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415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9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铃薯切成块,稻壳中发芽;(2)将发芽后的马铃薯移植到暖棚内,喷洒水,马铃薯幼苗长到5‑8cm高时,移植到大田的田垄上,待苗长到10‑20cm高时,浇水一次;(3)马铃薯开花后,撒入细菌土,细菌土由枯草芽孢杆菌液、巨大芽孢杆菌液、胶冻样芽孢杆菌液、地衣芽孢杆菌液、苏云金芽孢杆菌液、侧孢芽孢杆菌液、胶质芽孢杆菌液、淡紫拟青霉菌液、豆油、草木灰以及沙土搅拌而成,将细菌土按照每亩5‑6Kg的量撒入到大田中;(4)土壤最外层撒一层稻壳,马铃薯生长至成熟;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种植得到的马铃薯具有块茎大、抵抗虫害力强、环保无污染的优点。

A method of potato plantin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potato planting,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cut potatoes into blocks, germinate in rice husks, and (2) transplant the germinated potatoes into a greenhouse and spray water, when the potato seedlings grow to 5 8cm high, the potatoes are transplanted to the field ridge, and water once when the seedlings grow to 10 of the height of the rice; 3) after flowering, the potato was sprinkled with bacterial soil, and the bacterial soil was stirred by Bacillus subtilis, Bacillus megatosporus, Bacillus spore, Bacillus licheniformis,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acillus spore bacillus, Bacillus spore, lilac, bean oil, grass and wood ash, and sandy soil. The bacterial soil is sprinkled into the fiel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mount of 5 6Kg per mu; (4) the outer layer of the soil is sprinkled with a rice shell, and the potato grows to mature. The potatoes planted by this technique have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tuber, strong resistance to insect pest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蔬菜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马铃薯,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中医认为马铃薯具有性平味甘无毒,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缓急止痛,通利大便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畅的患者效果显著。现代研究证明:马铃薯对调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脏病患者的良药及优质保健品。马铃薯富有营养,是抗衰老的食物之一。同时,马铃薯含有大量的淀粉,可以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基于马铃薯的上述优点,马铃薯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马铃薯种植得到迅速发展,一系类关于马铃薯种植技术该进的文献相继报道,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1410104283.4公开一种“马铃薯种薯种植施肥调控的方法”,通过对肥料的该进提高马铃薯种植技术,然而该专利报道的技术方案只是针对肥料做的该进,主要涉及无机肥料的改进,然而大量无机肥料的使用容易导致土壤积盐,且易引起水资源的富营养化。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未有一种有效环保的肥料应用到马铃薯种植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种植方法,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种植得到的马铃薯具有块茎大、抵抗虫害力强、环保无污染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马铃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铃薯切成块,放置在稻壳中发芽;(2)将发芽后的马铃薯移植到大棚内,喷洒水,马铃薯幼苗长到5-8cm高时,移植到大田的田垄上,待苗长到10-20cm高时,浇水一次;(3)马铃薯开花后,撒入细菌土,细菌土由枯草芽孢杆菌液、巨大芽孢杆菌液、胶冻样芽孢杆菌液、地衣芽孢杆菌液、苏云金芽孢杆菌液、侧孢芽孢杆菌液、胶质芽孢杆菌液、淡紫拟青霉菌液、豆油、草木灰以及沙土搅拌而成,将细菌土按照每亩5-6Kg的量撒入到大田中;(4)撒入细菌土后的土壤最外层撒一层稻壳进行保温,马铃薯生长至成熟。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苗长到20cm浇水一次。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马铃薯幼苗长到8cm高时,移植到大田的田垄上。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细菌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枯草芽孢杆菌液10-20份、巨大芽孢杆菌液10-20份、胶冻样芽孢杆菌液15-30份、地衣芽孢杆菌液5-10份、苏云金芽孢杆菌液30-45份、侧孢芽孢杆菌液10-25份、胶质芽孢杆菌液5-10份、淡紫拟青霉菌液10-25份、豆油60-70份、草木灰70-90份、沙土1100-1200份。