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663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内胆(2)和外壳(1),外壳(1)和内胆(2)之间形成中空夹层(10),中空夹层(10)内设有发光源(4),外壳(1)的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中空夹层(10)内设有隔离板(5),隔离板(5)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共同形成密封空间,且隔离板(5)上设有朝向内胆(2)一侧凸起的凹槽(51),发光源(4)位于凹槽(51)内,内胆(2)对应凹槽(51)的位置向内凹进以形成用于避让凹槽(51)的避让槽(20),从而避免发光源受到内胆高温或水汽的影响,且防止了内胆和外壳之间的中空夹层的预留空间过小而导致隔离板安装不进去的情况发生。

Electric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ctric kettle, including an inner liner (2) and a shell (1), a hollow interlayer (10) between the outer shell (1) and the inner liner (2), the hollow interlayer (10)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 source (4), and at least part of the outer shell (1) is made of light transmittance, and a insulating plate (5) is provided in the hollow interlayer (10), and the separation plate (5)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shell (1) are in common. A sealing space (5)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51) facing a convex side of the inner bladder (2), the hair light source (4) is located in a groove (51), and the inner gallbladder (2) corresponds to an inward concave slot (51) to form a shelter (20) for the escape groove (51), from which the light source is prevented from the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or steam from the inner gallbladder, and the inner and outer surfaces are prevented. The space between the shells of the hollow interlayer is too small, which leads to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isolation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水壶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电水壶。
技术介绍
电水壶是一种常用的盛水加热容器,由于其烧水快、安全可靠、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家用小电器。电水壶主要包括壶体和壶盖,其中,壶盖盖设在壶体的顶部开口上。为了使壶体具有防烫保温功能,壶体具体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内胆和套设在内胆外侧的外壳,内胆和外壳之间形成中空夹层。壶体内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对内胆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电水壶的外观视觉效果,现有技术还在内胆和外壳之间的中空夹层内安装发光源,且将外壳由透光材料制成,从而使得发光源发出的光将外壳照亮,以提高壶体的外观美感。由于电水壶在工作过程中,内胆的温度较高且会有水蒸气进入至内胆和外壳之间的中空夹层内,而现有技术的发光源直接设置在内胆的外侧,因此,发光源容易受到内胆的高温以及水汽的影响而发生故障,影响显示效果以及发光源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水壶,能够避免发光源受到高温或水汽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内胆和套设在所述内胆外侧的筒状外壳,且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胆之间形成中空夹层,所述中空夹层内设有发光源,所述外壳的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所述中空夹层内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共同形成密封空间,且所述隔离板上设有朝向内胆一侧凸起的凹槽,所述发光源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内胆对应所述凹槽的位置向内凹进以形成用于避让所述凹槽的避让槽。本技术的电水壶,通过在内胆和外壳之间的中空夹层内设置隔离板,隔离板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共同形成密封空间,隔离板上设有朝向内胆一侧凸起的凹槽,将发光源设置在凹槽内,从而使得发光源被完全密封在与内胆相隔离的空间内,使发光源不会与高温水汽接触,且将发光源设置在凹槽内,使得发光源安装时更易定位,安装更加便捷;另外,由于隔离板上的凹槽朝向内胆一侧凸起,本技术同时将内胆对应凹槽的位置向内凹进形成用于避让凹槽的避让槽,从而可防止内胆和外壳之间的中空夹层的预留空间过小而导致隔离板安装不进去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隔离板和发光源的正常安装。可选的,所述避让槽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匹配。这样在避让凹槽的基础上,将由于避让对内胆容积造成的影响减小。可选的,所述避让槽的槽壁与所述凹槽的槽壁贴合。这样在避让凹槽的基础上,可使避让槽的槽壁对隔离板进行辅助定位,使隔离板固定起来更方便。可选的,所述发光源通过黏结剂贴设在所述凹槽内。这样在制作时,直接通过黏结剂将发光源贴合在凹槽内即可,制作快速且方便。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槽壁上设有卡扣,所述发光源通过所述卡扣固定在所述凹槽内。这样在装配发光源时,直接通过卡扣将发光源固定在凹槽内,装配方便且可靠。可选的,所述隔离板为围设在所述内胆外侧的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所述隔离板的两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密封贴合。这样可从周向上完全将内胆与位于隔离板外侧的发光源隔离,进一步提高了对发光源的隔离保护效果。