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胃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6854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胃管插管,包括插管主体,插管主体的环状壁的第一选定区域中开设插孔,插孔内形成一副管,第一选定区域的壁厚至少大于第二选定区域的壁厚,副管内的前端装有图像采集器;可视胃管插管还包括拉丝,拉丝插入至副管内并由副管壁穿过而进入至插管主体的管道内再向插管主体的第二选定区域延伸至与第二选定区域的内壁连接,当利用拉丝调节插管主体的弯曲度时,插管主体的第二选定区域与拉丝的连接处在拉力的作用下向插管主体的第一选定区域靠近以使得可视胃管插管的顶端部形成弯曲态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易生产,实现了插管操作过程中的实时可视导引,易操作,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伤害小;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快速调节其弯曲度。

Visual tube intub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isual gastric tube intubation, including an intubation body. A socket is opened in the first selected area of the ring wall of the intubation body, and a tube is formed in the socket. The wall thickness of the first selected area is at least second of the wall thickness of the selected area,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auxiliary tube is equipped with an image collector; the visual tube intubation is also included. Wire, the wire is inserted into the tube and through the vice tube wall and enters the pip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pipe, and then extends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second selected area,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selected area. When the drawing is used to adjust the bending degre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intubati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econd selected area of the intubation body and the wire drawing is in the force of the pulling force. The first selected area of the downward intubation body is near to form a bending state of the top portion of the visible gastric tub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easy production, real-time visual guidance in the process of intubation operation, easy operation, high success rate and small damage, and the invention can quickly adjust the bending degree of the in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视胃管插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胃管插管,特别涉及一种可视胃管插管,属于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对于无法通过口腔进食的病人,常常需要通过病人鼻腔直接向胃中打入流食,这时就会用到胃管插管。然而从病人的鼻腔插入胃管会使得病人呼吸不畅,且使得病人十分不舒服。因此考虑由病人的食道插入胃管,然而食道位于气管的后方,插管时完全属于盲插,若医务人员经验不足,则会使得病人极其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胃管插管,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胃管插管,包括插管主体,所述插管主体的环状壁的第一选定区域中开设有一与所述插管主体延伸方向一致的插孔,所述插孔内形成一副管,所述第一选定区域的壁厚至少大于沿所述插管主体的轴线而与所述插管主体的第一选定区域相对称的第二选定区域的壁厚,所述副管内的前端装有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经装于所述副管内的像纤与置于所述副管外的图像接收器相连,所述图像接收器与显示器连接;所述可视胃管插管还包括一用于调节所述插管主体的弯曲度的拉丝,所述拉丝由所述副管的后端插入至所述副管内并由所述副管壁穿过而进入至所述插管主体的管道内再向所述插管主体的第二选定区域延伸至与所述第二选定区域的内壁连接,当利用所述拉丝调节所述插管主体的弯曲度时,至少所述插管主体的第二选定区域与所述拉丝的连接处在拉力的作用下向所述插管主体的第一选定区域靠近以使得所述可视胃管插管的顶端部形成弯曲态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之一,当所述像纤、图像接收器以及拉丝由所述副管中拉出后,所述可视胃管插管在自身材料属性的作用下收缩使得所述副管闭合。进一步的,所述可视胃管插管为橡胶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拉丝的后端与置于所述插管主体外的调控机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拉丝包括拉丝主体以及设于所述拉丝主体前端的凸点,所述凸点与所述插管主体的第二选定区域的内壁连接,当所述可视胃管插管插入人体后而需取出所述拉丝时,被施以拉力的所述拉丝主体与所述凸点断裂且所述凸点仍位于原位。更进一步的,所述拉丝主体包括与所述凸点连接的橡胶段以及与所述橡胶段的另一端连接的金属丝段/高强度纤维,所述凸点为橡胶凸点,当所述拉丝的后端被施加拉力时,所述凸点与所述插管主体的第二选定区域的内壁的结合力大于所述凸点与所述拉丝主体的橡胶段的拉断力。