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形膜结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5417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膜结构检测,旨在解决现有的索膜结构试验装置不能方便地调节鞍形膜结构的矢跨比及测量不同矢跨比下的鞍形膜结构受力状况的问题,提供一种鞍形膜结构试验装置,其包括支撑结构和鞍形膜结构。支撑结构包括两个立柱和两个连接部;鞍形膜结构的两个相对的膜高点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于对应的连接部;鞍形膜结构的两个相对的膜低点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可调节地连接于两个立柱,且第二连接件在立柱上的连接点能够沿立柱轴向调节以调节鞍形膜结构的矢高;第一连接件和/或第二连接件上串设有拉力检测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方便地调节鞍形膜结构的矢跨比及测量不同矢跨比下的鞍形膜结构的受力状况。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saddle shaped membrane structu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structure detection of the building membrane, which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cable membrane structure test device can not easily adjust the vector span ratio of the saddle membrane structure and measure the stress condition of the saddle membrane structure under the different vector span ratio, and provides a saddle shaped membrane structure test device, which includes the support structure and the saddle shape membrane structure.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consists of two columns and two connecting parts; two relative membrane heights of the saddle membrane structure are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connecting parts by the first connector, and the two relative membrane lows of the saddle membrane structure are connected to the two columns by second connections, respectively, and the second connections are connected to the column. It can be adjusted axially along the column to adjust the sagittal height of the saddle shaped membrane structure, and a tension detecto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piece and / or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ec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it can conveniently adjust the sagittal span ratio of saddle shaped membrane structure and measure the stress state of saddle shaped membrane structure with different sagittal span rat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鞍形膜结构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膜结构检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鞍形膜结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膜结构具有造型美观自由、透光性能好、环保节能、阻燃性和自洁性良好等优点,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建筑膜结构广泛应用于大型体育场馆的屋顶系统、停车场、入口廊道、观光植物园、娱乐场、购物场、展览会场等公共建筑与休闲景观建筑。建筑膜结构仅依靠极少数量的刚性支撑构件即可提供全方位的自然采光并满足人们对超大跨度空间和多样性的需求。目前,膜结构按结构分类可分为骨架支撑膜结构、张拉膜结构、索系支撑膜结构、空气支撑膜结构四类,其中张拉膜结构应用较为广泛。张拉膜结构的刚度是通过对膜材施加预张力来实现的,即膜面在给定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下被张紧而获得抵抗外荷载的能力。膜材的预张力越大,膜结构的整体刚度就越大,其承受外荷载的能力就相应越强。为了控制工程中膜刚度,保证工程质量,准确、快速地测出膜面预张力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鞍形膜结构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索膜结构试验装置不能方便地调节鞍形膜结构的矢跨比及测量不同矢跨比下的鞍形膜结构受力状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鞍形膜结构试验装置,其包括: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相互间隔的两个立柱和在分别位于两个立柱所限定的面的两侧的两个连接部;鞍形膜结构;鞍形膜结构的两个相对的膜高点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于对应的连接部;鞍形膜结构的两个相对的膜低点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可调节地连接于两个立柱,且第二连接件在立柱上的连接点能够沿立柱轴向调节以调节鞍形膜结构的矢高;第一连接件和/或第二连接件上串设有拉力检测器。本实施例中的鞍形膜结构试验装置中,鞍形膜结构的膜材通过将其两个膜高点对应通过两个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支撑结构和通过将其两个膜低点对应通过两个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支撑结构的方式实现对鞍形膜结构的张拉,并且两个膜低点的位置可通过调节第二连接件在立柱上的连接位置来调节,调节该位置即调节鞍形膜结构的矢高H,从而实现对鞍形膜结构的矢跨比H/L的调节,其中L为鞍形膜结构的跨距,该处体现为两个立柱的间距。