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结构及具有其的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4013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7 0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子结构及具有其的永磁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转子本体;保持架,保持架沿转子本体外周面设置;磁钢部,磁钢部通过保持架安装于转子本体的外周面上。在转子结构上设置保持架,使得转子的磁钢部通过保持架设置于转子本体上,能够使得该磁钢部能够稳定地设置于转子本体上,有效地提高了该转子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具有该转子结构的电机的性能。 1

Rotor structure and its permanent magnet moto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otor structure and a permanent magnet motor having the rotor structure. The rotor structure includes the rotor body; the cage and the cage are arranged along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rotor; the magnetic steel section and the magnetic steel part are mount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rotor body through the cage. The retainer is set on the rotor structure, so that the magnetic steel part of the rotor is placed on the rotor body by keeping it. The magnetic steel can be set on the rotor stably,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rotor structure and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tor with the rotor structure.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结构及具有其的永磁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子结构及具有其的永磁电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永磁电机转子按照永磁体在转子上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表面式、内置式和爪极式三种。表面式(即表贴式)结构中,永磁体通常呈瓦片形,用胶水粘接于转子本体的外表面,为保证电机在运转时的可靠性,其永磁体外表面一般套以起保护作用的非磁性圆筒,或在永磁磁极表面包以无纬带作为保护,有保护时其工艺性复杂,操作多有不便。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无保护的设置方式,无保护时仅依靠胶水的粘接强度来保证磁钢不脱落,由于磁钢的粘接强度与对胶水厚度的控制有很大关系,理想的胶层应该是厚度均匀,无缺胶部位,胶层厚度应适中,太厚或太薄都会造成粘结强度的降低,然而在实际安装磁钢时胶水厚度往往不一致,造成电机性能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结构及具有其的永磁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性能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子结构,包括:转子本体;保持架,保持架沿转子本体外周面设置;磁钢部,磁钢部通过保持架安装于转子本体的外周面上。进一步地,保持架包括:连接本体,连接本体与转子本体的端部相连接;限位筋条,限位筋条为多个,多个限位筋条与连接本体相连接并沿转子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相邻两个限位筋条与连接本体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磁钢部的安装空间。进一步地,连接本体包括第一环形本体,限位筋条包括第一限位筋条,第一环形本体与转子本体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限位筋条的第一端与第一环形本体相连接,第一限位筋条的第二端沿转子本体的第二端延伸设置,第一限位筋条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筋条沿第一环形本体的周向方向间隔地设置,相邻两个第一限位筋条之间形成部分的安装空间。进一步地,连接本体包括第二环形本体,限位筋条包括第二限位筋条,第二环形本体与转子本体的第二端相连接并与第一环形本体相对地设置,第二限位筋条的第一端与第二环形本体相连接,第二限位筋条的第二端朝向转子本体的第一端延伸设置,第二限位筋条为多个,多个第二限位筋条与多个第一限位筋条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二限位筋条的第二端与第一限位筋条的第二端相连接,相邻两个第二限位筋条与其对应的第一限位筋条之间围设成安装空间。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筋条和第二限位筋条中的一个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第一限位筋条和第二限位筋条中的另一个的端部设置有与连接孔相配合的连接凸起。进一步地,转子本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沿转子本体的轴向方向贯通地设置,部分的限位筋条位于限位槽内,另一部分的限位筋条凸出于转子本体的外周面上设置。进一步地,限位筋条包括:第一组成段,部分的第一组成段设置于限位槽内,另一部分的第一组成段凸出于转子本体的外周面上;第二组成段,第二组成段设置于第一组成段的远离转子本体的一侧的外表面的中部上,第二组成段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第一组成段的横截面的面积,以使第一组成段与第二组成段的轴向方向的连接处形成有限位台阶。进一步地,安装空间包括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相邻两个第一组成段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相邻两个第二组成段之间形成第二安装空间,第一安装空间用于涂覆粘接剂,第二安装空间用于安装磁钢部。进一步地,保持架还包括紧固环,紧固环和连接本体均为环形结构,连接本体与转子本体的第一端相连接,限位筋条的第一端与连接本体相连接,限位筋条的第二端沿转子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至转子本体的第二端处,紧固环位于转子本体的第二端处并与限位筋条的第二端相连接,其中,多个限位筋条沿转子本体的周向形成有多个安装空间。进一步地,磁钢部包括多个弧形磁钢,每一个安装空间内设置有一个弧形磁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包括转子结构,转子结构为上述的转子结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转子结构上设置保持架,使得转子的磁钢部通过保持架设置于转子本体上,能够使得该磁钢部能够稳定地设置于转子本体上,有效地提高了该转子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具有该转子结构的电机的性能。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子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子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子本体的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子本体的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轴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子本体与转轴的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架的第一部分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架的第一部分与转子本体的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架的第二部分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架与转子本体的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架与转子本体形成的安装空间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了图1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示出了图1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4示出了图1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限位筋条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限位筋条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转子本体;11、限位槽;12、转轴;20、保持架;21、连接本体;211、第一环形本体;212、第二环形本体;22、限位筋条;221、第一限位筋条;222、第二限位筋条;23、第一组成段;24、第二组成段;25、安装空间;251、第一安装空间;252、第二安装空间;26、限位台阶;30、磁钢部;41、连接孔;42、连接凸起。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子结构及具有其的永磁电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本体(10);保持架(20),所述保持架(20)沿所述转子本体(10)外周面设置;磁钢部(30),所述磁钢部(30)通过所述保持架(20)安装于所述转子本体(10)的外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20)包括:连接本体(21),所述连接本体(21)与所述转子本体(10)的端部相连接;限位筋条(22),所述限位筋条(22)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筋条(22)与所述连接本体(21)相连接并沿所述转子本体(10)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限位筋条(22)与所述连接本体(2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磁钢部(30)的安装空间(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21)包括第一环形本体(211),所述限位筋条(22)包括第一限位筋条(221),所述第一环形本体(211)与所述转子本体(10)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筋条(22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本体(211)相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筋条(221)的第二端沿所述转子本体(10)的第二端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筋条(221)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限位筋条(221)沿所述第一环形本体(211)的周向方向间隔地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筋条(221)之间形成部分的所述安装空间(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21)包括第二环形本体(212),所述限位筋条(22)包括第二限位筋条(222),所述第二环形本体(212)与所述转子本体(10)的第二端相连接并与所述第一环形本体(211)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二限位筋条(22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本体(212)相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筋条(222)的第二端朝向所述转子本体(10)的第一端延伸设置,所述第二限位筋条(22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限位筋条(222)与多个所述第一限位筋条(221)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二限位筋条(22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限位筋条(221)的第二端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筋条(222)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筋条(221)之间围设成所述安装空间(2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筋条(221)和所述第二限位筋条(222)中的一个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41),所述第一限位筋条(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成堡陈飞龙刘吉胜郝福刚李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