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祥军专利>正文

耘锄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2 阅读:4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耘锄车,包括与机动车液压悬挂系统联接的液压梁主体,液压梁主体上面安装驾驶员座位,液压梁上面安装前方杠和后方杠,前方杠和后方杠之间安装前耘锄和后耘锄,液压梁主体上分别安装前锄操作杆和后锄操作杆,前锄操作杆连接前拉杆,后锄操作杆连接后拉杆,前拉杆另一端固定在控制前锄的前方杠上,后拉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控制后锄的后方杠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田间作业时,可以按驾驶员的操作来控制耘锄的行走路线,可根据不同地形、不同深度和不同的地面偏坡调节耘锄的入地深浅,以达到锄草干净,不伤苗,仿行性能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装维修简便,操作使用灵活方便,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耘锄车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说涉及一种耘锄车。
技术介绍
传统的锄草松土,农民采用手工锄地的方式,这种锄地方式,人工控制不伤苗,锄的干净,但劳动强度太大,劳动效率却非常低。后来采用畜力牵引耘锄锄地,由人控制牲畜完成锄草作业,这样就部分解放了劳动力,而且人控制牲畜行走,田间作业操作相对灵活,能达到锄草保苗的效果,但工作效率还是很低,而且不能完全解放劳动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开始使用拖拉机牵引耘锄作业,将机械耘锄固定在拖拉机的液压梁上,这样人只须启动拖拉机作业,控制耘锄的行走方向即可完成锄草作业,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工。但由于机械行走时操作的误差,及地块、地面不平,有的又存在偏坡现象,所以拖拉机牵引耘锄作业过程中容易出现耘锄左右摆动,有的地块落锄,有时又会伤苗,耘地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耘锄车,该耘锄车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可随地块的高低和坡度调节耘地的深浅,保持耘地深度一致,锄草比较干净,不容易伤苗,使用操作灵活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耘锄车,包括与机动车液压悬挂系统联接的液压梁主体,其结构要点为:该液压梁主体上面安装驾驶员座位,所说的液压梁上面安装前方杠和后方杠,所说的前方杠和后方杠之间安装前耘锄和后耘锄,所说的液压梁主体上分别安装前锄操作杆和后锄操作杆,所说的前锄操作杆连接前拉杆,所说的后锄操作杆连接后拉杆,所说的前拉杆另一端固定在控制前锄的前方杠上,所说的后拉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控制后锄的后方杠上。所说的液压梁主体后面固定安装套,该安装套内固定安装轴,该安装轴下面安装耘锄轱辘。所说的液压梁主体后面固定两个安装套,两个安装套内分别固定联接耘锄轱-->辘的安装轴,所说的安装套上设有调节孔,所说的安装轴上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说的调节孔和螺纹孔上安装调节螺钉。所说的液压梁主体上安装液压梁压梁,所说的液压梁压梁上安装滚筒,所说的液压梁主体与液压梁压梁之间安装所说的后方杠。所说的液压梁主体包括固定驾驶员座位的主梁,该主梁两端通过液压梁正梁连接液压梁横梁,所说的液压梁主梁前面两端为两个液压梁斜梁,所说的液压梁斜梁上面安装所说的前方杠。所说的前方杠和后方杠上分别通过卡子固定安装板,所说的安装板上固定立轴轴套,所说的立轴轴套上下分别设有上锁轴套和下锁轴套,立轴轴套内固定立轴,所说的前方杠和后方杠上固定的立轴下面联接耘锄主梁,该耘锄主梁上通过固定螺丝安装耘锄左膀和耘锄右膀,所说的耘锄左膀和耘锄右膀上分别固定前耘锄,所说的后方杠处的耘锄主梁上固定后耘锄。所说的耘锄包括固定在耘锄主梁上的耘锄固定板,该耘锄固定板下面为耘锄杆,该耘锄杆下面为耘锄铧。所说的液压梁主体后面连接牵引杆,该牵引杆联接顶杆,该顶杆的另一端联接后方杠。所说的牵引杆上面设有联接销轴,所说的顶杆外端焊接活动联接销轴的销轴套,所说的顶杆另一端焊接联接套,该联接套内活动安装联接轴,该联接轴通过联接螺栓固定在所说的后方杠上。所说的液压梁主梁联接液压提升装置,该液压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联接机动车液压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液压梁主体与机动车通过液压悬挂系统联接成一体,牵引杆通过顶杆推动后方杠,在田间作业时,后方杠向上用力,由液压梁压梁压住后方杠,并进一步在液压梁压梁上设置滚筒,以减少后方杠与液压梁压梁之间的摩擦阻力,耘锄的立轴分别与前方杠和后方杠联接在一起,后方杠推动耘锄,耘锄推动前方杠,前方杠向下用力,由液压梁斜梁托住前方杠,前方杠控制前耘锄,后方杠控制后耘锄,前操作杆和后操作杆分别通过前拉杆和后拉杆控制前方杠和后方杠,这样就可以按驾驶员的操作来控制耘锄的行走路线,从而完成田间作业。由于耘锄铧不能入地太深,所以在液压梁主体-->的横梁上设置两个可以控制耘锄入地深浅的耘锄轱辘。耘锄轱辘的上下位置可调,以适应不同入地深度的要求。由于固定耘锄立轴的固定板安装在前方杠和后方杠上的位置可调,所以左右两个耘锄的距离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垄距的要求。