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剧院主舞台钢梁的安装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2635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剧院主舞台钢梁的安装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系统,转换平台,第二支撑系统;所述第一支撑系统包括:若干第一格构柱和横向支撑梁,所述第一格构柱竖直固设于地面上,所述横向支撑梁以第一格构柱为支撑,并水平固设于其顶面;所述转换平台铺设并固定于横向支撑梁与纵向砼梁组成的支撑台面上;所述第二支撑系统包括:第二格构柱,所述第二格构柱设置于转换平台上,在钢梁的分段安装中,起着支撑钢梁的作用,并实现逐段卸载推进安装钢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跨度大、下部支撑高度高、工作面较少,且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的多层超高下挂式钢结构施工。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剧院主舞台钢梁的安装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剧院主舞台钢梁的安装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大剧院室内大多为多层超高下挂式钢结构,其舞台屋面采用钢结构和混凝土组合构成。在多层超高下挂式钢结构施工中,具有跨度大、安装所需支撑高度高、安装过程缺乏工作面,立体交叉施工复杂,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等特点。例如: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项目的大剧院施工,由于大剧院分为地下两层,地上七层,舞台屋面层钢梁高度较高。在舞台屋面的构建过程中,满堂脚手架需从基础底板面-17.0m标高处搭建,总高度超过50m,因而需要很多的支撑钢管,不仅浪费材料,而且施工繁琐、工期长、安全管理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剧院主舞台钢梁的安装支撑结构,为舞台屋面的施工,提供一种搭设简单、材料耗费少、成本低、工期短的安装支撑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安装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剧院主舞台钢梁的安装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系统,转换平台,第二支撑系统;所述第一支撑系统包括:若干第一格构柱和横向支撑梁,所述第一格构柱竖直固设于地面上,所述横向支撑梁以第一格构柱为支撑,并水平固设于其顶面;所述转换平台铺设并固定于横向支撑梁与纵向砼梁组成的支撑台面上;所述第二支撑系统包括:第二格构柱,所述第二格构柱设置于转换平台上,在钢梁的分段安装中,起着支撑钢梁的作用,并实现逐段卸载推进安装钢梁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格构柱之间搭设有桁架作为横向支撑。进一步地,还包括揽风绳,所述揽风绳的一端固设于第一格构柱顶部,另一端固设于梁柱上。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支撑梁为箱形梁。进一步地,还包括圆管柱,所述圆管柱顶紧支撑于转换平台底面,并分布于转换平台四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安装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BIM模拟分析对剧院土建及室内钢结构进行BIM建模,对安装支撑结构的排布以及钢结构的安装进行模拟和受力分析,确定安装支撑结构搭建的施工方案;(2)测量准备施工测量并确定安装支撑结构的位置;(3)安装支撑结构的搭建将第一格构柱按施工方案竖直固设作为地面支撑,并在第一格构柱之间搭设桁架作为横向支撑;为保证第一格构柱在施工过程中的侧向稳定性并提高其安全性,所有第一格构柱设有牵拉用揽风绳,所述揽风绳一端固定在第一格构柱顶部,另一端固定在梁柱上;所述横向支撑梁以第一格构柱为支撑,并水平固设于其顶面;所述转换平台铺设并固定于横向支撑梁与纵向砼梁组成的支撑台面上;将圆管柱顶紧支撑于转换平台底面,并分布于转换平台四周;第二格构柱竖直设于转换平台上,在钢梁的分段安装中,起着支撑钢梁,并实现逐段卸载推进安装的作用;(4)监控为保证结构安全,施工过程中加大对支撑荷载及支撑水平位移的监控,每3天检查楼面支撑体系位置土建结构是否安全,楼面是否下挠过大,楼板及梁是否开裂;安装时每隔3天使用全站仪复测各个格构柱支撑的水平位移并检查其他部件的工作是否正常,并做好检查记录。进一步地,所述缆风绳与埋设于梁柱上的固定埋件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埋件为抗剪对拉固定埋件。