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细菌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搅拌组成:枯草芽孢杆菌液15份、巨大芽孢杆菌液15份、胶冻样芽孢杆菌液20份、地衣芽孢杆菌液8份、苏云金芽孢杆菌液40份、侧孢芽孢杆菌液10份、胶质芽孢杆菌液5份、淡紫拟青霉菌液15份、豆油65份、草木灰80份、沙土1150份。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细菌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搅拌组成:枯草芽孢杆菌液20份、巨大芽孢杆菌液10份、胶冻样芽孢杆菌液20份、地衣芽孢杆菌液8份、苏云金芽孢杆菌液45份、侧孢芽孢杆菌液10份、胶质芽孢杆菌液5份、淡紫拟青霉菌液15份、豆油70份、草木灰80份、沙土1200份。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稻壳的厚度为0.5-1cm。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马铃薯种植方法,包括将马铃薯切成块等待发芽、暖棚移植、撒细菌土、撒稻壳保温层,四大步骤,其中细菌土由枯草芽孢杆菌液、巨大芽孢杆菌液、胶冻样芽孢杆菌液、地衣芽孢杆菌液、苏云金芽孢杆菌液、侧孢芽孢杆菌液、胶质芽孢杆菌液、淡紫拟青霉菌液、豆油、草木灰以及沙土组成。枯草芽孢杆菌液中的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增加生物抗逆性,促进生物固氮作用,通过生物固氮替代传统施加氮肥,避免环境污染。巨大芽孢杆菌液中的巨大芽孢杆菌具有生物解磷作用,将土壤中马铃薯无法吸收的有机磷生物降解成无机磷,通过生物解磷替代传统施加磷肥,避免水源富营养化。胶冻样芽孢杆菌液中的胶冻样芽孢杆菌具有生物解钾作用,将土壤中马铃薯无法吸收的有机钾生物降解成无机钾。地衣芽孢杆菌液中的地衣芽孢杆菌具有增加马铃薯抗病以及杀灭有害菌的作用,进而提高马铃薯的抗虫害的免疫力,通过提高马铃薯自身的勉励力抵抗虫害,替代传统的喷洒农药杀虫害,增加马铃薯食品的安全性。苏云金芽孢杆菌液中的苏云金芽孢杆菌释放的代谢产物具有杀灭节肢动物的作用,如蝗虫。淡紫拟青霉菌液中的淡紫拟青霉菌具有增加土壤肥力,其代谢产物具有刺激马铃薯生长的能力。同时,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之间具有种群间的协同作用,种群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固氮、解磷以及解钾作用增强,马铃薯营养吸收更加充分。具有提高马铃薯免疫力的地衣芽孢杆菌与上述细菌之间也具有协同作用,马铃薯通过吸收磷、钾、氮,自身生长较好,加上地衣芽孢杆菌增免疫力作用,植物生长更加旺盛。同时,上述细菌之间的联合作用共同提高马铃薯免疫力和产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马铃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铃薯切成块,放置在稻壳中发芽;(2)将发芽后的马铃薯移植到暖棚内,喷洒水,马铃薯幼苗长到8cm高时,移植到大田的田垄上,待苗长到20cm高时,浇水一次;(3)马铃薯开花后,撒入细菌土,所述细菌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搅拌组成:枯草芽孢杆菌液15份、巨大芽孢杆菌液15份、胶冻样芽孢杆菌液20份、地衣芽孢杆菌液8份、苏云金芽孢杆菌液40份、侧孢芽孢杆菌液10份、胶质芽孢杆菌液5份、淡紫拟青霉菌液15份、豆油65份、草木灰80份、沙土1100份,将细菌土按照每亩5Kg的量撒入到大田中;(4)撒入细菌土后在土壤最外层撒一层1cm厚的稻壳保温,马铃薯生长至成熟。实施例2:一种马铃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铃薯切成块,放置在稻壳中发芽;(2)将发芽后的马铃薯移植到暖棚内,喷洒水,马铃薯幼苗长到7cm高时,移植到大田的田垄上,待苗长到10cm高时,浇水一次;(3)马铃薯开花后,撒入细菌土,所述细菌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枯草芽孢杆菌液20份、巨大芽孢杆菌液10份、胶冻样芽孢杆菌液20份、地衣芽孢杆菌液8份、苏云金芽孢杆菌液45份、侧孢芽孢杆菌液10份、胶质芽孢杆菌液5份、淡紫拟青霉菌液15份、豆油70份、草木灰80份、沙土1200份;(4)撒入细菌土后在土壤最外层撒一层1cm厚的稻壳保温,马铃薯生长至成熟。实施例3:一种马铃薯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铃薯切成块,放置在稻壳中发芽;(2)将发芽后的马铃薯移植到暖棚内,马铃薯移植到暖棚内,喷洒水,马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铃薯切成块,放置在稻壳中发芽;(2)将发芽后的马铃薯移植到暖棚内,喷洒水,马铃薯幼苗长到5‑8cm高时,移植到大田的田垄上,待苗长到10‑20cm高时,浇水一次;(3)马铃薯开花后,撒入细菌土,细菌土由枯草芽孢杆菌液、巨大芽孢杆菌液、胶冻样芽孢杆菌液、地衣芽孢杆菌液、苏云金芽孢杆菌液、侧孢芽孢杆菌液、胶质芽孢杆菌液、淡紫拟青霉菌液、豆油、草木灰以及沙土搅拌而成,将细菌土按照每亩5‑6Kg的量撒入到大田中;(4)撒入细菌土后的土壤最外层撒一层稻壳进行保温,马铃薯生长至成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铃薯切成块,放置在稻壳中发芽;(2)将发芽后的马铃薯移植到暖棚内,喷洒水,马铃薯幼苗长到5-8cm高时,移植到大田的田垄上,待苗长到10-20cm高时,浇水一次;(3)马铃薯开花后,撒入细菌土,细菌土由枯草芽孢杆菌液、巨大芽孢杆菌液、胶冻样芽孢杆菌液、地衣芽孢杆菌液、苏云金芽孢杆菌液、侧孢芽孢杆菌液、胶质芽孢杆菌液、淡紫拟青霉菌液、豆油、草木灰以及沙土搅拌而成,将细菌土按照每亩5-6Kg的量撒入到大田中;(4)撒入细菌土后的土壤最外层撒一层稻壳进行保温,马铃薯生长至成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苗长到20cm高时浇水一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马铃薯幼苗长到8cm高时,移植到大田的田垄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其安方凌严德生王成王家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皖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