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装维修简便,操作使用灵活方便,可根据不同地形、不同深度和不同的地面偏坡调节耘锄的入地深浅,以达到锄草干净,不伤苗,使用本技术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节省人力和时间,不耽误农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液压梁主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耘锄部分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牵引杆部分安装示意图。图中1.液压梁横梁,2.后方杠,3.液压梁正梁,4.前方杠,5.液压梁斜梁,6.主梁,7.驾驶员座位,8.机动车,9.液压提升装置,10.前拉杆,11.前锄操作杆,12.前耘锄,13.后锄操作杆,14.液压梁压梁,15.滚筒,16.后拉杆,17.牵引杆,18.顶杆,19.安装轴,20.安装套,21.耘锄轱辘,22.卡子,23.上锁轴套,24.安装板,25.立轴轴套,26.下锁轴套,27.耘锄右膀,28.耘锄左膀,29.耘锄固定板,30.耘锄杆,31.耘锄铧,32.耘锄主梁,33.立轴,34.联接套,35.销轴套,36.联接销轴,37.联接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耘锄车,包括与机动车液压悬挂系统联接的液压梁主体,所说的液压梁主体包括固定驾驶员座位7的主梁6,该主梁两端通过液压梁正梁3连接液压梁横梁1,所说的液压梁主梁前面两端为两个液压梁斜梁5,所说的液压梁斜梁上面安装前方杠4,所说的液压梁正梁上安装液压梁压梁14,所说的液压梁压梁上安装滚筒15所说的液压梁主体与液压梁压梁之间安装后方杠2,所说的前方杠和后方杠上分别通过卡子22固定安装板24,所说的安装板上固定立轴轴套25,所说的立轴轴套上下分别设有上锁轴套23和下锁轴套26,所说的立轴轴套内固定立轴33,所说的前方杠和后方杠上固定的立轴下面联接耘锄主梁-->32,该耘锄主梁上通过固定螺丝安装耘锄左膀28和耘锄右膀27,所说的耘锄左膀和耘锄右膀上分别固定前耘锄12,所说的后方杠处的耘锄主梁上固定后耘锄,所说的耘锄包括固定在耘锄主梁上的耘锄固定板29,该耘锄固定板下面为耘锄杆30,杆耘锄杆下面为耘锄铧31,所说的液压梁主体上分别安装前锄操作杆11和后锄操作杆13,所说的前锄操作杆连接前拉杆10,所说的后锄操作杆连接后拉杆16,所说的前拉杆另一端固定在控制前锄的前方杠上,所说的后拉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控制后锄的后方杠上,所说的液压梁主体后面固定两个安装套20,两个安装套内分别固定联接安装轴19,该安装轴下面安装耘锄轱辘21,所说的安装套上设有调节孔,所说的安装轴上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说的调节孔和螺纹孔上安装调节螺钉,所说的液压梁横梁后面连接牵引杆17,该牵引杆上面设有联接销轴36,该牵引销轴上活动安装销轴套35,该销轴套焊接顶杆18,所说的顶杆另一端焊接联接套34,该联接套内活动安装联接轴37,该联接轴通过联接螺栓固定在所说的后方杠上,所说的液压梁主梁联接液压提升装置9,该液压提升装置的另一端联接机动车8液压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耘锄车,包括与机动车液压悬挂系统联接的液压梁主体,其特征在于:该液压梁主体上面安装驾驶员座位(7),所说的液压梁上面安装前方杠(4)和后方杠(2),所说的前方杠和后方杠之间安装前耘锄(12)和后耘锄,所说的液压梁主体上分别安装前锄操作杆(11)和后锄操作杆(13),所说的前锄操作杆连接前拉杆(10),所说的后锄操作杆连接后拉杆(16),所说的前拉杆另一端固定在控制前锄的前方杠上,所说的后拉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控制后锄的后方杠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耘锄车,包括与机动车液压悬挂系统联接的液压梁主体,其特征在于:该液压梁主体上面安装驾驶员座位(7),所说的液压梁上面安装前方杠(4)和后方杠(2),所说的前方杠和后方杠之间安装前耘锄(12)和后耘锄,所说的液压梁主体上分别安装前锄操作杆(11)和后锄操作杆(13),所说的前锄操作杆连接前拉杆(10),所说的后锄操作杆连接后拉杆(16),所说的前拉杆另一端固定在控制前锄的前方杠上,所说的后拉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控制后锄的后方杠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耘锄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液压梁主体后面固定安装套(20),该安装套内固定安装轴(19),该安装轴下面安装耘锄轱辘(2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耘锄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液压梁主体后面固定两个安装套,两个安装套内分别固定联接耘锄轱辘的安装轴,所说的安装套上设有调节孔,所说的安装轴上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说的调节孔和螺纹孔上安装调节螺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耘锄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液压梁主体上安装液压梁压梁(14),所说的液压梁压梁上安装滚筒(15),所说的液压梁主体与液压梁压梁之间安装所说的后方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耘锄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液压梁主体包括固定驾驶员座位的主梁(6),该主梁两端通过液压梁正梁(3)连接液压梁横梁(1),所说的液压梁主梁前面两端为两个液压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祥军
申请(专利权)人:齐祥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