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2841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电动阀,其不使衬套变形便能提高与转子的接合强度。电动阀将转子的旋转运动利用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的螺纹结合变换成直线运动,并基于该直线运动使收纳在阀主体内的阀芯沿轴向移动,其中,具备固定于上述转子且形成有使上述外螺纹部件贯通的贯通孔的衬套部件,在上述衬套部件的外周形成有在从侧面观察上述衬套部件的情况下向大致同一方向倾斜的多列第一槽以及与上述第一槽分体地配置且向大致同一方向倾斜的多列第二槽,上述第一槽和上述第二槽是以上述衬套部件的中心轴为中心相互向正反转方向形成且分别连续的螺旋槽。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阀
本技术涉及用于冷冻循环等的电动阀。
技术介绍
现今,公知用于空调箱、室内空调机、冷冻机等的电动阀。在该电动阀100中,如图5所示,若步进马达驱动使转子103旋转,则因内螺纹131a与外螺纹121a的螺纹进给作用,针阀114沿中心轴L’方向移动。由此,进行开闭阀口121的调整,来对从管接头111流入并从管接头112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控制。并且,在该电动阀100中,由于外螺纹121a与同转子103一体成形的衬套133被焊接固定,所以转子103的旋转与外螺纹121a的旋转同步。因此,若衬套133发生脱落、旋转等现象,则转子103的旋转无法向外螺纹121a传递,从而有电动阀100无法发挥功能的担忧。此处,衬套133沿轴向脱落的现象例如当在冷冻循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的情况、周边阀急剧开闭等的情况下产生了液体冲击时容易产生。如图6(a)所示,若液体冲击施加于电动阀100的内部,则因经由针阀114(参照图5)向外螺纹121a传递的轴向冲击,如图6(b)所示有衬套133从转子103剥离的担忧。并且,当衬套133从转子103剥离时,有将剥离后的部分的周边的树脂被破坏的担忧。其中,在图6(a)中,黑色箭头表示液体冲击。并且,衬套133沿径向旋转的现象在转子103与防止转子103的过度旋转的限位件抵接、且如图7(a)所示地转子103的转矩所产生的负荷施加于衬套133与转子103的接合部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此时,若衬套133与转子103的接合强度比转子103的转矩低,则如图7(b)所示有衬套133旋转的担忧。对于这一点,作为提高衬套133与转子103的接合强度的方法,考虑对衬套133实施滚花加工。作为这样的技术,公知有如下电动流量控制阀50:如图8所示,通过对外螺纹部件4A实施滚花加工4A1,来提高外螺纹部件4A与转子5A的接合强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198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上述的电动流量控制阀50中,有在进行滚花加工时产生飞翅的问题。因此,假设对图5的衬套133实施了滚花加工的情况,在转子103的成形时飞翅勾挂于金属模,从而有成形无法良好地进行的担忧。并且,由于在衬套133设有用于使外螺纹121a贯通的贯通孔133a,所以若对衬套133实施滚花加工,则贯通孔133a发生歪斜或者收缩导致变形。另外,作为在较小的部件的表面形成间距较大且较深的槽的方法,不适用滚花加工。因此,为了提高衬套133与转子103的接合强度而对衬套133实施滚花加工是不合适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使衬套变形便能够提高与转子的接合强度的电动阀。本技术的电动阀将转子的旋转运动利用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的螺纹结合变换成直线运动,并基于该直线运动使收纳在阀主体内的阀芯沿轴向移动,上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于上述转子且形成有使上述外螺纹部件贯通的贯通孔的衬套部件,在上述衬套部件的外周形成有在从侧面观察上述衬套部件的情况下向大致同一方向倾斜的多列第一槽以及与上述第一槽分体地配置且向大致同一方向倾斜的多列第二槽,上述第一槽和上述第二槽是以上述衬套部件的中心轴为中心相互向正反转方向形成且分别连续的螺旋槽。这样,通过在衬套部件的外周设置用滚花加工难以形成的间距较大且较深的槽,来增加与转子的接触面积,并且能够在轴向上受到负荷,从而防脱强度上升。并且,通过设置以衬套部件的中心轴为中心相互向正反转方向形成的第一槽和第二槽,从而即使转子向正反方向的任一方向旋转,衬套部件都不会从转子脱离。因此,能够提高衬套与转子的接合强度。并且,本技术的电动阀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槽和第二槽配置为以与上述衬套部件的中心轴正交的线为基准呈线对称。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衬套与转子的接合强度。并且,本技术的电动阀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衬套部件的两端形成有使外周沿圆周方向绕一圈的圆周状的第三槽。由此,飞翅不会勾钩于金属模地能够成形转子。