有益效果:(1)借助BIM,对安装支撑结构进行可视化模拟,使得操作更为直观明了;(2)转换平台刚性搭接于砼梁上,同时利用搭设于第一格构柱上的横向支撑梁、支撑于转换平台底面四周的圆管柱作为支撑,确保转换平台的稳定性;(3)设置于转换平台上的第二格构柱,在舞台屋面钢梁的安装过程中,可实现逐段卸载推进安装;(4)适用于跨度大、下部支撑高度高、工作面较少,且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的多层超高下挂式钢结构施工;(5)此“少转多”的支撑转换体系,避免搭设超高满堂脚手架,还可降低安全管理风险、降低成本和缩短工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支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格构柱与揽风绳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换平台的俯视图;图中:1-第二格构柱,2-转换平台,3-第一格构柱,4-桁架,5-揽风绳,6-横向支撑梁,7-砼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用于剧院主舞台钢梁的安装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系统,转换平台2,第二支撑系统;所述第一支撑系统包括:两根第一格构柱3和横向支撑梁6,所述第一格构柱3竖直固设于地面上作为地面支撑,第一格构柱3之间搭设有两道平行的桁架4作为横向支撑;所述第一格构柱3还设有牵拉用揽风绳5,所述揽风绳5的一端固设于第一格构柱3顶部,另一端固设于梁柱上;所述横向支撑梁6以两根第一格构柱3为支撑,并水平固设于两根第一格构柱3顶面,较佳的,所述横向支撑梁6为箱形梁;所述转换平台2铺设并固定于横向支撑梁6与纵向砼梁7组成的支撑台面上,形成搭设第二支撑系统用的工作台面;所述第二支撑系统包括:第二格构柱1,所述第二格构柱1设置于转换平台2上,在钢梁的分段安装中,起着支撑钢梁的作用,并实现逐段卸载推进安装钢梁的目的。为了增强转换平台2的稳定性,所述转换平台2底面还设有支撑用圆管柱,所述圆管柱分布于转换平台2底面,并分布于转换平台2四周,较佳的,所述圆管柱分布于转换平台2底面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所述第一格构柱3可选用断面规格为3000mm*3000mm;所述横向支撑梁6可选用规格为500mm*700mm*35mm*35mm的箱形梁;所述圆管柱可选用规格为Φ245mm*12mm;所述第二格构柱1可选用断面规格为1750mm*1750mm。一种用于上述的安装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BIM模拟分析对剧院土建及室内钢结构进行BIM建模,对安装支撑结构的排布以及钢结构的安装进行模拟和受力分析,确定安装支撑结构搭建的施工方案;(2)测量准备施工测量并确定安装支撑结构位置;(3)安装支撑结构的搭建从基础底板面-17.0m标高开始到四层15.5m标高,将第一格构柱3按施工方案竖直固设作为地面支撑,并在第一格构柱3之间搭设桁架4作为横向支撑;为保证第一格构柱3在施工过程中的侧向稳定性并提高其安全性,所有第一格构柱3设有牵拉用揽风绳5,所述揽风绳5一端固定在第一格构柱3顶部,另一端固定在梁柱上;所述横向支撑梁6以第一格构柱3为支撑,并水平固设于其顶面;所述转换平台2铺设并固定于横向支撑梁6与纵向砼梁7组成的支撑台面上;将圆管柱顶紧支撑于转换平台2底面,并分布于转换平台2四周;第二格构柱1竖直设于转换平台2上,在钢梁的分段安装中,起着支撑钢梁,并实现逐段卸载推进安装的作用;(4)监控为保证结构安全,施工过程中加大对支撑荷载及支撑水平位移的监控,每3天检查楼面支撑体系位置土建结构是否安全,楼面是否下挠过大,楼板及梁是否开裂;安装时每隔3天使用全站仪复测各个格构柱支撑的水平位移并检查其他部件的工作是否正常,并做好检查记录。为了便于将所述揽风绳5固定在梁柱上,所述梁柱在混凝土浇注前预埋一固定埋件,所述缆风绳5与固定埋件连接固定,较佳的,所述固定埋件为抗剪对拉固定埋件。当钢梁安装完成验收合格后,可将该安装支撑结构进行拆除,拆除时从预留洞口用塔吊将格构柱转运至外部,钢结构堆场,然后由平板车运走。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剧院主舞台钢梁的安装支撑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剧院主舞台钢梁的安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系统,转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剧院主舞台钢梁的安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系统,转换平台(2),第二支撑系统;所述第一支撑系统包括:若干第一格构柱(3)和横向支撑梁(6),所述第一格构柱(3)竖直固设于地面上,所述横向支撑梁(6)以第一格构柱(3)为支撑,并水平固设于其顶面;所述转换平台(2)铺设并固定于横向支撑梁(6)与纵向砼梁(7)组成的支撑台面上;所述第二支撑系统包括:第二格构柱(1),所述第二格构柱(1)设置于转换平台(2)上,在钢梁的分段安装中,起着支撑钢梁的作用,并实现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伟高凡樊云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洲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