并且本实施例中串设于第一连接件和/或第二连接件上的拉力检测器能够检测不同矢跨比下鞍形膜结构的受力状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立柱为圆形截面的立柱;第二连接件包括双螺栓扁钢管夹、连接绳;双螺栓扁钢管夹可调节地夹于立柱外周,并能够沿轴向调节其在立柱的连接位置;连接绳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双螺栓扁钢管夹的一个螺栓,另一端连接于鞍形膜结构的膜低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绳上串设有拉力检测器和能够调节其两连接端之间长度的索具螺旋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包括耳板、连接绳;耳板固定连接于连接部;连接绳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耳板,另一端连接于鞍形膜结构的膜高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鞍形膜结构的膜角点构造为:包括连接板、两个边索;两个边索分别铰接连接于连接板,连接板上还设置用于连接第一连接件和/或第二连接件的连接点;鞍形膜结构的膜材的对应的边沿分别通过边索膜套连接于对应的边索;膜角点指鞍形膜结构的膜高点或膜低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膜角点还设置有膜边夹具;膜边夹具为弧形结构;膜边夹具连接于两个边索之间,并夹持膜材的角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膜边夹具包括两个膜边夹板和用于压合两个膜边夹板的压紧螺栓;膜材的角部折叠后夹于两个膜边夹板之间,且折叠处外露于膜边夹具靠近连接板一侧,并形成穿孔;一压边绳穿过穿孔且压边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边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膜角点还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连接于连接板、另一端连接于膜边夹具;连接杆在连接板上的连接点位于两个边索在连接板上连接点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膜边夹板对应的面分别设置衬垫,膜材夹于两个衬垫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结构包括上框架和四个矩阵分布并支撑上框架的支撑脚;上框架包括垂直相交成十字形的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第一矩形框架的一组短边作为两个连接部,用于连接膜高点;两个立柱对应连接于第二矩形框架的两个短边和支撑脚之间。综合以上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方便地调节鞍形膜结构的矢跨比及测量不同矢跨比下的鞍形膜结构的受力状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鞍形膜结构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向的视图;图3为图2的B向视图;图4为图2的C向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连接件和立柱、鞍形膜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部分放大图;图8为图7的另一视角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连接件和连接部、鞍形膜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部分结构的另一视角视图;图11为膜角点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2展示了膜角点处膜边夹具和膜材之间的配合关系视图(正视形式展示)。图标:100-鞍形膜结构试验装置;10-支撑结构;11-立柱;12-连接部;13-上框架;13a-第一矩形框;13b-第二矩形框;14-支撑脚;15-加强杆;16-横杆;20-鞍形膜结构;D1-膜高点;D2-膜低点;21-连接板;22-边索;23-膜材;23a-加劲膜;24-膜边夹具;24a-膜边夹板;24b-压紧螺栓;25-穿孔;26-压边绳;27-连接杆;28-衬垫;29-边索模套;30-第一连接件;31-耳板;32-连接绳;40-第二连接件;41-双螺栓扁钢管夹;41a-螺栓;42-连接绳;44-拉力检测器;43-索具螺旋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鞍形膜结构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鞍形膜结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相互间隔的两个立柱和在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立柱所限定的面的两侧的两个连接部;鞍形膜结构;所述鞍形膜结构的两个相对的膜高点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所述鞍形膜结构的两个相对的膜低点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可调节地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柱,且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立柱上的连接点能够沿所述立柱轴向调节以调节所述鞍形膜结构的矢高;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串设有拉力检测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鞍形膜结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相互间隔的两个立柱和在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立柱所限定的面的两侧的两个连接部;鞍形膜结构;所述鞍形膜结构的两个相对的膜高点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所述鞍形膜结构的两个相对的膜低点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可调节地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柱,且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立柱上的连接点能够沿所述立柱轴向调节以调节所述鞍形膜结构的矢高;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串设有拉力检测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形膜结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圆形截面的立柱;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双螺栓扁钢管夹、连接绳;所述双螺栓扁钢管夹可调节地夹于所述立柱外周,并能够沿轴向调节其在所述立柱的连接位置;所述连接绳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双螺栓扁钢管夹的一个螺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鞍形膜结构的膜低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形膜结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上串设有拉力检测器和能够调节其两连接端之间长度的索具螺旋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形膜结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耳板、连接绳;所述耳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绳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耳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鞍形膜结构的膜高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形膜结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形膜结构的膜角点构造为:包括连接板、两个边索;两个所述边索分别铰接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江杨少朋庞嵩何玲彭天菊王凡王一凌张作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