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集污式水生动物流水循环养育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42137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9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污式水生动物流水循环养育池,其包括:池体;排污装置,其包括:集污口,其设于池体的底壁中间;排污管,其一端与集污口连接;栅栏,其设于池体的底壁且覆盖在集污口上;滤水筒,其直径上大下小,其设于池体内,其外壁面和内壁面呈网格状,其外壁面和内壁面之间填充有至少一层滤水层;水循环装置,其包括:抽水机,其设于滤水筒的内腔中;抽水管,其下端与抽水机连接;分流管,其与抽水管的上端连接;以及进水管,至少两个进水管设于池体的侧壁上且与分流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收集污物,对池体内的水进行自动净化且水能进行循环流动,从而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模拟野外原生态流动水的环境,促进水生动物健康生长。

Water collecting and breeding pool of water collecting aquatic animal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pool body and a sewage discharg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ool body and a sewage discharge devic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ottom wall of a pool body; a drai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sewage collecting port; a fence is placed o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pool and is covered with a fouling mouth; a filter tube has a large diameter. It is small, it is located in the pool, its outer wall and inner wall are gridding, and the outer wall and inner wall are filled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of filter layer; the water circulation device includes the pump,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water filter; the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mp; th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suction pipe; At least two water inlet pipes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pool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hunt pipe.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llect the dirt, automatically purify the water in the pool and circulate the water, thus providing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aquatic animals to simulate the field of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flow of water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aquatic anim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污式水生动物流水循环养育池
本技术涉及水生动物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污式水生动物流水循环养育池。
技术介绍
人工养殖水生动物时,往往需要使用到养殖箱、养殖缸及养殖池等装置,这些装置内存放有水以供水生动物在静水中生活。在对水生动物进行投料喂食后,装置内的水会残留食物残渣,且水生动物也会在生活过程中排泄污物,从而导致装置内的水容易被污染。目前,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定期对养殖装置内的水进行更换,以保持水生动物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更换后如果直接把污水排除掉,会造成浪费,而如果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再重复利用,又比较麻烦,且处理成本较高。而且在对水进行更换前,养殖装置的生活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差,其不能提供一个较稳定的良好的生活环境。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污式水生动物流水循环养育池,从而克服现有的养殖装置内的水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定期更换,生活环境为静水养殖且不够稳定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污式水生动物流水循环养育池,其中,包括:池体;排污装置,其包括:集污口,其设置于所述池体的底壁的中间;排污管,其一端与所述集污口连接,且该排污管上设置有一排污开关;以及栅栏,其设置于所述池体的底壁上,且该栅栏覆盖在所述集污口的上方;滤水筒,其直径上大下小,该滤水筒的上端设置有开口,且该滤水筒的外壁面和内壁面呈网格状;该滤水筒的外壁面和内壁面之间填充有至少一层由滤水材料组成的滤水层;该滤水筒设置于所述池体内且位于所述栅栏的上端;以及水循环装置,其包括:抽水机,其设置于所述滤水筒的内腔中;抽水管,其下端与所述抽水机连接;分流管,其架设于所述池体的上方,且该分流管与所述抽水管的上端连接;以及进水管,至少两个该进水管沿同一圆周均匀地设置于所述池体的侧壁上;且每个该进水管与所述分流管通过一管道进行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滤水筒的外壁面与内壁面之间填充有若干层所述滤水层,其中位于最外侧的所述滤水层的滤水材料为合成纤维绵。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其他所述滤水层的滤水材料合成纤维棉、海绵纤维、活性炭、石英、粗砂或生物球。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滤水层的滤水材料上吸附有用于净化水质的微生物。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滤水筒的外壁面和内壁面的径向截面均呈梅花状。