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6562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衣。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前片、第二前片、拉链、门襟挡片、多颗扣子和防雨条,所述第一前片与第二前片用拉链进行连接,所述门襟挡片盖在所述拉链外表面;所述门襟挡片一条竖边与第二前片固定连接,另一条竖边用所述扣子与第一前片连接;所述防雨条由防水材料制成,设置在拉链与门襟挡片中间,所述防雨条折叠为双层结构,所述防雨条包括底层防雨条、上层防雨条和竖向折痕部,三者构成了一个竖向的雨水导流通道。使用该雨衣时,雨水从门襟挡片与第一前片的空隙流入后,经由防雨条构成的雨水导流通道,从雨衣底部流出,有效防止了雨水从拉链的缝隙进入雨衣内部,更好地保护身体不被雨水淋湿。

A raincoa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incoat. The main point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to include a first front piece, a second front piece, a zipper, a door block, a plurality of buttons and a rain proof strip. The first front piece is connected with a zipper with second front pieces, and the flap block is covered with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zipper; one vertical edge of the flap block is fixed to the second front piece, and the other is used for the other vertical side. The butt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ront piece; the rain proof strip is made of waterproof material an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zipper and the flap block. The rain proof strip is folded into a double layer structure. The rain proof strip includes the bottom rain proof strip, the upper rain proof strip and the vertical crease. The three people constitute a vertical rainwater diversion channel. When the raincoat is used, the rainwater diversion channel, which is formed by the rain proof strip, flows out from the bottom of the raincoat, effectively preventing the rain from entering the inner of the raincoat, so as to protect the body from the wet 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衣
本技术涉及服装,特别涉及一种雨衣。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目前,雨衣采用拉链3连接时,一般会在拉链3处设置门襟挡片4将拉链3进行遮挡,以防止雨水从拉链3进入雨衣内部。门襟挡片4一般采用多个扣子5与雨衣本体10进行连接,但是即便如此,门襟挡片4与雨衣本体10之间还会存在空隙6,特别是在相邻两个扣子中间位置,空隙6更大,雨水很容易从所述空隙6流至拉链3处,经由拉链3的缝隙进入雨衣内部,打湿内部衣服,造成身体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衣,该雨衣能够防止雨水从拉链的缝隙进入雨衣内部,更好地保护身体不被雨水淋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雨衣包括第一前片、第二前片、拉链、门襟挡片、多颗扣子和防雨条,所述第一前片与第二前片用拉链进行连接,所述门襟挡片盖在所述拉链外表面;所述门襟挡片一条竖边与第二前片固定连接,另一条竖边用所述扣子与第一前片连接;所述防雨条由防水材料制成,设置在拉链与门襟挡片中间,所述防雨条折叠为双层结构,所述防雨条包括底层防雨条、上层防雨条和竖向折痕部,所述底层防雨条远离竖向折痕部的边与第一前片固接,所述上层防雨条的外表面与门襟挡片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底层防雨条、上层防雨条和竖向折痕部构成了一个竖向的雨水导流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从门襟挡片与第一前片的空隙流入后,经防雨条构成的雨水导流通道,从雨衣底部流出,有效防止了雨水从拉链的缝隙进入雨衣内部,更好地保护身体不被雨水淋湿。作为优选地,所述竖向折痕部设置有竖向导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导出进入防雨条的雨水。作为优选地,竖向导流槽为分段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塑料导流槽在人们弯腰时造成的不适,提高雨衣穿戴的舒适度。作为优选地,所述底层防雨条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条竖向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防雨条对雨水的阻挡和导流效果。作为优选地,所述上层防雨条与门襟挡片为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上层防雨条与门襟挡片更好的贴合,防止雨水从二者之间的间隙进入雨衣内部。作为优选地,所述上层防雨条与门襟挡片采用多个粘扣件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上层防雨条与门襟挡片采用多对磁性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解决了层防雨条与门襟挡片连接的问题,而且相比普通扣子而言,粘扣和磁性扣的连接方式不会造成上层防雨条与门襟挡片之间间隙太大,能够更好地防止雨水进入。