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蚕丝被芯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289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蚕丝被芯的制作方法,属于床上用品加工技术领域。所述防静电蚕丝被芯的制作方法包括选茧、干燥、软化,将软化后的蚕茧制成丝兜,将丝兜拉成长方形丝网,将丝网层层叠放,从每张丝网的四个角以及四条边的中点拉出蚕丝,并将相邻丝网中拉出的所述蚕丝拧接,再将从位于最上层和位于最下层的丝网上拉出来的蚕丝拧接得到蚕丝层,最后在蚕丝层的外表面缝合一层网状导电纤维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在保证舒适、保暖、透气的同时,还可防止产生静电,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睡眠质量。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蚕丝被芯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床上用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蚕丝被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蚕丝被,即以蚕丝为填充物的被子,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透气保健和助于睡眠等得天独厚的品质和优点,因此使用蚕丝制作成的蚕丝被很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蚕丝被主要包括由蚕丝制成的蚕丝被芯,目前,蚕丝被芯的制作方法主要是首先将蚕丝网简单叠加在一起形成蚕丝被芯,然后在蚕丝被芯的外层缝上蚕丝被芯套,从而使蚕丝层与蚕丝被芯套贴合,但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蚕丝被芯比较容易松散,这样将大大降低蚕丝被的保暖透气等效果。此外,目前的蚕丝被芯不具备防静电效果,在天冷干燥的季节,蚕丝被很容易由于与人体的摩擦而产生静电,人体长期在静电辐射下会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从而影响睡眠。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蚕丝被芯牢固且能防静电的蚕丝被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静电蚕丝被芯的制作方法,通过对蚕茧进行筛选、干燥、软化等工序,再制成一层层丝网,将各层丝网上拉出蚕丝并与邻层丝网上拉出的蚕丝拧接,使各层丝网之间连接更加牢固,最后在蚕丝层的表面缝制一层网状导电纤维层,从而起到防静电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静电蚕丝被芯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蚕茧中选出上茧,再将上茧放入筛分机中进行筛分,得到大茧和小茧,将所述大茧作为蚕丝被芯的原料;(2)将上述步骤(1)中的大茧放入干燥机中进行干燥,所述干燥为:首先,将大茧在90-100℃的条件下干燥6-10min,然后将大茧在55-65℃的温度下干燥10-15min,得到干茧;(3)将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干茧放至软化液中浸泡,所述软化液的温度为85-92℃,所述软化液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碳酸氢钠和过硼酸钠的混合水溶液,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碳酸氢钠和过硼酸钠的质量比为1-1.5:2-3:1,浸泡50-70min后,将软化液过滤出去,然后用50-60℃的洗涤液反复洗涤,得到软化茧;(4)将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软化茧撕开,取出蚕蛹,再将多个取出蚕蛹的软化茧套在撑开器上将其撑开,在90-100℃下干燥1-2h,即得到丝兜;(5)将上述步骤(4)中制得的每个丝兜均沿四个方向拉成长方形丝网,将每张所述长丝网层层叠放,从每张丝网的四个角以及四条边的中点拉出蚕丝,并将相邻丝网中拉出的所述蚕丝拧接,再将从位于最上层和位于最下层的丝网上拉出来的蚕丝拧接,得到长方体蚕丝层;(6)采用导电纤维纺织成网状导电纤维层,裁剪出六块与上述步骤(5)制得的所述蚕丝层的六个面大小一致的所述网状导电纤维层,将六块所述网状导电纤维层铺在所述蚕丝层的六个面上,将每块所述网状导电纤维层的四边分别与四块相邻的所述网状导电纤维层缝合,得到蓬松蚕丝被芯;(7)对上述步骤(6)得到的蓬松蚕丝被芯的两面分别进行揉压,即得到防静电蚕丝被芯。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筛分机的筛孔直径为3cm。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软化液的温度为90℃,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碳酸氢钠和过硼酸钠的质量比为1.2:2.5:1。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洗涤液为体积分数为68%-72%的乙醇溶液。进一步地,步骤(6)中所述网状导电纤维层的网孔直径为5-10mm,所述网状导电纤维层的厚度为0.5-1mm。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纤维为碳素复合纤维或腈纶铜络合纤维。进一步地,步骤(7)中所述揉压包括对所述蓬松蚕丝被芯的一面揉压12-15min后,再对另一面揉压12-15min。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首先对蚕茧进行筛选、干燥、软化等工序,通过对蚕茧进行筛选,并采用大茧作为蚕丝被芯的制作原料,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碳酸氢钠和过硼酸钠的混合水溶液作为软化液,由于加入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表面活性剂,茧丝在碳酸氢钠和过硼酸钠的作用下更加蓬松柔软,且茧丝相互间的胶着力减弱,在下一步将丝兜拉成长方形丝网的过程中更加容易,且在长方形丝网上更容易拉出蚕丝进行拧接,拧接的更牢固,而选用的大茧的蚕丝韧性更好,拉出的长方形丝网更加牢固。