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池体呈上端开口的圆筒状,且所述池体的下端呈锥形状;所述滤水筒的轴线与所述池体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的轴线与所述池体的轴线相互错开。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的数量为两个。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池体的下端设置有一氧气管,所述氧气管与氧气源进行连接,且所述氧气管位于所述池体内的管口设置有气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够通过滤水筒内的滤水层对池体内的水进行净化,不需要频繁更换池体内的水,且由水循环装置使池体内的水进行循环流动,并能够使较大颗粒的污物通过向心力的作用自动进入到集污口中,从而使池体能够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且稳定的生活环境,还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2、本技术设置有若干层滤水层,最外侧的滤水层为合成纤维绵,且滤水层的滤水材料上吸附有用于净化水质的微生物,其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3、本技术的进水管的轴线均与池体的轴线相互错开,从而使池体内的水能够沿同一个方向稳定地流动,以模拟野外原生态稳定的流动水的环境,促进水生动物建康生长。5、本技术的池体设置有氧气管,以定时对池体内进行微孔增氧,从而能够使池体的水内具有充足的氧气来供给水生动物生活。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集污式水生动物流水循环养育池剖开池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集污式水生动物流水循环养育池的俯视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池体;2-集污口;3-排污管,31-排污开关;4-栅栏;5-滤水筒,51-滤水层;6-抽水机;7-抽水管;8-分流管;9-进水管,91-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至图2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集污式水生动物流水循环养育池的结构示意图,该集污式水生动物流水循环养育池包括池体1、排污装置、滤水筒以及水循环装置,参考图1,池体1呈上端开口的圆筒状,当然,池体1也可以设置成椭圆形或其他的形状。池体1的下端呈自上至下渐缩的锥形状,其类似于向下凸出的锅底状。参考图1,排污装置包括集污口2、排污管3以及栅栏4,集污口2凹设于池体1的底壁的中间,集污口2呈锥形孔状,且其轴线与池体1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排污管3的一端与集污口2连接,且排污管3上设置有排污开关31。栅栏4设置于池体1的底壁的中间,且栅栏4覆盖在集污口2的上方。残留在水中未被溶解的水生动物的粪便和食物残渣等颗粒能够通过栅栏4进入到集污口2内,但水生动物不能通过栅栏4进入集污口2。打开排污开关31,便能排除污物和池体1内的水,以方便对池体1进行清理。继续参考图1,滤水筒5设置于所述池体1内且位于栅栏的上端,其直径上大下小,即滤水筒5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少污物在滤水筒5的侧壁上的沉积。滤水筒5的轴线与池体1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池体1内的水位低于滤水筒5的上端。滤水筒5的上端设置有开口,且滤水筒5的侧壁的外壁面和内壁面均呈网格状,以使水能从池体1流入到滤水筒5内。参考图2,滤水筒5的外壁面和内壁面之间填充有至少一层由滤水材料组成的滤水层51。优选地,滤水筒5的外壁面与内壁面之间填充有若干层滤水层51,滤水层51之间可以设置有隔网,其中位于最外侧的滤水层51的滤水材料为合成纤维棉,其他滤水层的滤水材料可以为合成纤维棉、海绵纤维、活性炭、石英、粗砂或生物球等。再进一步优选地,滤水层51的滤水材料上吸附有用于净化水质的微生物,以使滤水筒5的侧壁具有良好的滤水性能,从而提高对水质进行净化的能力。用于净化水质的微生物可以为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继续参考图1,水循环装置包括抽水机6、抽水管7、分流管8以及进水管9,抽水机6设置于滤水筒5的内腔中,抽水管7的下端与抽水机6连接,分流管8架设于池体1的上方,且分流管8与抽水管7的上端连接。至少两个进水管9沿同一圆周均匀地设置于池体1的侧壁上,且每个进水管9与分流管8通过一管道91进行连接,进水管9贯穿池体1的侧壁以与池体1的内部连通。池体1的水经过滤水筒5的侧壁和滤水层51净化后进入到滤水筒5的内腔中,抽水机6工作时,便能够把净化后的水从抽水管7输送到分流管8,分流管8再通过管道91把净化后的水输送到进水管9,且净化后的水最终经过进水管9回流到池体1内,以实现对水质的自动循环,且使池体1内的水处于流动的状态。优选地,继续参考图2,进水管9的轴线与池体1的轴线相互错开,即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集污式水生动物流水循环养育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污式水生动物流水循环养育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排污装置,其包括:集污口,其设置于所述池体的底壁的中间;排污管,其一端与所述集污口连接,且该排污管上设置有一排污开关;以及栅栏,其设置于所述池体的底壁上,且该栅栏覆盖在所述集污口的上方;滤水筒,其直径上大下小,该滤水筒的上端设置有开口,且该滤水筒的外壁面和内壁面呈网格状;该滤水筒的外壁面和内壁面之间填充有至少一层由滤水材料组成的滤水层;该滤水筒设置于所述池体内且位于所述栅栏的上端;以及水循环装置,其包括:抽水机,其设置于所述滤水筒的内腔中;抽水管,其下端与所述抽水机连接;分流管,其架设于所述池体的上方,且该分流管与所述抽水管的上端连接;以及进水管,至少两个该进水管沿同一圆周均匀地设置于所述池体的侧壁上;且每个该进水管与所述分流管通过一管道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污式水生动物流水循环养育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排污装置,其包括:集污口,其设置于所述池体的底壁的中间;排污管,其一端与所述集污口连接,且该排污管上设置有一排污开关;以及栅栏,其设置于所述池体的底壁上,且该栅栏覆盖在所述集污口的上方;滤水筒,其直径上大下小,该滤水筒的上端设置有开口,且该滤水筒的外壁面和内壁面呈网格状;该滤水筒的外壁面和内壁面之间填充有至少一层由滤水材料组成的滤水层;该滤水筒设置于所述池体内且位于所述栅栏的上端;以及水循环装置,其包括:抽水机,其设置于所述滤水筒的内腔中;抽水管,其下端与所述抽水机连接;分流管,其架设于所述池体的上方,且该分流管与所述抽水管的上端连接;以及进水管,至少两个该进水管沿同一圆周均匀地设置于所述池体的侧壁上;且每个该进水管与所述分流管通过一管道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污式水生动物流水循环养育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筒的外壁面与内壁面之间填充有若干层所述滤水层,其中位于最外侧的所述滤水层的滤水材料为合成纤维绵。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丽达黄凯文衍红梁艺馨左滕罗志远唐笑汪婷赵永刚孙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