并且,本技术的电动阀将转子的旋转运动利用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的螺纹结合变换成直线运动,并基于该直线运动使收纳在阀主体内的阀芯沿轴向移动,上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于上述转子且形成有使上述外螺纹部件贯通的贯通孔的衬套部件,在上述衬套部件的外周形成有在从侧面观察上述衬套部件的情况下向大致同一方向倾斜的多列第一槽以及与上述第一槽分体地配置且向大致同一方向倾斜的多列第二槽,上述第一槽和上述第二槽分别沿上述衬套部件的大致轴向形成。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衬套部件与转子的接合强度,以便即使转子旋转,衬套部件也不会从转子脱离。并且,本技术的电动阀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槽和上述第二槽以与上述衬套部件的中心轴平行的线为基准呈线对称。由此,即使转子向正反方向的任一方向旋转,衬套部件都不会从转子脱离。并且,本技术的电动阀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槽和上述第二槽通过切削加工来形成。这样,通过用切削加工在衬套部件的外周设置用滚花加工难以形成的间距较大且较深的槽,来增加与转子的接触面积,并且能够在轴向上受到负荷(加重),从而防脱强度上升。并且,由于不实施滚花加工而用切削加工在衬套部件形成槽,所以在加工衬套部件后不会发生贯通孔歪斜、收缩等变形,在组装电动阀时能够准确地使外螺纹部件穿过贯通孔,提高转子旋转的轴心精度。简言之,本技术提高如下方案。方案一是一种电动阀,将转子的旋转运动利用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的螺纹结合变换成直线运动,并基于该直线运动使收纳在阀主体内的阀芯沿轴向移动,上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于上述转子且形成有使上述外螺纹部件贯通的贯通孔的衬套部件,在上述衬套部件的外周形成有在从侧面观察上述衬套部件的情况下向大致同一方向倾斜的多列第一槽以及与上述第一槽分体地配置且向大致同一方向倾斜的多列第二槽,上述第一槽和上述第二槽是以上述衬套部件的中心轴为中心相互向正反转方向形成且分别连续的螺旋槽。方案二的电动阀是在方案一的电动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槽和第二槽配置为以与上述衬套部件的中心轴正交的线为基准呈线对称。方案三的电动阀是在方案一的电动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衬套部件的两端形成有使外周沿圆周方向绕一圈的圆周状的第三槽。方案四的电动阀是在方案二的电动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衬套部件的两端形成有使外周沿圆周方向绕一圈的圆周状的第三槽。方案五是一种电动阀,将转子的旋转运动利用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的螺纹结合变换成直线运动,并基于该直线运动使收纳在阀主体内的阀芯沿轴向移动,上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于上述转子且形成有使上述外螺纹部件贯通的贯通孔的衬套部件,在上述衬套部件的外周形成有在从侧面观察上述衬套部件的情况下向大致同一方向倾斜的多列第一槽以及与上述第一槽分体地配置且向大致同一方向倾斜的多列第二槽,上述第一槽和上述第二槽分别沿上述衬套部件的大致轴向形成。方案六的电动阀是在方案五的电动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槽和上述第二槽以与上述衬套部件的中心轴平行的线为基准呈线对称。方案七的电动阀是在方案一至方案六中的任一方案的电动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槽和上述第二槽通过切削加工来形成。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技术的电动阀,不使衬套变形便能够提高与转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动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阀,将转子的旋转运动利用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的螺纹结合变换成直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27 JP 2016-2533961.一种电动阀,将转子的旋转运动利用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的螺纹结合变换成直线运动,并基于该直线运动使收纳在阀主体内的阀芯沿轴向移动,上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于上述转子且形成有使上述外螺纹部件贯通的贯通孔的衬套部件,在上述衬套部件的外周形成有在从侧面观察上述衬套部件的情况下向大致同一方向倾斜的多列第一槽以及与上述第一槽分体地配置且向大致同一方向倾斜的多列第二槽,上述第一槽和上述第二槽是以上述衬套部件的中心轴为中心相互向正反转方向形成且分别连续的螺旋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槽和第二槽配置为以与上述衬套部件的中心轴正交的线为基准呈线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衬套部件的两端形成有使外周沿圆周方向绕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一也中川大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