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2379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包括处理室、进水口、挡板、排泥口、清水出口、刮泥单元、搅拌单元,进水口设于处理室侧壁底部,处理室内壁上部倾斜地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与处理室内壁上部形成沉淀室,处理室顶部开口,开口处活动连接有顶盖,顶盖上设置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位于沉淀室正上方,且长边与排泥口垂直,排泥口设于处理室侧壁,并位于挡板与处理室连接处的上部,清水出口设于处理室侧壁,并位于排泥口上部,所述刮泥单元穿过顶盖设置于沉淀室内,所述搅拌单元穿过处理室侧壁设置于处理室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污水与活性污泥反应生成的沉淀物与清水彻底分离,避免污泥造成堵塞,能够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1

Integrated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machine, which includes a processing chamber, a water intake, a baffle, a mud discharge mouth, a clear water outlet, a mud scraping unit and a stirring unit. The intake port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processing chamber, handles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door wall with a fixed connection with a baffle, and the baffl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terior wall form a sedimentation chamber. The top is open at the top of the room. The opening is connected with a roof with a top cover. A rectangular pass is arranged on the top. The rectangular pass is located above the settling chamber, and the long sid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mud outlet. The mud outlet is locat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treatment room and is locat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affle and the treatment room. The water exit is locat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treatment room and is locat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mud outlet. The mud scraping unit is arranged in the sedimentation chamber through the top cover, and the stirring uni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reatment chamber through the side wall of the processing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mpletely separate the sediment from the reaction of the sewage and the activated sludge, and avoid the clogging of the sludge, and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
本技术涉及生活污水处理
,特别是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环保事业越来越重视,环境治理刻不容缓。废水的排放是生活中最平常最普通的环保现象之一,为使废水达到排至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则需对其进行净化处理。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536804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本体内的进水管下方设置有曝气头,曝气头极容易被污泥堵塞,影响进气管的进气效果,降低污水处理效率;且污水与活性污泥反应后在泥水分离腔内分离成清水河沉淀物,沉淀物随污泥回流管流回本体下端部,容易造成污泥回流管的堵塞,影响泥水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能够将污水与活性污泥反应生成的沉淀物与清水彻底分离,避免污泥造成堵塞,能够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处理室、进水口、挡板、排泥口、清水出口、刮泥单元、搅拌单元,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处理室侧壁底部,所述处理室内壁上部倾斜地固定连接有用于聚集污水的挡板,所述挡板与处理室内壁上部形成沉淀室,所述处理室顶部开口,开口处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位于所述沉淀室的正上方,且长边与所述排泥口垂直,所述排泥口设置于所述处理室侧壁,并位于所述挡板与处理室连接处的上部,所述排泥口内设置有排泥阀门,所述清水出口设置于所述处理室侧壁,并位于所述排泥口上部,所述清水出口内设置有清水阀门;所述刮泥单元包括刮板、第一连接杆、滑块、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一电机,所述刮板竖直设置于挡板上,与挡板接触,刮板顶部固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为弹性杆,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可沿长边滑动地设置于矩形通孔内,滑块顶部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铰接,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固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支撑架固接于顶盖外侧;所述搅拌单元包括第二电机、转动轴、搅拌叶,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处理室底部外侧,第二电机的转动轴穿过处理室侧壁设置于处理室内部,所述转动轴的外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搅拌叶。