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旗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3435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旗杆领域,公开了一种机车旗杆,包括旗杆座和设置在旗杆座上用以支撑旗帜的支撑机构,所述的旗杆座包括定位块、夹持块和锁紧件,所述的定位块与支撑机构连接,所述的定位块朝向夹持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容纳凹槽,所述夹持块朝向定位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纳凹槽,所述的第一容纳凹槽与第二容纳凹槽形成用于放置支杆的容纳腔,所述的锁紧件穿过夹持块并与定位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达到不易从机车上掉落的目的。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车旗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车旗杆。
技术介绍
旗帜广泛被用在各种庆典和集会活动中,目前也广泛被当作宣传广告的途径。由于机车迅速而广泛的移动性,在机车上展示宣传主题具有良好效果。在体育赛事的宣传活动中,以行驶中的机车作为宣传载体,可以达到广泛而热烈的渲染效果。目前,公告号为CN201051360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用旗杆,旗杆分为两截,中间有挡圈以挡住旗帜及栓绳不滑落。旗杆下部为旗杆座、分底座和斜板三部分,旗杆立在底座上与底座垂直;斜板与底座的水平面呈一定夹角。斜板为阶梯型结构。在旗杆座的最上方设挂钩。这种车用旗杆结构简单,但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挂钩挂设在机车后座的支杆上,但是机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该车用旗杆容易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机车旗杆,达到旗杆不易从机车上掉落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车旗杆,包括旗杆座和设置在旗杆座上用以支撑旗帜的支撑机构,所述的旗杆座包括定位块、夹持块和锁紧件,所述的定位块与支撑机构连接,所述的定位块朝向夹持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容纳凹槽,所述夹持块朝向定位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纳凹槽,所述的第一容纳凹槽与第二容纳凹槽形成用于放置支杆的容纳腔,所述的锁紧件穿过夹持块并与定位块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块放置在支杆上,使支杆置于第一容纳凹槽中,继而将夹持块往靠近定位块的方向移动,并且将支杆置于第二容纳凹槽中,继而将锁紧件穿过夹持块并与定位块螺纹连接,通过螺纹的作用,使夹持块和定位块对支杆施加夹紧力,并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使本机车旗杆能够稳定固定在支杆上,不易掉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用于支撑旗帜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座一端与支撑杆连接,另一端通过旋转定位机构与定位块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定位机构能够对支撑杆的位置进行调节、定位,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旋转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栓、弹性件、定位柱、定位孔、至少两个定位凹孔,定位孔开设在支撑座上,所述的定位凹孔开设在定位块上,所述的定位柱穿过定位孔并连接有把手,所述定位柱远离把手的一端置于定位凹孔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定位柱抵触,另一端与定位孔的内壁抵触,所述定位栓穿过支撑座并与定位块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栓旋松,拉动把手,使定位柱从一个定位凹孔中脱出,弹性件形变产生弹力,继而转动支撑座,使支撑座沿着定位栓的轴心转动,松开把手,当定位柱与另一个定位凹孔对应时,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作用,定位柱顶靠于定位凹孔中,从而实现支撑座、支撑杆的定位,继而将定位栓旋紧,操作简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杆与支撑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杆通过固定组件与支撑座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锁紧栓和固定凹孔,所述锁紧栓螺纹连接在支撑座上,所述固定凹孔开设于支撑杆上,所述锁紧栓顶靠于固定凹孔的内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锁紧栓旋转,使锁紧栓与固定凹孔分离,即可将支撑杆从支撑座上取下,同理,将支撑杆穿入支撑座中,继而旋转锁紧栓,将锁紧栓与固定凹孔的内壁抵触,即可实现支撑杆与支撑座的固定,装卸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杆上套设有用于与旗帜抵触的防滑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旗帜套设在防滑套上,使防滑套与旗帜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旗帜不易因重力的作用从支撑杆上滑落,同时,具有较好的美观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杆远离支撑座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车高速行驶的过程中,旗帜因风力的作用产生位移,通过限位块的抵触作用,使旗帜不易从支撑杆上脱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