进一步的,所述调控机构为拉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副管内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图像采集器的橡胶圈,所述图像采集器的头部突出所述副管的前端面,所述图像采集器的非头部部分容纳于所述橡胶圈内,且所述图像采集器的头部外径大于所述橡胶圈的内径且小于所述副管的内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图像采集器的头部容置于透明罩体内;和/或,所述图像采集器的头部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与电源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图像采集器采用微型摄像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图像接受器与所述显示器有线或无线连接,所述显示器为PC机或手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至少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视胃管插管结构简单合理,易生产,实现了插管操作过程中的实时可视导引,易操作,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伤害小,使用方便,效果好,是胃管插管上的创新。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视胃管插管在插管主体中设置有副管,第一选定区域的壁厚至少大于第二选定区域的壁厚,从而使得可视胃管插管偏重,当利用拉丝调节所述插管主体的弯曲度时,至少插管主体的第二选定区域与拉丝的连接处在拉力的作用下向插管主体的第一选定区域靠近,即第二选定区域与拉丝的连接处向内侧收缩,由于受到第二选定区域与拉丝的连接处的牵动,且因可视胃管插管偏重情形,可视胃管插管的顶端部可以轻易形成弯曲态势。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视胃管插管可以方便、顺畅地、快速地调节弯曲度,避免插管主体扭曲而无法快速实现弯曲度调节,进而减小病患插管的痛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可视胃管插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胃管插管,包括插管主体1,插管主体1的环状壁的第一选定区域中开设有一与插管主体1延伸方向一致的插孔,插孔内形成一副管2,第一选定区域的壁厚至少大于沿插管主体1的轴线而与插管主体1的第一选定区域相对称的第二选定区域的壁厚,副管2内的前端装有图像采集器3,图像采集器3经装于副管2内的像纤4与置于副管2外的图像接收器5相连,图像接收器5与显示器6连接;可视胃管插管还包括一用于调节插管主体1的弯曲度的拉丝7,拉丝7由副管2的后端插入至副管2内并由副管2壁穿过而进入至插管主体1的管道内再向插管主体1的第二选定区域延伸至与第二选定区域的内壁连接,当利用拉丝7调节插管主体1的弯曲度时,至少插管主体1的第二选定区域与拉丝7的连接处在拉力的作用下向插管主体1的第一选定区域靠近以使得可视胃管插管的顶端部形成弯曲态势。其中,当像纤4、图像接收器5以及拉丝7由副管2中拉出后,可视胃管插管在自身材料属性的作用下收缩使得副管2闭合。优选的,可视胃管插管为橡胶管,但并不限于橡胶管,还可以是硅胶管等。由于可视胃管插管(优选为橡胶管)自身材料具有蠕动性,当像纤4、图像接收器5以及拉丝7由副管2放置于其中时,可视胃管插管被撑开,当像纤4、图像接收器5以及拉丝7由副管2被拉出时,可视胃管插管的材料蠕动从而使得副管2闭合,如此可以增大插管主体1的通道的口径,以方便输入流食给病患。其中,拉丝7的后端与置于插管主体1外的调控机构(图上未示出)连接。优选的,调控机构可以采用拉环。进一步优选的,拉丝7包括拉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视胃管插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胃管插管,包括插管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主体的环状壁的第一选定区域中开设有一与所述插管主体延伸方向一致的插孔,所述插孔内形成一副管,所述第一选定区域的壁厚至少大于沿所述插管主体的轴线而与所述插管主体的第一选定区域相对称的第二选定区域的壁厚,所述副管内的前端装有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经装于所述副管内的像纤与置于所述副管外的图像接收器相连,所述图像接收器与显示器连接;所述可视胃管插管还包括一用于调节所述插管主体的弯曲度的拉丝,所述拉丝由所述副管的后端插入至所述副管内并由所述副管壁穿过而进入至所述插管主体的管道内再向所述插管主体的第二选定区域延伸至与所述第二选定区域的内壁连接,当利用所述拉丝调节所述插管主体的弯曲度时,至少所述插管主体的第二选定区域与所述拉丝的连接处在拉力的作用下向所述插管主体的第一选定区域靠近以使得所述可视胃管插管的顶端部形成弯曲态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胃管插管,包括插管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主体的环状壁的第一选定区域中开设有一与所述插管主体延伸方向一致的插孔,所述插孔内形成一副管,所述第一选定区域的壁厚至少大于沿所述插管主体的轴线而与所述插管主体的第一选定区域相对称的第二选定区域的壁厚,所述副管内的前端装有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经装于所述副管内的像纤与置于所述副管外的图像接收器相连,所述图像接收器与显示器连接;所述可视胃管插管还包括一用于调节所述插管主体的弯曲度的拉丝,所述拉丝由所述副管的后端插入至所述副管内并由所述副管壁穿过而进入至所述插管主体的管道内再向所述插管主体的第二选定区域延伸至与所述第二选定区域的内壁连接,当利用所述拉丝调节所述插管主体的弯曲度时,至少所述插管主体的第二选定区域与所述拉丝的连接处在拉力的作用下向所述插管主体的第一选定区域靠近以使得所述可视胃管插管的顶端部形成弯曲态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胃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像纤、图像接收器以及拉丝由所述副管中拉出后,所述可视胃管插管在自身材料属性的作用下收缩使得所述副管闭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胃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胃管插管为橡胶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胃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的后端与置于所述插管主体外的调控机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视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实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