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的自由端均固接有毛刷。进一步地,所述挡板顶部水平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处理室内壁。进一步地,所述清水出口内还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内还设置有单向阀。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搅拌单元搅拌处理室内部的污水与活性污泥,利于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发生反应,生成的沉淀物在搅拌叶的搅拌作用下悬浮至沉淀室沉淀并与清水彻底分离,便于直接从清水出口排出处理后的清水,也便于从排泥口排出沉淀物;部分活性污泥会继续留在处理室底部,与污水重新发生反应,反应更彻底;且不会存在污泥堵塞的现象,便于清洗,能够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处理室;2.进水口;3.挡板;4.排泥口;5.清水出口;6.单向阀;7.排泥阀门;8.沉淀室;9.支撑杆;10.顶盖;11.矩形通孔;12.过滤网;13.刮板;14.第一连接杆;15.滑块;16.第二连接杆;17.第三连接杆;18.第一电机;19.支撑架;20.第二电机;21.转动轴;22.搅拌叶;23.毛刷;24.清水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下图1所示,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包括处理室1、进水口2、挡板3、排泥口4、清水出口5、刮泥单元、搅拌单元,所述进水口2设置于所述处理室1侧壁底部,所述进水口2内还设置有单向阀6。从处理室1侧壁底部注入污水,便于污水直接与活性污泥发生反应,进水口2内的单向阀6能够阻止污水回流,避免污水与活性污泥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进入进水管道造成堵塞,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所述处理室1内壁上部倾斜地固定连接有用于聚集污水的挡板3,所述挡板3与处理室1内壁上部形成沉淀室8,所述挡板3顶部水平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处理室1内壁。支撑杆9对挡板3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挡板3发生晃动影响沉淀室8内的沉淀效果。所述处理室1顶部开口,开口处活动连接有顶盖10,便于清洗处理室1内部。所述顶盖10上设置有矩形通孔11,所述矩形通孔11位于所述沉淀室8的正上方,且长边与所述排泥口4垂直,所述排泥口4设置于所述处理室1侧壁,并位于所述挡板3与处理室1连接处的上部,所述排泥口4内设置有排泥阀门7,所述清水出口5设置于所述处理室1侧壁,并位于所述排泥口4上部,所述清水出口5内设置有清水阀门24,所述清水出口5内还设置有过滤网12。打开清水阀门24,从清水出口5排出的液体需经过滤网12的过滤处理,避免部分沉淀物进入清水出口5。所述刮泥单元包括刮板13、第一连接杆14、滑块15、第二连接杆16、第三连接杆17、第一电机18,所述刮板13竖直设置于挡板3上,与挡板3接触,刮板13顶部固接有第一连接杆14,所述第一连接杆14为弹性杆,第一连接杆14的另一端与滑块15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5可沿长边滑动地设置于矩形通孔11内,滑块15顶部通过第二连接杆16与第三连接杆17铰接,第三连接杆17的另一端固接于第一电机18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机18通过支撑架19固接于顶盖10外侧;第一电机18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三连接杆17转动,第三连接杆17带动第二连接杆16另一端的滑块15在矩形通孔11内沿长边滑动,再带动刮板13在挡板3上运动,从而实现将挡板3上的污泥从排泥口4排出。所述搅拌单元包括第二电机20、转动轴21、搅拌叶22,所述第二电机20设置于处理室1底部外侧,第二电机20的转动轴21穿过处理室1侧壁设置于处理室1内部,所述转动轴21的外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搅拌叶22。所述搅拌叶22的自由端均固接有毛刷23,在转动轴21的转动下,搅拌叶22带动毛刷23转动,毛刷23能够刮动处理室1底部的活性污泥,能够促进活性污泥与污水发生反应。本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污水从进水口2注入处理室1内,启动第二电机20,第二电机20的转动轴21转动带动搅拌叶22搅拌处理室1内部的污水与活性污泥,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发生反应,生成的沉淀物在搅拌叶22的搅拌作用下悬浮至沉淀室8沉淀并与清水彻底分离,再直接从清水出口5排出处理后的清水;启动第一电机18,第一电机18的输出端带动第三连接杆17转动,第三连接杆17带动第二连接杆16另一端的滑块15在矩形通孔11内沿长边滑动,再带动刮板13在挡板3上运动,从而实现将挡板3上的污泥从排泥口4排出。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室、进水口、挡板、排泥口、清水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室、进水口、挡板、排泥口、清水出口、刮泥单元、搅拌单元,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处理室侧壁底部,所述处理室内壁上部倾斜地固定连接有用于聚集污水的挡板,所述挡板与处理室内壁上部形成沉淀室,所述处理室顶部开口,开口处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位于所述沉淀室的正上方,且长边与所述排泥口垂直,所述排泥口设置于所述处理室侧壁,并位于所述挡板与处理室连接处的上部,所述排泥口内设置有排泥阀门,所述清水出口设置于所述处理室侧壁,并位于所述排泥口上部,所述清水出口内设置有清水阀门;所述刮泥单元包括刮板、第一连接杆、滑块、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一电机,所述刮板竖直设置于挡板上,与挡板接触,刮板顶部固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为弹性杆,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滑块底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逸境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