位块与夹持块的外壁上均开设有防滑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凹槽的设置,能够便于实现定位块与夹持块的安装,操作简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支杆置于容纳腔中,旋转锁紧件,使夹持块和定位块对支杆产生夹紧力,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本机车旗杆不易从支杆上掉落;同时,通过防滑套和限位块的设置,能够对旗帜具有良好的限位作用,不易从支撑杆上脱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1、旗杆座;11、定位块;12、夹持块;13、锁紧件;2、容纳腔;21、第一容纳凹槽;22、第二容纳凹槽;23、通孔;24、防滑凹槽;3、支撑机构;31、支撑座;32、支撑杆;41、第一安装区;42、第二安装区;5、旋转定位机构;51、定位栓;52、弹性件;53、定位柱;54、定位孔;55、定位凹孔;56、安装孔;57、引导孔;58、把手;6、固定组件;61、锁紧栓;62、固定凹孔;63、滑孔;7、防滑套;8、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机车旗杆,包括旗杆座1。旗杆座1包括定位块11、夹持块12和锁紧件13。本实施例中,采用螺栓作为锁紧件13。定位块11和夹持块12均呈圆柱形设置。见图2,在定位块11朝向夹持块1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容纳凹槽21,夹持块12朝向定位块1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纳凹槽22。第一容纳凹槽21和第二容纳凹槽22形成了一个用于放置支杆的容纳腔2。容纳腔2的截面呈圆形设置。在夹持块12上开设有通孔23。在定位块11朝向夹持块12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将定位块11和夹持块12分别放置在支杆的两侧,将锁紧件13穿过通孔23后与旋在螺纹孔中,使夹持块12和定位块11产生往靠近支杆方向移动的趋势,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实现旗杆座1与支杆的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将旗杆座1固定在支杆上,在定位块11和夹持块12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呈环形的防滑凹槽24。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座31、支撑杆32。在定位块11背对夹持块1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区41,在支撑座31朝向定位块1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区42(见图3)。将第一安装区41和第二安装区42对应。在支撑座31与定位块11之前设置有旋转定位机构5。旋转定位机构5包括定位栓51、弹性件52、定位柱53、定位孔54和两个定位凹孔55。在第一安装区41的内壁上开设有一个安装孔56,安装孔56的内壁上设置螺纹。在支撑座31的第二安装区42中开设有引导孔57,将定位栓51穿过引导孔57后与安装孔56螺纹连接。两个定位凹孔55开设在第一安装区41的内壁上,并且以安装孔56的轴心为圆心进行排布。在第二安装区42中开设有定位孔54,将弹性件52放置在定位孔54内,继而将定位柱53穿设于定位孔54中,并与把手58固定连接。使把手58置于支撑座31背对第二安装区42的一侧。弹性件52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对定位柱53施加往靠近第一安装区41方向的弹力。本实施例中,采用螺栓作为定位栓51,采用弹簧作为弹性件52。将定位栓51旋松,继而通过把手58将定位柱53往远离定位凹孔55的方向拉动,使定位柱53从定位凹孔55中拉出,将支撑座31沿着定位栓51的轴心转动一定角度,松开把手58,定位柱53因弹力的作用与第一安装区41的内壁抵触,随着支撑座31的进一步旋转,当定位柱53与另一个定位凹孔55对应时,通过弹力的作用,定位柱53嵌设于定位凹孔55中,实现支撑座3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车旗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车旗杆,包括旗杆座(1)和设置在旗杆座(1)上用以支撑旗帜的支撑机构(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旗杆,包括旗杆座(1)和设置在旗杆座(1)上用以支撑旗帜的支撑机构(3),其特征是:所述的旗杆座(1)包括定位块(11)、夹持块(12)和锁紧件(13),所述的定位块(11)与支撑机构(3)连接,所述的定位块(11)朝向夹持块(1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容纳凹槽(21),所述夹持块(12)朝向定位块(1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纳凹槽(22),所述的第一容纳凹槽(21)与第二容纳凹槽(22)形成用于放置支杆的容纳腔(2),所述的锁紧件(13)穿过夹持块(12)并与定位块(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旗杆,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座(31)、用于支撑旗帜的支撑杆(32),所述的支撑座(31)一端与支撑杆(32)连接,另一端通过旋转定位机构(5)与定位块(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车旗杆,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定位机构(5)包括定位栓(51)、弹性件(52)、定位柱(53)、定位孔(54)、至少两个定位凹孔(55),定位孔(54)开设在支撑座(31)上,所述的定位凹孔(55)开设在定位块(1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国兵江志鑫江永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云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