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耕机刀座承力抵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4133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9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耕机刀座承力抵杆,包括前柱,前柱的前端设置有抵头,抵头呈前小后大的锥状,前柱后方设置有中柱,且前柱与中柱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为一体,连杆与中柱和前柱同轴设置,连杆的直径小于中柱和前柱的直径,连杆上套装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前柱的后端面上,第二弹簧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中柱的前端面上,中柱的后方设置有后柱,后柱前细后粗,且通过锥面过渡,后柱与中柱之间通过后套轴连接为一体,且后套轴与后柱和中柱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便于使用,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机身上,通过与机身配合,抵触到耕刀,可以对耕刀的角度以及轴向尽量进行调整,效果良好。

A bearing force of the cutter seat of a micro tillage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front column, a front column, a front end of the front column, a head in the front, a large cone in front and a middle column behind the front column, and a connecting rod through a connecting rod between the front column and the middle column, the connecting rod with the middle column and the front column, and the connecting rod's diameter less than the middle column and the front. The diameter of a column,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tted with a first spring and second springs,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spring is fixed on the back end of the front column, the back end of the second spring is fixed on the front end of the middle column, the rear column is set behind the middle column, the rear column is thin and thick, and the rear column passes through the cone, and the rear column and the middle column pass through the rear axle. The rear axle is coaxial with the rear column and the middle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in design,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easy to use. The utility model is installed on the fuselage, and by matching with the fuselage, the ploughing knife can be touched, and the angle and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ploughing knife can be adjusted as far as possible, and the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耕机刀座承力抵杆
本技术属于农机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微耕机刀座承力抵杆。
技术介绍
微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微耕机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配上相应机具可进行抽水、发电、喷药、喷淋等作业,还可牵引拖挂车进行短途运输,微耕机可以在田间自由行使,便于用户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山区田块的烦恼,是广大农民消费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选择。现有一款微耕机是可以调整耕刀的倾斜角度,以及在轴上的前进距离。为了实现这种调整,需要根据机体自身的结构特征,设计一种承力抵杆来作用在耕刀上,帮助调整以及稳定在需要的位置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耕机刀座承力抵杆。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耕机刀座承力抵杆,包括前柱,所述前柱的前端设置有抵头,所述抵头呈前小后大的锥状,所述前柱后方设置有中柱,且所述前柱与中柱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杆与所述中柱和前柱同轴设置,所述连杆的直径小于所述中柱和前柱的直径,所述连杆上套装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位置相对,所述第一弹簧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前柱的后端面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柱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后端和第二弹簧的前端均悬空,所述中柱的后方设置有后柱,所述后柱前细后粗,且通过锥面过渡,所述后柱与中柱之间通过后套轴连接为一体,且所述后套轴与所述后柱和中柱同轴设置。进一步,所述抵头的前端形成平面。进一步,所述前柱后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前粗后细的二级台阶柱,所述连杆连接到该二级台阶柱上。进一步,所述中柱呈前细后粗的二级台阶状。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便于使用,将本技术安装在机身上,通过与机身配合,抵触到耕刀,可以对耕刀的角度以及轴向尽量进行调整,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微耕机刀座承力抵杆,具有前柱1,所述前柱1的前端设置有抵头2,所述抵头2呈前小后大的锥状,所述前柱1后方设置有中柱3,且所述前柱1与中柱3之间通过连杆4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杆4与所述中柱3和前柱1同轴设置,所述连杆4的直径小于所述中柱3和前柱1的直径,所述连杆4上套装有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位置相对,所述第一弹簧5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前柱1的后端面上,所述第二弹簧6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柱3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一弹簧5的后端和第二弹簧6的前端均悬空,所述中柱3的后方设置有后柱7,所述后柱7前细后粗,且通过锥面过渡,所述后柱7与中柱3之间通过后套轴8连接为一体,且所述后套轴8与所述后柱7和中柱3同轴设置。作为优选的结构形式,所述抵头2的前端形成平面。所述前柱1后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前粗后细的二级台阶柱9,所述连杆4连接到该二级台阶柱9上。所述中柱3呈前细后粗的二级台阶状。本技术的原理如下:前柱1和抵头2连接为一体,抵头2直接抵触在耕刀上,反作用力通过通过抵头2进入到前柱1,前柱1直接为承力部分,使得整体承力比较均匀。中柱3和前柱1形成一个两头粗中间细的结构,中间部分即为连杆4。在实际安装使用时,连杆4是用来卡装在设备上的部分,可以产生转动。同时也与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进行配合,可以产生轴向的移动调节。同理,中柱3和后柱7之间的后套轴8形成的较细结构也是用来与机身上的结构相连,形成一个可转动的结构。将抵头2的前端设置成平面,是便于与耕刀面进行稳定接触。在前柱1的后端设置二级台阶柱9,用来配合机身上的连接结构,形成一个错落接触的结构实行,使得连接更加稳定。中柱3的二级台阶状结构是了更加便于手动调节。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微耕机刀座承力抵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耕机刀座承力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柱(1),所述前柱(1)的前端设置有抵头(2),所述抵头(2)呈前小后大的锥状,所述前柱(1)后方设置有中柱(3),且所述前柱(1)与中柱(3)之间通过连杆(4)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杆(4)与所述中柱(3)和前柱(1)同轴设置,所述连杆(4)的直径小于所述中柱(3)和前柱(1)的直径,所述连杆(4)上套装有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位置相对,所述第一弹簧(5)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前柱(1)的后端面上,所述第二弹簧(6)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柱(3)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一弹簧(5)的后端和第二弹簧(6)的前端均悬空,所述中柱(3)的后方设置有后柱(7),所述后柱(7)前细后粗,且通过锥面过渡,所述后柱(7)与中柱(3)之间通过后套轴(8)连接为一体,且所述后套轴(8)与所述后柱(7)和中柱(3)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耕机刀座承力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柱(1),所述前柱(1)的前端设置有抵头(2),所述抵头(2)呈前小后大的锥状,所述前柱(1)后方设置有中柱(3),且所述前柱(1)与中柱(3)之间通过连杆(4)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杆(4)与所述中柱(3)和前柱(1)同轴设置,所述连杆(4)的直径小于所述中柱(3)和前柱(1)的直径,所述连杆(4)上套装有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位置相对,所述第一弹簧(5)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前柱(1)的后端面上,所述第二弹簧(6)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柱(3)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一弹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业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