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东芫专利>正文

中底鞋面结合用鞋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287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创作系提供一种中底鞋面结合用鞋钉,主要系包含一U形之钉体,该钉体平行之二端为钉接部。 该二钉接部之后端设呈逐渐向中心弯弧一适当角度之弯折状,且于该二弯折状部位末端系分别呈反向斜切一适当角度之端脚。俾作呈交叉内八字之钉接以供扣持结合二物体稳固者。(*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创作系与连接构件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中底鞋面结合用鞋钉。按,一般鞋子拿开脚垫所见之即称为鞋中底(1),其与形成供人脚穿者如鞋形状之皮层(2)连结,(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再配合上鞋底才构成一完整之鞋,而于鞋中底(1)与皮层(2)之连结,习用之方法除了藉粘胶粘著外,但为防止因潮湿、遇热等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松脱情形产生,因此必须再另藉连接构件加以穿刺固定,而一般业者所常采用之连接构件有二种,其一为普通一般细长状之铁钉(3),此种铁钉(3)仅适于木制鞋模及塑胶鞋模,钉入时如图1-A所示,以其末端弯折而连结鞋中底(1)与皮层(2),但其弯折之方向不一与长度无法确定一致,不但常有钉结品质不佳或因经常扭动而易松脱分离;而其二为呈U形断面之两脚钉(4),其二钉脚(401)(402)系呈反向楔形,此种两脚钉(4)适用于铝制鞋模,唯钉入时其二钉脚(401)(402)亦无法控制其弯折方向及弯折长度而将呈不规则弯折或突出,故此,操作者无法预期钉脚之折曲方向,而必须预留较大的侧边空间,否则有钉脚刺出导致不良品之虞;此外,尚有可能因突出于中底鞋面,使足部踩踏其上甚为不适,尽管尚铺设脚垫于上,不适感仍然存在,而且可能因此伤人且予人品质不佳之印象;因此,如何使钉体能稳固钉接其弯折方向一致贴平于鞋中底不造成突起不适情形产生,而供脚穿著舒适安全不但为制鞋业者所努力之目标,亦为消费大众所企盼的。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乃藉产销同类产品多年之经验,不断地加以研究改良,而终于有本创作之产生。即,本创作之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中底鞋面结合用鞋钉,能使结合稳固且不会有突出穿著不舒适之产生。缘是,依据本创作一种中底鞋面结合用鞋钉,主要系包含一U型之钉体,该钉体平行之二端为钉接部,其特征在于该二钉接部之后端设呈逐渐向中心弯弧一适当角度之弯折状,且该二弯折状部位末端系分别呈反向斜切一适当角度之端脚,俾作呈交叉内八字且端脚反扣之钉接以供扣持结合二物体稳固者。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创作之目的、特征及功效,有更进一步之了解与认同,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于后图2-A、B系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图。图3-A、B系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受力示意图。图4-A、B系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实施完成图。请参阅图2所示,本创作中底鞋面结合用鞋钉(10),主要系为呈“U”形之钉体,于二端且平行设钉接部(11)(12),此与习用者相同,亦系藉由装设于鞋钉机内实施其钉接鞋中底之动作,而其主要特征在于该二平行之钉接部(11)(12)于后端适当处设向内呈弯折弧状(111)(121),系呈向钉体(10)中心逐渐弯弧延伸内凹,而具有一曲折点(112)(122),并于钉接部(11)(12)之末端设沿钉体(10)并接侧呈反向、适当角度斜切呈尖状之端脚(113)(123),俾能于钉接时呈交叉内八字反扣之动作者;依据上述本创作之钉体(10),其在实施使用时,请参阅图3-A及3-B,系由其钉接部(11)(12)尖状之端脚(112)(122)穿刺过中底鞋面(1)及皮层(2),因为钉体(10)本身所具有之弯折弧状(111)(121)、曲折点(112)(122)之构造,使该二钉接部(11)(12)向下钉接时碰到硬物后(即鞋模),即会因弯折状(111)(121)之向中心内部弯折弧度而有向内对应弯折之倾向,该曲折点(112)(122)则令其弯折时由该点开始弯折,而具有固定之弯折长度,又因其二端脚(113)(123)系呈反向且适当角度斜切尖状,当斜尖部份穿刺皮层及鞋中底时藉由力的分解以及斜切尖状之作用,其二钉接部(111)(121)即于弯折时自然的向中心弯预定长度并呈交叉而二端脚(112)(122)之端面又呈反向扣合之钉接状况,于上述之钉接动作同时具备了X轴,Y轴及Z轴空间方向之限制因素,所以,因反向扣持之力量能够提供优良之钉结效果,不会轻易地松脱,而且每根鞋钉之二端脚(113)(123)都以曲折点(112)(122)处对称平顺规则的弯折钉结于上,表面服贴不突出如图4-A所示,由底端视之如直向1字形,由内部视之呈“ ”形(如图4-B所示),操作时,人员可预期钉脚之弯折方向及长度,不但可快速钉合,更能提供较佳之钉结效果与品质感且穿著舒适者;虽然,本创作之特征仅在于二钉接部(11)(12)后端设弯折状(111)(121),曲折点(112)(122)提供二钉接部(11)(12)顺势内弯之辅助作用,且呈反向斜切适当角度之端脚(113)(123)但促使钉结效果为内八字反扣稳固,整体之钉结效果与状态都在操作人员可预期确定之方向及长度去除习用之缺弊,解决业者多年之困扰,实是一项福音。综上所述,本创作一种中底鞋面结合用鞋钉,其以特殊之空间型态配合创新构造,提供更优良之钉结效果解决习用之缺弊,具有实质进步功效,于申请前且从未公诸于世具有新颖性,符合新型专利之规定,爰依法提出申请。本创作有如下附图图1-A、B系习用中底鞋面之立体实施示意图。图2-A、B系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图。图3-A、B系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受力示意图。图4-A、B系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实施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鞋中底 2.皮层 3.铁钉4.两脚钉 401.钉脚 402.钉脚10.鞋钉11.钉接部 111.弯折弧状 112.曲折点 113.端脚12.钉接部 121.弯折弧状 122.曲折点 123.端脚权利要求(1)一种中底鞋面结合用鞋钉,主要系包含一U型之钉体,该钉体平行之二端为钉接部,其特征在于该二钉接部之后端设呈逐渐向中心弯弧一适当角度之弯折状,并形成有曲折点令钉接部由此点弯折且于该二钉接部末端系分别呈反向斜切一适当角度之端脚,俾作呈交叉内八字之钉接以供扣持结合二物体稳固者。专利摘要本创作系提供一种中底鞋面结合用鞋钉,主要系包含一U形之钉体,该钉体平行之二端为钉接部。该二钉接部之后端设呈逐渐向中心弯弧一适当角度之弯折状,且于该二弯折状部位末端系分别呈反向斜切一适当角度之端脚。俾作呈交叉内八字之钉接以供扣持结合二物体稳固者。文档编号A43C11/00GK2108458SQ9220103公开日1992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23日专利技术者蔡东芫 申请人:蔡东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底鞋面结合用鞋钉,主要系包含一U型之钉体,该钉体平行之二端为钉接部,其特征在于:该二钉接部之后端设呈逐渐向中心弯弧一适当角度之弯折状,并形成有曲折点令钉接部由此点弯折且于该二钉接部末端系分别呈反向斜切一适当角度之端脚,俾作呈交叉内八字之钉接以供扣持结合二物体稳固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芫
申请(专利权)人:蔡东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