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开口相对,所述隔离板的上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中,所述隔离板的下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二定位槽中。这样隔离板得到了固定,同时,只需将隔离板的上下端与外壳内壁实现密封即可,装配方便且密封较为容易。可选的,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供所述发光源的引线穿过的引线孔。这样使得发光源的走线更加方便。可选的,所述发光源为板状结构。可选的,所述发光源为发光油墨层或LED灯。可选的,所述外壳包括壶身本体和连接在所述壶身本体上方的上壶身,所述壶身本体和所述内胆之间形成所述中空夹层,所述隔离板的边缘与所述壶身本体的内壁密封连接。可选的,所述发光源为通电发光源,所述发光源的面向所述外壳透光部分的一面上设有导电油漆层,所述导电油漆层和所述发光源的电源连接,所述导电油漆层被设置成在所述外壳对应部位被人体部位触摸时,与所述人体部位形成电容回路而导通所述发光源的电源。从而使电水壶的外壳具有触摸功能,触摸外壳透光部位即可使发光源亮起,使用非常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感。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2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爆炸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0—中空夹层;11—上壶身;12—壶身本体;121—第一定位槽;122—第二定位槽;2—内胆;20—避让槽;21—壶嘴;111—避让孔;3—底盖;4—发光源;5—隔离板;51—凹槽;52—引线孔;6—加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2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爆炸图。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壶体和壶盖。壶体的顶部具有开口,壶盖盖设在该开口上。壶体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手柄,通过手柄可方便地将电水壶端起或放下。为了提高壶体的隔热和保温效果,壶体具体包括:内胆2和套设在内胆2外侧的筒状外壳1。其中,内胆2用于盛装液体,内胆2中盛装的液体可以是水,也可以是含有水的液体,例如牛奶、饮料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其中,外壳1和内胆2之间形成中空夹层10,中空夹层10内设有发光源4,外壳1的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具体地,可以将整个外壳1由透光材料制成,示例性的,整个外壳1可以为透明外壳,比如玻璃外壳,也可以将外壳1的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当发光源4开启时,可以使外壳1整体发光,也可以使外壳1的局部发光。该透光材料具体可以是:玻璃、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styrenecopolymer,简称A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简称ABS树脂)、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塑料)、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塑料),只要材料能够透光即可,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使用时,发光源4发出的光线从外壳1的透光部分照射至外壳1外,从而将外壳1照亮,从而提高了电水壶的外观美感,且在夜间或较暗的环境下煮水时,可使用户清楚地看到电水壶的位置,从而防止意外触碰而引起烫伤事故的发生。具体实现时,在壶体内设置用于加热壶体内液体的加热装置6,加热装置6具体设置在内胆2底部和外壳1之间的空间内。具体实现时,电水壶还可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电连接器。壶体底部设有温控器,温控器用于控制加热装置6的加热温度,需要加热时,将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水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水壶,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内胆(2)和套设在所述内胆(2)外侧的筒状外壳(1),所述外壳(1)和所述内胆(2)之间形成中空夹层(10),所述中空夹层(10)内设有发光源(4),所述外壳(1)的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夹层(10)内设有隔离板(5),所述隔离板(5)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共同形成密封空间,且所述隔离板(5)上设有朝向所述内胆(2)一侧凸起的凹槽(51),所述发光源(4)位于所述凹槽(51)内,所述内胆(2)对应所述凹槽(51)的位置向内凹进以形成用于避让所述凹槽(51)的避让槽(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水壶,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内胆(2)和套设在所述内胆(2)外侧的筒状外壳(1),所述外壳(1)和所述内胆(2)之间形成中空夹层(10),所述中空夹层(10)内设有发光源(4),所述外壳(1)的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夹层(10)内设有隔离板(5),所述隔离板(5)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共同形成密封空间,且所述隔离板(5)上设有朝向所述内胆(2)一侧凸起的凹槽(51),所述发光源(4)位于所述凹槽(51)内,所述内胆(2)对应所述凹槽(51)的位置向内凹进以形成用于避让所述凹槽(51)的避让槽(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20)的形状与所述凹槽(51)的形状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20)的槽壁与所述凹槽(51)的槽壁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源(4)通过黏结剂贴设在所述凹槽(51)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1)的槽壁上设有卡扣,所述发光源(4)通过所述卡扣固定在所述凹槽(51)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5)为围设在所述内胆(2)外侧的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所述隔离板(5)的两端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密封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先平廖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