作为优选地,所述粘扣件和磁性件设置于相邻两颗扣子的中间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雨水最容易从门襟挡片上的相邻的两颗扣子的中间位置进入,所以采用以上方案可以更好地避免因该处的上层防雨条与门襟挡片不贴合,而造成雨水进入雨衣内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雨水从门襟挡片与第一前片的空隙流入后,经防雨条构成的雨水导流通道,从雨衣底部流出,有效防止了雨水从拉链的缝隙进入雨衣内部,更好地保护身体不被雨水淋湿。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雨衣结构示意图;图2是设有防雨条的雨衣结构示意图;图3是防雨条结构图。图中,1、第一前片;2、第二前片;3、拉链;4、门襟挡片;5、扣子;6、空隙;7、防雨条;71、底层防雨条;711、竖向褶;72、上层防雨条;73、竖向折痕部;8、竖向导流槽;9、粘扣件;10、雨衣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一种雨衣,包括第一前片1、第二前片2、拉链3、门襟挡片4、多颗扣子5和防雨条7,所述第一前片1与第二前片2用拉链3进行连接,所述门襟挡片4盖在所述拉链3外表面(图中门襟挡片4为打开状态);所述门襟挡片4一条竖边与第二前片2固定连接,另一条竖边用所述扣子5与第一前片1连接;所述防雨条7由防水材料制成,可以是与雨衣相同的材料,所述防雨条7设置在拉链3与门襟挡片4中间,所述防雨条7折叠为双层结构,所述防雨条7包括底层防雨条71、上层防雨条72和竖向折痕部73,所述底层防雨条71远离竖向折痕部73的边与第一前片1固接,使用时,所述上层防雨条72的外表面与门襟挡片4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底层防雨条71、上层防雨条72和竖向折痕部73构成了一个竖向的雨水导流通道。使用时,先将雨衣拉链3闭合;然后将竖向折痕部73压向第二前片2方向,将上层防雨条72折回,并使上层防雨条72的外表面与门襟挡片4的内表面贴合;将门襟挡片4用扣子5与第一前片1连接。雨水从门襟挡片4与第一前片1的空隙6流入后,经由底层防雨条71的外表面流向竖向折痕部73,受到回折的上层防雨条72阻挡后,顺着竖向折痕部73向下流,直至从雨衣底部流出。由于防雨条7对进入缝隙的雨水进行了阻挡,并顺利导流至雨衣底部排出,防止了雨水从拉链3的缝隙进入雨衣内部,从而更好地保护身体不被雨水淋湿。如图3所示,为了更好的导出进入防雨条7的雨水,在竖向折痕部73设置有竖向导流槽8。竖向导流槽8采用柔性塑料材料制成,其截面为U形的凹槽,凹槽的开口朝向第一前片1方向。为了减小塑料导流槽在人们弯腰时造成的不适,将竖向导流槽8分成多段,每段竖向导流槽8之间有一定间隔,在保证雨水导流通畅的情况下,提高雨衣穿戴的舒适度。为了进一步提高防雨条7对雨水的阻挡和导流效果,在底层防雨条71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条竖向褶711,每条竖向褶711均构成一个导流通道,使雨水顺着竖向褶711流至雨衣底部后排出。如图2所示,为了使上层防雨条72与门襟挡片4更好的贴合,防止雨水从二者之间的间隙进入雨衣内部,将二者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可以采用多个粘扣件9对二者进行连接。由于雨水最容易从门襟挡片4上的相邻的两颗扣子5的中间位置进入,所以将粘扣件9设置于相邻两颗扣子5的中间位置,可以更好地避免因该处的上层防雨条72与门襟挡片4不贴合,而造成雨水进入雨衣内部。使用时,将雨衣拉链3闭合后;将防雨条7进行折叠;将上层防水条与门襟挡片4用粘扣件9连接;然后将门襟挡片4用扣子5与第一前片1进行连接。需要脱下雨衣时,先打开扣子5,然后解开粘扣件9的连接,打开防雨条7,最后拉开拉链3,脱下雨衣。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层防雨条72与门襟挡片4采用多对磁性件连接。门襟挡片4设置成双层结构,第对磁性件中的一个缝合在门襟挡片4的夹层内,另外一个磁性件缝合在上层防雨条72的内表面。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雨衣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衣,包括第一前片(1)、第二前片(2)、拉链(3)、门襟挡片(4)和多颗扣子(5),所述第一前片(1)与第二前片(2)用拉链(3)进行连接,所述门襟挡片(4)盖在所述拉链(3)外表面,所述门襟挡片(4)一条竖边与第二前片(2)固定连接,另一条竖边用所述扣子(5)与第一前片(1)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材料制成的防雨条(7),所述防雨条(7)设置在拉链(3)与门襟挡片(4)中间,所述防雨条(7)折叠为双层结构,所述防雨条(7)包括底层防雨条(71)、上层防雨条(72)和竖向折痕部(73),所述底层防雨条(71)远离竖向折痕部(73)的边与第一前片(1)固接,所述上层防雨条(72)的外表面与门襟挡片(4)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底层防雨条(71)、上层防雨条(72)和竖向折痕部(73)构成了一个竖向的雨水导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衣,包括第一前片(1)、第二前片(2)、拉链(3)、门襟挡片(4)和多颗扣子(5),所述第一前片(1)与第二前片(2)用拉链(3)进行连接,所述门襟挡片(4)盖在所述拉链(3)外表面,所述门襟挡片(4)一条竖边与第二前片(2)固定连接,另一条竖边用所述扣子(5)与第一前片(1)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材料制成的防雨条(7),所述防雨条(7)设置在拉链(3)与门襟挡片(4)中间,所述防雨条(7)折叠为双层结构,所述防雨条(7)包括底层防雨条(71)、上层防雨条(72)和竖向折痕部(73),所述底层防雨条(71)远离竖向折痕部(73)的边与第一前片(1)固接,所述上层防雨条(72)的外表面与门襟挡片(4)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底层防雨条(7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庆张金娥宋秋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亿都川服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