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制得的蚕丝层的外表面缝合一层网状导电纤维层,在使用该蚕丝被芯时,不会因为产生静电而影响睡眠,且网状导电纤维层为1mm左右的薄层,并不影响睡觉时对蚕丝被的体验,在保证舒适、保暖、透气的同时,还可防止产生静电,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睡眠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防静电蚕丝被芯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蚕茧中选出上茧,再将上茧放入筛分机中进行筛分,为了符合大茧和小茧的尺寸,筛分机的筛孔直径可选为3cm,得到大茧和小茧,将所述大茧作为蚕丝被芯的原料。(2)将上述步骤(1)中的大茧放入干燥机中进行干燥,所述干燥为:首先,将大茧在90℃的条件下干燥6min,然后将大茧在55℃的温度下干燥10min,得到干茧。(3)将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干茧放至软化液中浸泡,所述软化液的温度为85℃,所述软化液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碳酸氢钠和过硼酸钠的混合水溶液,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碳酸氢钠和过硼酸钠的质量比为1:2:1,浸泡50min后,将软化液滤出,然后用温度为50℃的洗涤液反复洗涤,得到软化茧。其中,洗涤液为体积分数为68%的乙醇水溶液,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溶于乙醇中,然后洗净,水将碳酸氢钠和过硼酸钠洗净,从而不影响蚕丝的质量。(4)将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软化茧撕开,取出蚕蛹,再将多个取出蚕蛹的软化茧套在撑开器上将其撑开,在90℃下干燥1h,即得到丝兜。干燥过程也可将未洗净的乙醇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挥发,使丝兜无残留化学物质。(5)将上述步骤(4)中制得的每个丝兜均沿四个方向拉成长方形丝网,将每张所述长方形丝网层层叠放,从每张长方形丝网的四个角以及四条边的中点拉出蚕丝,并将相邻长方形丝网中拉出的所述蚕丝拧接,再将从位于最上层和位于最下层的长方形丝网上拉出来的蚕丝拧接,得到长方体蚕丝层。(6)采用导电纤维纺织成网状导电纤维层,其中,导电纤维为碳素复合纤维或腈纶铜络合纤维,网状导电纤维层的网孔直径为5mm,厚度为0.5mm。裁剪出六块与上述步骤(5)制得的所述蚕丝层的六个面大小一致的所述网状导电纤维层,将六块所述网状导电纤维层铺在所述蚕丝层的六个面上,将每块所述网状导电纤维层的四边分别与四块相邻的所述网状导电纤维层缝合,得到蓬松蚕丝被芯。(7)对上述步骤(6)得到的蓬松蚕丝被芯的两面分别进行揉压,其中,首先对蓬松蚕丝被芯的一面揉压12min后,再对另一面揉压12min,即得到防静电蚕丝被芯。实施例2一种防静电蚕丝被芯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蚕茧中选出上茧,再将上茧放入筛分机中进行筛分,为了符合大茧和小茧的尺寸,筛分机的筛孔直径可选为3cm,得到大茧和小茧,将所述大茧作为蚕丝被芯的原料。(2)将上述步骤(1)中的大茧放入干燥机中进行干燥,所述干燥为:首先,将大茧在95℃的条件下干燥8min,然后将大茧在60℃的温度下干燥14min,得到干茧。(3)将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干茧放至软化液中浸泡,所述软化液的温度为90℃,所述软化液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碳酸氢钠和过硼酸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蚕丝被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蚕丝被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蚕茧中选出上茧,再将上茧放入筛分机中进行筛分,得到大茧和小茧,将所述大茧作为蚕丝被芯的原料;(2)将上述步骤(1)中的大茧放入干燥机中进行干燥,所述干燥为:首先,将大茧在90-100℃的条件下干燥6-10min,然后将大茧在55-65℃的温度下干燥10-15min,得到干茧;(3)将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干茧放至软化液中浸泡,所述软化液的温度为85-92℃,所述软化液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碳酸氢钠和过硼酸钠的混合水溶液,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碳酸氢钠和过硼酸钠的质量比为1-1.5:2-3:1,浸泡50-70min后,将软化液过滤出去,然后用温度为50-60℃的洗涤液反复洗涤,得到软化茧;(4)将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软化茧撕开,取出蚕蛹,再将多个取出蚕蛹的软化茧套在撑开器上将其撑开,在90-100℃下干燥1-2h,即得到丝兜;(5)将上述步骤(4)中制得的每个丝兜均沿四个方向拉成长方形丝网,将每张所述丝网层层叠放,从每张丝网的四个角以及四条边的中点拉出蚕丝,并将相邻丝网中拉出的所述蚕丝拧接,再将从位于最上层和位于最下层的丝网上拉出来的蚕丝拧接,得到长方体蚕丝层;(6)采用导电纤维纺织成网状导电纤维层,裁剪出六块与上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天二
申请(专利权)人:宜州市壮之都丝绸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