返流结构或在导管(1)前端两侧设置两个出气孔;放射结构(3)的直径大于引导丝(21)直径;两出气孔的直径小于放射结构(3)的直径;在导管(1)内还设置将放射结构(3)固定于导管(1)前端的固定结构及将固定结构取出的牵拉结构;固定结构设置于放射结构(3)的后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留置与取出的局部放疗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器械,其特征在于,癌栓在肝静脉时,导管(1)为经颈静脉穿刺到达上腔静脉后经过心脏后到达肝静脉的导管(1);或者癌栓在门静脉时,导管(1)为经颈静脉穿刺到达上腔静脉后通过心脏后进入肝静脉后穿刺过肝实质后进入门静脉的导管(1);或者癌栓在上腔静脉时,导管(1)为经颈静脉穿刺到达上腔静脉的导管(1);或者癌栓在下腔静脉时,导管(1)为经颈静脉穿刺到达上腔静脉后通过心脏后到达下腔静脉的导管(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留置与取出的局部放疗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器械,其特征在于,固定结构为一可膨胀活塞(5),可膨胀结构上设置一小挂环,挂环连接牵拉结构一端,牵拉结构另一端留在导管(1)外侧,牵拉结构具体为一牵拉线(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留置与取出的局部放疗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器械,其特征在于,放射结构(3)为圆柱形结构,放射性粒子设置在放射结构(3)的中央。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永袁宏军管阳李鑫左太阳付金鑫王茂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